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么皇帝自己拿不拿工资

古代有句名言,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就是说,不论天下的土地也好,还是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群也罢,无一不是归皇帝所有。

那么,坐拥天下的皇帝还拿不拿工资呢?

正确的答案是,皇帝也拿工资,而且按月拿工资。

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么皇帝自己拿不拿工资

北宋的时候,自太宗赵光义以后,几乎每个皇帝每月都有一千二百贯的钱“好用”。这个“好用”就是北宋皇帝的工资,而且每月如是,相当于月薪。之所以说“几乎每个皇帝都有”,是因为中间出了个宋仁宗,按规定仁宗也有一千二百贯的月薪,但是他发扬风格,自己主动放弃了。

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么皇帝自己拿不拿工资

看来,古代的皇帝还是要领工资的,而且工资还不少。在北宋时期,十贯钱价值一两黄金,就是说北宋的皇帝每月可拿一百二十两黄金的工资,有人经过换算,认为当时的一两黄金价值今天的三千元人民币,如果是这样的话,北宋皇帝的月工资就是三十六万元人民币。

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么皇帝自己拿不拿工资

那么,皇帝这么多的工资与谁来发呢?据有关史料记载,宋朝皇帝的领工资的地方叫做“左藏库”,但由于皇帝们前朝后宫百事缠身,不方便亲自去填工资单,因此,她们每月的一千二百贯的工资,一般是由“左藏库”派人送过去,交给皇帝指定的人员管理。

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么皇帝自己拿不拿工资

左藏库收入来源中,皇庄租税和各项进贡是微不足道的,大项收入还是来自于朝廷的专卖。古代朝廷常见的专卖品大都是盐、铁、茶、酒之类的特殊产品,然而这些属于政府财政,不属于宫廷财政,专卖收益再多,也不能划归左藏库,左藏库能利用的专卖品只有土地。

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么皇帝自己拿不拿工资

宋代以后,元、明、清三朝都设有“楼店务”这种部门,其实就是搞土地专卖的专门机构。这个机构经朝廷授权,对全国城市的城区尤其是对京都城内的国有土地进行出租,或者开发后再出租,每年收取大笔租金,除地方分成之外,大部分都流向了左藏库。

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么皇帝自己拿不拿工资

宋太宗时期,楼店务“以所收钱供禁中脂泽之用,日百千。”这样用国家的土地资源赚取了大量的钱财,给皇帝发工资无疑是绰绰有余的。由此不难看出,利用国有土地搞创收,一千多年前就有先例。

到了清代,皇帝也是拿工资的,不过不叫“好用”,而是叫体己银子,而发工资的左藏库也变成了内务府。有清一朝,皇帝都有体己银子这样的工资,每年都有由户部按月拨发给内务府管理。用于皇帝的日常使用,或者作为赏赐等等的开支。

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么皇帝自己拿不拿工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