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练写字,看看有没有进步一点?有何建议?

君宇说


写的不错,还是得从临帖开始,多临帖学习古人用笔技巧,章法布局。学习书法,没有捷径,只有多写,多练,才能进步快。

首先,学习书法关键在于多练,而多练在于多临帖。但如果学习不当,会流于形式而不见实效。根据自身的多年来实践,我认为练好书法应学会观察。人们常说,“字一半是看会的”,这话颇有道理。

其次,如果纯粹是从写好字的角度,可以先练隶书,再练行书。如果想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的话,就要从楷书学起。隶书虽然法度较随意,初学也较容易入门,但要学好它是必须付出汗水和心血的。在临习碑帖时,除了临习好它的形态和神态之外,在用笔的技巧上还要狠下功夫,要做到中锋行笔且富于节奏,提按使转纯熟自如,线条质量凝重浑厚,内涵变化丰富。这些都是学习书法的重要要素,也就是基本功。学书者一旦掌握好以后由写隶转入写楷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写出的楷书神采更佳,更具有丰腴朴茂、古雅高远的神韵。

再次,尽量多临帖少摹帖。在摹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主动深入地去分析理解每个字体的各个基本笔画的来龙去脉,以及基本笔画中提、按、顿、收笔和逆、折、回、转等书写要领,这样实质上阻碍了对书法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发挥,很难真正提高书法水平。临写则能较好地弥补摹写的不足,就我的实践来看,临比摹进步快得多。

第四,参加书法展览、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书热情。在练好软笔(毛笔)字的基础上,提高硬笔(钢笔)字的书写能力,逐步提高书法创作鉴赏水平,只要努力,一定会提高书写水平。

第五,先想后写,有利于思维的集中,养成要动笔先动脑的好习惯。边写边想,对于个别人来说,效果是比较好的。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效果就不怎么样了。在动笔前先对着字思考一会儿,有助于从整体上对字获得感知。譬如,一个字的结构、大小怎么样,这个字的运笔是怎样的,在哪儿该顿笔,在哪儿该提笔等。这一切,在想的过程中会了然于胸,所以到书写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写起来比较得心应手。特别是有的人在“思”的时候,还情不自禁地用手指在桌面上画,可见,先想后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最后,正确处理临帖学习书法,临帖只是手段,创作才是目的。经过长期临帖,基本掌握了所学范字的笔法及构造原理,能临写出范字的概貌,这仅是为了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不意味着一下就能创作出好作品。即使能对某帖临写得惟妙惟肖,也不算真正的创作。因为临帖就一般意义而言只是一个写字的过程,而书法创作必须运用艺术思维进行深入的创造性的劳动。故从临帖到创作是一个非常艰难复杂的过程,在“临”与“创”之间存在一个过渡时期。在此期间,善于把握者就能顺利驶向创作的彼岸;反之,只能停留在写字阶段,甚至对书法创作产生畏难消极情绪而致学书半途而废、前功尽弃。


爱芳书法


天天练写字,到底有无进步?

看自己的赏识能力。

如是临贴,与贴对比间架结构,看自己是否有进步。

可脱开贴自己默写,写后再与贴对比。

写字主要在悟。许多人在临贴时写的还有模有样,但一脱离书贴就又回到了“万恶的旧社会”,其丑如初。恨不能自己给自己一耳光以自醒。为何写不好,很郁闷。

实际上在书法练习中掌握几个小技巧:

1、不急不躁

写的再不好,也不急。知道不好,就说明你有赏识力,知道不好在哪里。所以,就不急,以耐心为之。写书法本身就是为静心,为提高而来,所以以静而悟!

2、与友交流

携好友几人共习、共探讨,进步就更快。

3、多读贴、背贴、再练贴

不要一上手就投入书写。要先读贴,领悟书贴要领,感悟书贴间架结构,然后再自己描红、临贴。

否则,就象某些学员,见他人写的好,便急急上手,结果连笔划顺序都没搞明白,倒笔划去写字了。

4、写书法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功底的,不能“照猫画虎”。书法需要从基本功练起,否则就成了“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了。

书法中飘逸中的的潇洒、字里行间的遒劲有力和劲道,皆是从基本功中体现出的。

总之,书法习练,以古为师,多学、多练,打好基础,持之以恆,终能成就!

祝各位书法爱好者学有所成![赞][赞]


鸿鹄锦绣


书法是一门艺术,经常练习书法能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修养。同时经常练习书法,也能提高书法水平。但是学习书法有一定的方法,自己坚持练习,提高不会太大,应该注重学习书法的正确方法,临摹一些书法大家的作品,练习时间长了,会进步很大。书法练习有一定的技巧,要按照固定的方法练习,也要按书法的技巧去练习,否则,自己怎么练也是提高甚微,这就是我给你的建议!如果方法得当,技巧掌握的好,一定会有很大提高的,祝你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