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尋找「好未來」

以下文章來源於36氪出海 ,作者趙小純


在印度尋找「好未來」

來自中國的興趣正在加強,騰訊、好未來、猿輔導都已經下注。

本文要點:

印度在線教育潛力巨大,然而仍然處於早期:在線市場規模相當於2004年左右的中國,過去十年間中國的模式在這裡都能找到在重度本地化的印度教育賽道,越來越多國際化的面孔開始爭相卡位,其中包括了亞馬遜這樣的國際巨頭,也包括了騰訊、好未來、猿輔導等中國面孔

騰訊下注的印度獨角獸 Byju’s 估值竄升飛快,主營業務類似“小霸王學習機”

每年,約20萬備考生會湧入“印度版毛坦廠”,當地的高考工廠 Kota。

吸引這些考生的,是遍佈在 Kota 這個印度北部 Rajasthan 邦城市中的各大輔導中心。如果他們順利通過這些輔導中心的入學考試,那麼在接下來的兩年內,圍繞輔導中心不大的生活半徑,這些17、18歲的學生將會度過緊張的備考時光。

這些湧入 Kota 的學生大多以印度頂尖工程和醫學院為目標。以一個希望考入印度理工 IIT 的考生舉例,他一天的日常將會全面圍繞學習展開:5-6小時的輔導課程+超過10小時的自習+6小時的睡眠+不到兩小時的時間用來吃飯和休息以便更好地學習。這所印度頂尖工程類院校的錄取率不到1%,錄取之難更甚於 MIT。

這些考生是大量印度年輕人的縮影:希望通過高度競爭的考試,拿到通往未來職場的入場券。

在印度尋找「好未來」

圖片來自TVF官網。Kota Factory 是一部印度網劇

由印度流媒體 TVF 和印度教育公司 Unacademy 合作推出,講述了在 Kota 備考學生的生活

“教育決定命運”,印度人同樣這樣相信。除了那些11、12年級湧入大小輔導中心的備考生外,越來越多低年級的學生也在補習。同時,已經畢業的印度人,也在持續通過考證、技能提升等途徑,進入更上一層的職業通道。

考慮到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對於成績、職業的追求,教育在印度和中國一樣,同樣是門可觀的大生意。教育科技公司正在嘗試切割這塊巨大的蛋糕。

有趣的是,在教育這個重度 local 的生意中,印度市場不乏一些國際化的身影,比如亞馬遜的 JEE Ready 和 Udacity。中國的巨頭和資本也沒有缺席這個市場:騰訊、好未來、猿輔導、網易有道、GGV、君聯、螞蟻支持的 BAce Capital 等,都已經開始下注,期望可以押到“印度版好未來”。

另外頭條和 YY 也據傳將在這個市場推出教育產品,來自中國的興趣正在逐漸提升。那麼印度在線教育是個怎樣的市場呢?

分數至上,熱愛補習

想要理解印度的在線教育,需要先了解印度整體的教育體系。

強就業導向、系統相對割裂、全民熱愛補習,是大部分人最初聊到印度教育的幾個關鍵詞。

從時間和流程上來看,一個印度小學生“升級打怪”直到畢業,大體和中國相同:12年左右的初等和中等教育,3-4年大學,2-3年研究生,直至最終進入職場,成為一個社會人。

在印度尋找「好未來」

圖片來自 WENR (World Education News+Reviews)

在 K12 階段,和中國普遍的6年小學+3年中學+3年高中不同,印度劃分為4個階段:1-5年級為小學(Elementary School),6-8年級為高小(Upper Elementary),9-10年級為中學(Secondary),10-11年級為高中 (Higher Secondary Education)。

在這個過程當中,雖然學科外的興趣培養意識也在逐漸起步,但整個印度教育無論線上線下,“得高分”都是大部分人最重要的目的,AIR(All India Rank) 全印排名高的學生會類似中國的文理科狀元,被線上線下的教育公司當成教學成果的展示,幫助招募新的學生。

在印度尋找「好未來」

Vedantu 網站截屏

猿輔導投資的印度教育公司 Oda Class 的聯合創始人張軍介紹,對大部分的印度人來說,職業是優化自身處境為數不多的通道。所以大部分人在衡量工作的時候選取的維度比較類似,印度人最理想的職業競爭異常激烈。

根據收入、忙碌程度、權利等級、穩定程度等,工程師、醫生、律師、公務員等職業站在世俗鄙視鏈的頂端。職業的偏好也延伸到了 K12 的教育當中,印度學生10年級畢業後,將會分為理科(Science)、商科(Commerce)和文科(Humanities)。能夠在大學時進入工程和醫學專業的理科,通常對學生的分數要求會較高。

對比中國,相對分散是印度教育的另外一個關鍵詞。

除了語言和宗教的因素之外,從9年級開始的中學生,學習的內容和參加的考試都由學校所隸屬的教育委員會 (Board) 決定。

儘管聯邦政府設立了全國統一的 Board CBSE,但各邦通常設有當地的 Board。不同的 Board 通常會制定不同的課程和對應的教科書,安排考試並且管理附屬的學校。根據數據統計,印度有超過50個不同的 Board,大部分規定的課程都不相同。北方邦(Uttar Pradesh)就有印度最古老同時也號稱是亞洲最大的教育委員會,附屬2.2萬所學校。而 CBSE 附屬的學校不過2萬所。

對學生來說,無論身處哪個邦歸屬哪個 board,補習都是頭等大事。

Oda Class 的聯合創始人張軍介紹,中國的課後補習通常是對課堂內容的補充和提升,而對印度學生來說,補習很多時候是為了替代學校。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投入程度不理想,很多時候讓課後輔導成了學生再學一遍課堂知識的地方。

印度國家樣本普查組織 NSSO 發佈的報告顯示,2014年K12階段,印度個別邦的私人輔導班參培率高達 75%,全印度的參培率則在 25% 左右,即每四個印度學生就有一個在補習。

對於補習的熱衷,促使線下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輔導機構,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品牌,比如 Allen、Aakash、FIITJEET、Rice Education 等。此外,還有眾多存在於街頭巷尾的小型輔導教室。

印度在線教育是門怎樣的生意?

足夠大的潛力,相對早期的階段,多種模式混戰。

首先,不考慮爆發性的增長和盈利將在哪個時間點實現,這個市場的潛力無疑是巨大的。

在即將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印度,僅僅 K12 覆蓋的學生人數就有2.6億,這已經接近了世界第四人口大國印尼的人口總數。加上可觀的需要獲得職業技能、網絡文憑、考取公務員等等的成人用戶,參考中國線上教育能夠達到的滲透比例,潛在市場規模對印度教育公司來說足夠大。


在印度尋找「好未來」

KPMG 和 Google 在2017年對這個市場進行了預測:2021年,印度在線教育將覆蓋960萬用戶,達到19.6億美元的市場規模。這其中包括五個垂直的細分領域

初等和中等教育補習:即 K12 補習。2021年這個板塊將會成為印度在線教育最大的分支,規模達到7.73億美元。

備考:用戶包括 K12 的學生以及成人。前者通常會在11、12年級準備大學的入學考試,集中在工程、醫學等。後者參加的考試包括銀行、公務員、CAT(國際公認會計技師)、GMAT(研究生管理科學入學考試) 等。在2021年備考會是在線教育第二大細分領域,規模達到5.15億美元。

技能培訓和在線文憑:在職人員出於獲得、提升技能通常會進行一些短期的學習。由於目標用戶的互聯網接受程度高,在2017年已經是在線教育比較成熟的一個分支。2021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63億美元。高等教育:用戶大多在職,需求集中在 MBA/MCA(工商管理碩士/計算機應用碩士) 的課程。2021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84億美元。

語言和興趣學習:學科外教育,主要為英語教學。2021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900萬美元。雖然潛力巨大,但如果把這些數字和中國對比,就會發現印度的在線教育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

從整體市場規模來看,印度目前基本和2004年前後的中國類似,本地運營商 JIO 在2016年讓 4G 大規模普及對在線教育帶來的影響還未完全展現。

而早期通常意味著蠻荒和混戰。在最大的兩個細分領域 K12 和備考中,過去十年間在中國出現過的模式,印度現在都能找到。

從付費模式來看,印度市場包含預付費、免費過度到預付費、訂閱、企業服務等;提供課程的方式包括了錄播課,直播課,答疑社群內容等;獲取用戶的方式除了傳統廣告、互聯網廣告以及通過工具類的內容吸引用戶,上門推銷在印度仍然非常流行。

目前市面上的公司基本是將這幾個方面的玩法拆成不同的模塊進行排列組合。究竟那種模式能夠在印度跑通,一家做面向下沉人群的答疑 APP InstaSolv 的聯合創始人 Bahul Arora 告訴36氪出海,印度教育創業者都在關注中國的模式,因為比起美國,印度大概率會和中國更加相似。

關於今年到底對印度在線教育來說是一個怎樣的時間節點,InstaSolv 的 CEO Aditya Singhal 這樣認為:“去年是印度 Fintech 行業爆發的一年,今年會是印度教育大爆發的一年。”

親自下場的中國玩家

“你不是第一個找我聊印度教育的中國人了。中國人對印度教育的興趣正在加強。” 一位印度在線教育公司的本地高管告訴36氪出海。

看好這個市場的中國公司已經下場。

由劉燦和張軍聯合創立的 Oda Class 於去年9月上線,隨後拿到了猿輔導的天使輪融資。聯合創始人張軍向36氪出海介紹,考慮到付費能力,公司目前的用戶群為印度的英語使用者,採用了在中國驗證過的既能保證教學質量又能規模化擴張的雙師大班課模式。


在印度尋找「好未來」

圖片來自OdaClass官網


關於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入局印度教育,張軍介紹,印度線下教育市場和用戶習慣已經相對成熟,更早成立的在線教育公司也已經教育了市場。

“目前是在印度做教育最好的時機,線下有很多培訓機構,然而還沒有學而思這樣的品牌形成。印度的經濟水平相當於2006年左右的中國,線下形成連鎖機構和品牌需要大規模的開店。印度的中產剛剛開始崛起,不足以支撐這麼大的密度,因此向下滲透很難。然而印度的互聯網發展只比中國慢5年,類似中國3G到4G 轉化的階段。所以可以用線上的手段,解決規模化,從而形成品牌。”

除了 Oda Class 之外,下場的玩家還有網易有道的 U Class。據傳頭條和 YY 也將在印度推出教育類的產品。

投資試水,都下注了什麼公司?

除了親自下場的玩家之外,更多的中國公司正在通過投資試水市場,比如騰訊、好未來、猿輔導,以及 GGV、君聯等。最近,螞蟻支持的 BAce Capital 剛剛投資了提供 K12 直播課的 Lido Learning。

在所有篤定印度在線教育市場潛力的中國公司中,騰訊是當之無愧的先行者。

2017年,騰訊投資 Byju’s,彼時後者估值在8億美元左右。2年後,騰訊再次加碼,和 General Atlantic 一同注資3100萬美元。到了今年2月最近一輪的融資,Byju’s 估值已經竄升到80億美元,目前是印度教育科技領域唯一的一隻獨角獸,也是全球估值最高的教育初創公司。

這家比猿輔導估值還高的公司,背後的明星資本體現了對市場第一名的認可。除了騰訊之外,紅杉、光速、Naspers、卡塔爾投資局、老虎基金、General Atlantic 都是 Byju’s 的投資人。

在印度尋找「好未來」

圖片來自 Byju’s 官網截圖。Byju’s 邀請了寶萊塢影星 Shah Rukh Khan 代言

“這是一家賣學習機的公司。”多位教育科技的行業人士向36氪出海這樣介紹 Byju’s。公司的營收主要來自銷售其 K12 錄播教學內容與搭配的平板,根據公司遞交印度公司事務部 MCA 的數據,在2019年三月結束的財年中,這部分收入佔其整體經營收入的90%。

在2019財年,Byju’s 總收入達到130.6億盧比(約11億人民幣),虧損8800萬盧比(約810萬人民幣)。根據報道,Byju’s 的付費用戶達到280萬,總註冊用戶達到4000萬。相比於其他更加“在線”的競爭對手,Byju’s 的營收、用戶規模都都遙遙領先。

有高利潤的錄播內容提供彈藥,Byju’s 也在嘗試直播課,同時在其主營的4-12年級內容外,公司也擴展了 JEE (包括印度理工 IIT 在內的眾多工程類院校的入學考試)、NEET(醫學類院校入學考試)、CAT(國際公認會計技師) 等備考內容。去年,Byju’s 還與 Disney 合作推出了面向 1-3 年級的 Early Learn App,向低齡延展。

能夠成為印度第一大教育科技公司,選擇錄播的形式、內容的質量和強大的銷售團隊起到了很大作用。

錄播課搭配平板的模式讓 Byju’s 能夠不受互聯網條件限制地進行滲透,其內容也並非簡單的教學錄像,而是增加了很多動畫、互動的效果。另外,強大的銷售團隊是大部分印度教育創業者聊到 Byju’s 會提及的特點。

據瞭解公司的人士向36氪出海透露,公司的有4000人左右的線下銷售團隊,為了更好地說服家長,特意吸收了大量來自各個大學頂尖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其中不乏 IIT 的畢業生。這隻龐大的隊伍在收到銷售線索之後,會上門向父母兜售孩子學業落後的焦慮,然後搭配平板售賣錄播課程。

一些瞭解公司的本地創業者向36氪出海表示,因為留存的問題,Byju’s 售賣的課包時間已經越來越長,從1年到3年,甚至6年打包售賣。因為售價昂貴,Byju’s 會和金融服務商一同向父母提供金融服務。已經有印度媒體開始抨擊 Byju’s 沒有充分告知消費者有第三方貸款公司的參與,較高的壞賬率也存在風險。

除了 Byju’s,今年年初騰訊還投資了“印度作業幫” Doubtnut 1500萬美元的 A輪。2017年上線的 Doubtnut 是紅杉印度加速器 Surge 的一員,月活達到1300萬。目前主要服務 K12、JEE、NEET 的學生,支持英語和11種本地語言。用戶可以拍照問題上傳,平臺則會根據問題向學生推送視頻的解題方案,並且建議學生觀看其他相關的知識點視頻。據瞭解,字節跳動也曾經想要投資 Doubtnut。

除了背靠騰訊的兩家公司,另外一個備受中國玩家關注的是 Vedantu。好未來、GGV、君聯都投資了這家公司。

在印度尋找「好未來」

Vedantu 的三位創始人

成立於2014年的 Vedantu 是一個在線輔導平臺,專注直播課程是 Vedantu 的一大特點。其課程覆蓋 JEE、NEET 和 K12。為了提高互動率,公司開發了名為 WAVE 的在線平臺並申請了專利。WAVE 平臺可以評估學生的參與程度,並在課後為老師的教學效果評分。在 Vedantu 上,學生可以和授課老師進行互動,這些授課老師還有多名助手來幫助解決學生的問題。

2019 財年,公司的經營收為1億盧比,虧損2.7億。根據今年二月的報道,Vedantu 的付費用戶為7.5萬,月活2500萬,對比 Byju’s 來說還相對較小。

在教育這個一直被打上“強本地化”標籤的行業,是否會有一套核心的邏輯和打法能夠在不同的地區複製?跨語言地理解本地教學內容,跨文化理解學生和教師的特點,大量與“人”相關的因素讓在線教育看起來很難區域擴張,或者“出海”去做。

但事情在沒被做成之前,看起來都很難。我們觀察到已經開始有中國 Founder 們躍躍欲試了。

服務海外大學生的線上雙師直播平臺海道教育的 co-founder 黃超覺得,出海的教育公司很少是因為之前國內教育創業的人大部分都是教育行業背景,只有少部分是互聯網人,全球擴張的認識有限,並且國內市場還很大,沒必要出去,同時早期出海的人又大多不懂教育。海道教育就在密切關注印度的公務員考試市場。

“誰說印度的教育只能印度人來做?商業模式是全球通識,全球化的團隊就可以做全球市場。如果需要,我們團隊可以吸納印度創業者。”

如果來自世界上最會考試的兩個民族的 Founder 搭班做教育,不知道會激出怎樣的火花?


本文非鯨媒體採編文章,不代表鯨媒體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