北京確認接診鼠疫病例!關於鼠疫,權威解答你關心的12個疑問

“北京確認接診鼠疫病例”,11月12日晚,一則消息在社交平臺刷屏後,有關鼠疫的各種信息在網絡上傳播。

11月12日深夜,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衛健委和北京市朝陽區衛健委聯合發佈信息稱: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2人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肺鼠疫確診病例。

北京確認接診鼠疫病例!關於鼠疫,權威解答你關心的12個疑問

在普通人眼裡,鼠疫的恐怖程度遠不如霍亂和結核。但在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中,鼠疫位居甲類傳染病之首,被稱為“1號”病。

鼠疫究竟是一種什麼病?它通過哪些途徑傳染?普通人被傳染的幾率高嗎?出現疫情後該如何預防?這裡,小編第一時間為你梳理解答有關鼠疫的12個疑問。

北京確認接診鼠疫病例!關於鼠疫,權威解答你關心的12個疑問

疑問一:什麼是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齧齒動物之間流行,偶爾能引起人間流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北京不屬於鼠疫自然疫源地,但依然存在鼠疫輸入和傳播的風險。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傳染性強、傳播迅速。特別是敗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療,病死率為30%-100%。鼠疫潛伏期較短,一般為1-6天,但個別病例可達8-9天。

疑問二:鼠疫有哪幾種類型?

根據感染途徑的不同,鼠疫有兩種主要類型:腺型和肺型。如及早診斷,這兩種類型的鼠疫均可治癒。

腺型是全球最常見的鼠疫類型,由被感染跳蚤叮咬引發。鼠疫桿菌(鼠疫耶爾森菌)從叮咬處進入機體,通過淋巴系統侵入局部淋巴結,並在淋巴結裡進行繁殖,引起淋巴結髮炎、腫脹和疼痛,稱為“炎性淋巴腺腫”。在感染後期,淋巴結炎可能會出現化膿性病變,發展為開放性潰瘍。腺鼠疫的人際傳播較為罕見。腺鼠疫可進而發展到肺部,該類型被稱為肺鼠疫,是更為嚴重的鼠疫類型。

肺型或肺鼠疫是發展最為迅猛的鼠疫類型,潛伏期可短至24小時。任何肺鼠疫感染者均可通過飛沫把感染傳播給他人。肺鼠疫如不及時診斷和治療則是致命的,但如及時發現和治療(症狀發作24小時內),治癒率很高。

疑問三:鼠疫的傳染源是什麼?

鼠疫傳染源為感染動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動物常見有齧齒類動物和野生食肉動物,如灰旱獺、紅旱獺、喜馬拉雅旱獺和長尾黃鼠等。

疑問四:人是如何感染上鼠疫的?

鼠疫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兩種:

北京確認接診鼠疫病例!關於鼠疫,權威解答你關心的12個疑問

1.蚤叮咬的傳播方式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後再叮咬人,或剝取染疫旱獺皮或剝食其它染疫動物,此類傳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敗血型鼠疫。

2.人-人傳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觸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後,經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種方式感染的主要為肺鼠疫。

疑問五:鼠疫的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對鼠疫普遍易感。疫區從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獵殺、剝食旱獺的獵人、牧民接觸染疫動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於一般人群。

疑問六:感染鼠疫後會出現哪些症狀?

典型症狀有突然發燒、寒戰、頭痛和身體疼痛、虛弱、噁心和嘔吐。腺鼠疫會出現淋巴結疼痛和發炎。感染肺鼠疫後很快便出現症狀(有時在24小時內),表現為呼吸短促和咳嗽等嚴重呼吸道症狀,通常伴有血痰。

疑問七: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不被感染?

為了防止鼠疫傳播,需避免與咳嗽者密切接觸(相距2米以內),並減少在人群密集場所的逗留時間。在鼠疫流行地區不要接觸死亡動物,並使用驅蟲劑。

疑問八:如果我懷疑自己感染了鼠疫,該怎麼辦?

如果突然出現發熱、寒戰、淋巴結腫痛或呼吸困難、咳嗽和/或血痰,應立即尋求醫療診治(曾在鼠疫流行地區旅遊的人應將這一情況告知醫務人員)。除非由醫務人員進行了診斷,否則應避免自行用藥,包括使用抗菌素。

疑問九:鼠疫是如何被診斷出來的?

醫務人員根據症狀進行診斷。確診以血樣、痰液(從肺內咳出的液體)或炎性淋巴腺膿液的實驗室檢驗結果為依據。

疑問十:鼠疫應該如何預防?

日常的預防措施主要是減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儘量減少暴露於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1.避免到疫區旅遊或活動,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如:鼠類、旱獺);

2.避免與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觸,與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觸時,儘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觸距離,並帶口罩,勤洗手;

3.採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驅蟲製劑,常用驅蚊劑一般都可以驅趕跳蚤;

4.如果曾去過疫區,應持續2周自測體溫,如果突然出現發熱、寒戰、淋巴結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狀,應當立即就醫並告知醫生疫區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療效果較好。

5.與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觸的人員,應儘早預防用藥。可服用磺胺製劑,成人首次2克,其後4-6小時服1克,一般連服5日。

疑問十一:鼠疫應該如何治療?

及時的抗生素治療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如及早治療則多可治癒。在鼠疫疫情暴發地區,有症狀病人應到衛生院進行診斷和治療。肺鼠疫患者必須由穿戴個人防護用品並經過培訓的醫務人員進行隔離和治療。

疑問十二:在鼠疫疫情暴發地區,戴口罩進行自我保護是否有效果?

這取決於與患者的接觸程度。生活在疫情社區的人根據個人願望可以戴口罩,但必須妥善使用和處理口罩,避免因口罩使用和處理不當使自己成為感染源。患者(減少飛沫傳播)和醫護人員(保護自己)正確使用口罩,可有助於減少肺鼠疫的傳播。

相關背景:歷史上的鼠疫

人類歷史上一共經歷三次鼠疫大流行。

第一次鼠疫大流行查士丁尼大鼠疫於6世紀中葉開始至8世紀消失,在歐亞奪取上億條生命。

第二次鼠疫從14世紀中葉開始,前後300年,歐洲大陸喪失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口。

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從雲南、孟買開始,最後匯聚於北滿,驚天動地地爆發。其後有山西鼠疫,東北第二次鼠疫,以及歐亞非其他地區的鼠疫,直到20世紀30年代以後才銷聲匿跡,全球先後死於鼠疫者達數千萬。

時至今日,在科學防控的基礎上,全球絕大多數地區鼠疫被得到有效監測與控制。而2017年8月以來的一場鼠疫卻正在印度洋島國馬達加斯加吞噬著越來越多的生命。截至10月24日,馬達加斯加累計報告鼠疫疑似病例1309人,其中93人死亡,疫情沒有得到遏制,傳播風險由高升為極高。

我國也是深受鼠疫影響的國家之一。19世紀末到新中國成立,我國發生過6次大流行,波及20多個省(區),發病人數約115萬,死亡約100萬人。

新中國成立後,鼠疫得到有效控制,但由於我國目前在多個省區仍然存在著不同種類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近些年一直有散發病例發生,因此,我國對鼠疫防控工作也一直沒有放鬆。

另據《全國鼠疫防治“十二五”規劃(2010-2015年)》,我國人間和動物間鼠疫疫情持續存在,大中城市和人群聚集地周邊地區不斷監測到動物鼠疫疫情,近年來,每年都發生1-2起人間鼠疫疫情,幾十起動物鼠疫疫情。

2009年-2018年,全國法定傳染病按類別統計,甲類傳染病中鼠疫發病、死亡報告數據:

2018年,發病數0,死亡數0。

2017年,發病數1,死亡數1。

2016年,發病數1,死亡數0。

2015年,發病數0,死亡數0。

2014年,發病數3,死亡數3。

2013年,發病數0,死亡數0。

2012年,發病數1,死亡數1。

2011年,發病數1,死亡數1。

2010年,發病數7,死亡數2。

2009年,發病數12,死亡數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