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君子还是小人,还需靠老祖宗的三招识人术

曾国藩有一句名言:“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民间俗话也说,“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老子在《道德经》里同样也告诉我们,“知人者智”。

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君子还是小人,还需靠老祖宗的三招识人术

识人是一门大的智慧。作为一个领导,知人善任是团队迅速发展的保障;作为一个普通人,擦亮眼睛看清楚怎样的人值得交往、怎样的人应该多加提防、怎样的人可以托付真心、怎样的人止于泛泛之交也是很重要的。

无论是爱情上遇人不淑、还是友情上将把柄落入小人之手,都会给人生造成莫大的影响。在古人眼中,正人君子可以委以重任,粗鄙小人经常欺诈坏事,所以留下了很多辨别君子、小人的识人口诀。

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君子还是小人,还需靠老祖宗的三招识人术

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句话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看,就是说君子跟任何人都可以和睦相处,但是却不会被同化,依然保持着独立的见解和思想。而小人表面上装出跟大家无异的样子,其实内心对别人都不认同,充满着自己的算计。

君子跟世人的相和之处,并不是认为别人说什么都是对的,而是能够包容和理解别人的不同。不会因为别人的不同意见,就把别人当成异己,孤立别人甚至排斥别人。

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君子还是小人,还需靠老祖宗的三招识人术

真正的君子,不会因为别人比自己富贵,比自己强大,就依附于别人,靠着攀龙附凤,对别人随声附和去谋取私利。他们绝不会人云亦云,这就是和而不同的意思。

小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不关心事情的对错,一心只想让自己得到利益,甚至为了利益去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他们的一切表现,其实都是伪装而已,装成跟大家都很好的样子,让别人放松对他的防备,然后趁机为自己谋利。

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君子还是小人,还需靠老祖宗的三招识人术

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如果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这是君子和小人,在面对金钱利益时,所做出的不同选择。那么“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就是君子和小人,在为人处事上的差异。

君子泰而不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真正的君子,在人际交往中,从来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之上。他们总是很会顾及别人的感受,跟他们打交道,会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让人感到心神安详舒泰。君子虽然很有能力,但是却从来都不会盛气凌人,这就是君子有修养的地方。

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君子还是小人,还需靠老祖宗的三招识人术

小人骄而不泰的意思,就是指一个人不管他到底有没有才华和本事,都是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强,所以就看不起别人。这种骄傲自大的人,如果遇到了比他更强的人,就会心生嫉恨,总是无事生非,去找别人麻烦。如果遇到了不如他的人,就会对别人冷嘲热讽,通过踩低别人来衬托他自己。

这种小人行径,必然为人所不齿,就算他能够通过这样,得到一时的利益。但是却会引起众人的反感,久而久之,就会被所有人孤立,不会有什么远大的前途。而君子厚德载物,总是做与人为善的事情,就会赢得人心,获得所有人的好感。有了好人缘之后,就能得到更多成功的机遇。

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君子还是小人,还需靠老祖宗的三招识人术

三、君子不害人,小人不责己

诸葛亮是世人心中有大智慧的人,所以他深受世人的崇敬,他曾经说过一句识人口诀,这样说:“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在识人的时候,想要知道这个人到底如何,就要搞清楚他有没有是非观念。所以,我们要问他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看他如何去回答,就知道这个人三观正不正,还是思想非常狭隘。

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君子还是小人,还需靠老祖宗的三招识人术

君子不害人,小人不责己,其实就是通过一个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一个正人君子,他的内心中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而且不会受利益的诱惑,去改变自己的坚持。他们做人会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仅不会用狡诈的手段去伤害别人。当别人犯了错误,他们也会宽厚恕人,给别人改过的机会。

小人的行为,恰恰与之相反。小人不责己,就是他们犯了错误之后,从来不会谴责自己,而且还会以己之过为人之过。他们经常会推卸责任,怨天尤人,说错误是自己运气不好导致的。甚至还会恶人先告状,把错误归咎给别人,这种行为真的为人所不齿。

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君子还是小人,还需靠老祖宗的三招识人术

我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也许会因为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不足,对很多事情不够了解,无法知晓所有事情的对错。但是一个人最起码应该知道自己做一件事,是好还是坏,是对还是错,否则就是一个是非不分的人,这也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通过这一点去看人,一看一个准。

曾国藩说过:“进山不怕虎伤人,只怕人心两面刀。”我们想要在社会上立身处世,一定要有识人的本事。至少分得清身边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向君子学习,与小人绝交,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