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思勉<<中國通史>> 選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襲

古代的世襲與選舉制度

選舉和世襲對立的。原始的政治總是民主,到後來專制政治漸漸興起,即國家由征服者被征服者組成,高級位置不容被征服者染指。即使原是一族,掌權的人漸漸與群眾脫離開。選舉僅僅限於士以下,士大夫以上為世襲。刑不上大夫!

封建政體初期,上級君大夫品行比較優良,後來腐敗下級進步,不得不引用下級分子。君主與遊士聯合打擊貴族。

秦朝滅亡後政權落入下級社會之手。

人才之源是學校和科舉!

九品中正制,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襲。

科舉

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廢除後開始科舉,德,才,學識。科舉取士之法,是一大進步。州縣先試,後送省,戶部集閱,考功員外朗試之。應試避免腐敗。

清朝科舉考試層級:

縣,府試後童生,院試(監試)後生員(秀才),

鄉試(3年一試,又稱秋闈)後舉人(頭名稱解員),次年會試(又稱春闈),後貢員(頭名稱會員),殿試,進士(狀元,榜眼,探花)。

呂思勉 <div class=
<<中國通史>> 選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襲" class="syl-page-img">

學校與科舉優略?

年輕人應試而不願進學校,窮人上不起學,但可以參加科舉,科舉比學校更有含金量,認可度高。

官員的防弊之法

防止人與人的關係,防止人與所治地方的關係。科舉成於明太祖之手,江南貢院。

現代社會是否依舊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