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三品說


人性三品說

西漢思想家董仲舒認為,如同天有陰陽,人也分善惡。人所具有的善的品質,體現了天的陽性,稱之為“性”;人所具有的惡的品質,體現的是天的陰性,稱之為“情”。

人性三品說

他依據人所具有的“性”和“情”的地位差異,將人性分為三品。上品為“聖人之性”,以“性”為主導,“情”極少,是不教而可為善的品性;下品為“斗筲之性”,以“情”為主導,“性”缺乏,是雖教亦不能為善的品性;中品為“中民之性”,介於兩者之間,“性”與“情”相當,是可以為善亦可以為惡的品性。

人性三品說

東漢思想家王充認為,董仲舒之言本性有善有惡,說的是中等人的本性;孟子之言性善,說得是上等人的本性;荀子之言的性惡,說的是下等人的本性。

人性三品說

唐朝詩人、思想家韓愈,發展完善了董仲舒的“性三品”說,認為“性”與“情”都可分為上、中、下三品且相互對應,“上品之情”發乎“上品之性”;“中品之情”發乎“中品之性”;“下品之情”發乎“下品之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