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宝”启示:金融职场妈给孩子的风险教育

近期中行“原油宝”“一夜暴负”的事件,让普通吃瓜群众感受到了衍生品市场的诡谲多端。

期货实际还算衍生品市场里相对监管完善的“伟光正”产品,因此各种围猎也基本为“阳谋”。

中行就这么四平八稳优哉游哉地溜达着,直接四仰八叉地摔了个狗啃泥。

各种维权群风起云涌,人们才发现,原来“原油宝”根本就不像理财经理讲的是抄底赚翻的利器,而是张着血盆大口的怪兽。


其实,金融就是在两个“RR”上做文章,第一个R为Risk,第二个R为Return。在有效风险里,获得更多收益。


但诱惑的世界里,更多谈的只是Return。


比如,我在3月9日就曾收到银行短信,说“今日可关注大宗商品,原油价格。建议大家都参与一下。毕竟黑天鹅不是天天有。史诗级暴跌,手机银行,大宗商品就可以看到”。


很诱人的广告语,说的都是要去分蛋糕,但却忘了提醒你,这是“鼠夹上的蛋糕”,是在“火中取栗”。

作为在美国亲历08年金融危机的金融从业者,我在思考,通过这次“原油宝”事件我希望教给孩子什么?


No.1

洞悉产品风险


中行在2020年4月22日的声明中提到“个人客户办理“原油宝”需提交100%保证金,不允许杠杆交易”。


这是一个很鸡贼的声明。

因为它根本没提的是,即便你交了100%的保证金,期货交易,本身就是一个杠杆交易

下图是我从百度百科的截图,解释了为何期货交易自带杠杆:


“原油宝”启示:金融职场妈给孩子的风险教育


一旦涉及到杠杆,其风险不言而喻。


所有衍生品交易都自带杠杆,就是以小搏大,用较少资金撬动更多资金。这是衍生品交易的一个特点。


像这个“原油宝”,原本就是个大尾巴狼,却被银行员工打扮成可以用来抄底的“小白兔”。


因此,我们首先教孩子的就是,要独立思考,不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对拟投资产品认真研读,抓住产品本质,知其真正风险所在。

“原油宝”启示:金融职场妈给孩子的风险教育

No.2

警惕投资机构风险


中行“原油宝”事件中,客户是从中国银行买的产品,貌似有银行信用加持其中。

大行人才济济,中行又曾以国际业务著称。普罗大众认为,通过如此机构去交易,是有保障的。


但果真如此吗?

非也。

从收益端看,历史告诉不了未来。

那些曾业绩彪炳光鲜亮丽的投资巨鳄们,折戟沉沙者,比比皆是。

我于08年金融危机时,曾亲眼见证过身经百战的某百年金融巨头,因交易做反而巨亏,最后烟消云散于市场中。

交易发生于2008年3月Bear Sterns(贝尔斯登,简称Bears)摇摇欲坠之际。

1


2008年3月14日

这家顶级百年投资机构做了笔交易,大单买入(buy protection) CDS(Credit default swaps信用违约掉期),在715bps成交。

2


2008年3月25日

2周后,该"百年巨人"又做了相同金额相同方向(buy protection)的单子,以155bps成交。

3


2010年9月30日

此时市场上的交易价格已在50bps左右了


在2008年3月14日,该机构判断Bears状况将更糟糕,风险会进一步恶化。所以以715bps(>500bps即为高风险)买入CDS(buy protection)。


当天晚间消息传出,JPM(摩根大通,简称“大摩”)会出手接盘Bears。之后几天震荡,Bears被JPM收购后,一路收窄。


715bps基本上成了风险的高位峰值之一。


2周后,该机构又做了一笔交易,居然依旧是同向交易,以155bps成交。

可见还是不甘心,继续不认错,希望通过新交易抄底,来降低交易成本。

最后的结果是,JPM将Bears纳入自己的体系,市场已无Bears的定价,全部定价以JPM示人,JPM运营相对健康,风险敞口迅速收敛。

在2010年9月30日时,这笔交易还趴在账上,此时市场上的JPM的交易价格已在50bps左右了。

从715到155再到50多,这两笔交易如此惨烈,该机构账面巨亏。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最后该百年巨人轰然倒下,被破产清算。

一代世界巨头就此湮没于历史尘埃中。


投资界罕见常胜将军,大机构并不意味其能交易胜出。市场中人,永远是要心怀敬畏,如履薄冰


傲慢不及时认错,除了被市场“啪啪”打脸外,可能一步行差踏错,即坠入万丈深渊,万劫不复。

投资者诚不慎欤?!

投资者须审慎选择投资机构,关注其风险。

比如这次中行“原油宝”事件,不知深挖下去,是否会是由某境外投资机构操盘,而中行仅是“收割韭菜”的募资通道?


若如此,高风险产品叠加海外投资机构的风险,风险几何倍放大。哪里是中行客户经理所宣传的那样宛如无风险抄底般稳妥呢?!

“原油宝”启示:金融职场妈给孩子的风险教育

No.3

聚焦风控机制


在投资中,从风险端看,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告诉未来。

优秀的业绩背后常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风控机制。


中行的“原油宝”,有相应的风控机制,但却未启动。


中行规定,合约最后交易日的交易时间截止至当日22点,而国际市场场内交易时间到凌晨2:30。


这就是说,当世界在北京时间4月21凌晨围猎“原油宝”时,“原油宝”用以自保的风控机制,却因在4月20日22点交易已关闭,风控机制是失灵的,无法强行平仓。


风控措施关键时刻形同虚设,这真是投资大忌。


这让我想起了当年尽调了200多家投资二级市场的私募机构,在基金业协会针对风控高管人员的政策还未出台前,我的尽调标准中,有一个一票否决项。即,风控人员必须是要上升到合伙人级别。


若风控未上升到合伙人层面,则在关键时刻,风控人员根本没有话语权,无法有效执行风控措施。因为一切都是老板说了算。

若如此,那再好的风控制度不过纸上谈兵,有何用处?


好的风控制度,在关键时刻是能救投资机构的命的。


我曾尽调过的优秀的私募基金,无一例外都有着过硬的风控体系做保障

在2015年股灾期间,优秀的基金经理可能会躲过第一次股灾,但若要躲过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暴跌,则一定是靠严格执行过硬的风控机制。

就如这次中行“原油宝”事件,如果它真能执行下跌20%即强平的风控制度的话,又怎会出现几百亿巨亏“一夜暴负”的惨剧?!


“原油宝”启示:金融职场妈给孩子的风险教育

在市场面前,心怀敬畏,把风险强调多少遍都不为过。


既然世人都给孩子看的是那袭华美的袍子,那作为家长,我就给孩子看看那里面所长满的蚤子吧。


作为金融从业人员,我希望把这种审慎研判风险的方法传授给孩子。


过滤掉不在自己风险阈值内的产品,过滤掉不专业的投资机构,过滤掉无效的风控机制。


告诉孩子,在考虑收益之前,先要考虑如何有效感知和控制风险。


谋定后动,三思而行。

投资如是,人生亦然。

希望待孩子成人时,他日若有浮云飘过,他可练就“

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本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