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麼皇帝自己拿不拿工資

古代有句名言,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也就是說,不論天下的土地也好,還是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群也罷,無一不是歸皇帝所有。

那麼,坐擁天下的皇帝還拿不拿工資呢?

正確的答案是,皇帝也拿工資,而且按月拿工資。

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麼皇帝自己拿不拿工資

北宋的時候,自太宗趙光義以後,幾乎每個皇帝每月都有一千二百貫的錢“好用”。這個“好用”就是北宋皇帝的工資,而且每月如是,相當於月薪。之所以說“幾乎每個皇帝都有”,是因為中間出了個宋仁宗,按規定仁宗也有一千二百貫的月薪,但是他發揚風格,自己主動放棄了。

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麼皇帝自己拿不拿工資

看來,古代的皇帝還是要領工資的,而且工資還不少。在北宋時期,十貫錢價值一兩黃金,就是說北宋的皇帝每月可拿一百二十兩黃金的工資,有人經過換算,認為當時的一兩黃金價值今天的三千元人民幣,如果是這樣的話,北宋皇帝的月工資就是三十六萬元人民幣。

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麼皇帝自己拿不拿工資

那麼,皇帝這麼多的工資與誰來發呢?據有關史料記載,宋朝皇帝的領工資的地方叫做“左藏庫”,但由於皇帝們前朝後宮百事纏身,不方便親自去填工資單,因此,她們每月的一千二百貫的工資,一般是由“左藏庫”派人送過去,交給皇帝指定的人員管理。

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麼皇帝自己拿不拿工資

左藏庫收入來源中,皇莊租稅和各項進貢是微不足道的,大項收入還是來自於朝廷的專賣。古代朝廷常見的專賣品大都是鹽、鐵、茶、酒之類的特殊產品,然而這些屬於政府財政,不屬於宮廷財政,專賣收益再多,也不能劃歸左藏庫,左藏庫能利用的專賣品只有土地。

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麼皇帝自己拿不拿工資

宋代以後,元、明、清三朝都設有“樓店務”這種部門,其實就是搞土地專賣的專門機構。這個機構經朝廷授權,對全國城市的城區尤其是對京都城內的國有土地進行出租,或者開發後再出租,每年收取大筆租金,除地方分成之外,大部分都流向了左藏庫。

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麼皇帝自己拿不拿工資

宋太宗時期,樓店務“以所收錢供禁中脂澤之用,日百千。”這樣用國家的土地資源賺取了大量的錢財,給皇帝發工資無疑是綽綽有餘的。由此不難看出,利用國有土地搞創收,一千多年前就有先例。

到了清代,皇帝也是拿工資的,不過不叫“好用”,而是叫體己銀子,而發工資的左藏庫也變成了內務府。有清一朝,皇帝都有體己銀子這樣的工資,每年都有由戶部按月撥發給內務府管理。用於皇帝的日常使用,或者作為賞賜等等的開支。

俗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那麼皇帝自己拿不拿工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