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生前途何在?

舛驰


亲身经历,分享给大家!





    1. 在我的记忆中,从小学一直延续的高中,所有的运动会参加的比赛项目都可以拿到名次,有时我就在想这也许就是每一个人特长!当初爸妈非常反对去练体育,认为只有学习文化课才能出息,我是农村孩子,父母这样想当然没有错,知道初中一次运动会比赛被教练看中,自己里走上了体育这条道路,一路非常辛苦…只有体育人能明白!

  • 这些荣誉只能证明我在体育这条道路上认真走过,某种意义上算一个正真的体育人!

  • 有很多学生以及家长不太理解一个练体育的有何出路!如今高考每年有多少人一起竞争?那小三门又有多少人在竞争?少之又少…之所以叫小三门那就是用你的特长去争取更多的优势!想一想你高考竞争的压力会小很多,高考体育出档线二百多一点,当然师范和体育院校侧重点不一样!自己多了解一下考个一本不是问题!

  • 我这种成绩只能考个大学,其他也不行!体育专业分为好多种:
  • 1体育教育
  • 2社会体育
  • 3运动训练
  • 高校单招,足球⚽…等等!这些只是一些专业名称!
  • 当你毕业之后体育专业的就业也很广,体育代表着健康,时尚…可以看做是未来发展最好的专业之一…

  • 我的同学现在毕业有做老师,教练,培训…等等…三四线城市有月入过万的,不夸张…
  • 如果有其他关于体育生的问题…可以关注私信…

    全民游泳教学视频


    我是一名体育生,小时候一直练游泳,属于半专业(平时正常上学,晚上和周末训练,达国家二级运动员)。初高中成绩一般,中考没上重点,但通过体育特招的方式,进了一所重点高中。高考也没过重点线,但也通过体育特招的方式,进了所985大学管理专业。上大学后,觉得练体育不太靠谱,就找了些理由退出了校队。然后,开始努力学习,每天12小时食堂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最后大学四年成为了年级专业第一,每年都拿到奖学金和优秀学生。大学毕业后,顺利报送本校硕士研究生,开始从事科研。研究生期间,发表了9篇sci,5篇ei。现在,硕士已经毕业,正在申请海外phd。其实,我觉得练体育这么多年,体育给我带来强健的体魄的同时,还锻炼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我觉得这是作为体育生的财富。另外,我确实通过练体育的方式换来了读大学的机会。读了大学,好好规划自己,好好努力,前途肯定是光明的。

    所以,我觉得如果现阶段确实不怎么想学习的话,可以考虑练体育,至少这是能够读大学的一条途径。但是其实练体育是更加辛苦,面临更为残酷的竞争,所以选择前一定要三思。


    锁钥xh


    作为一个高中开始学体育的理科生。分享自己的一点经验。

    开始学体育的坚定。因为是想用体育考本科,对以后的就业没有考虑太多。只有一个目标考本科。


    大学时候的对就业的迷茫。如愿以偿上了本科。开始觉得社会体育这个专业好。后来才知道中国的社会体育是个不成熟的专业。普遍就业不对口,大部分人做了健身教练,健身教练的就业门槛很低。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后来转到了体育教育专业。当时感觉考体育编制很难。大三的时候感觉前途无望,几次都想退学。幸好有母亲的劝阻才没做傻事。考上编制后回头再回头看,考上教师其实很简单。只要目标坚定,认真复习。身边的朋友没有人没考到体育教师编制。

    工作后的继续努力。工作两年后又读了研究生。说了那么多只想告诉提问者。只要肯努力什么时候都不晚。什么行业,专业都能做的很好。这里分享以下我身边学体育的典型就业情况。

    李某,班长现为江苏某市体育局公务员。一直觉得他是学渣。每次考试都作弊。带小抄,发答案各种作弊手段都来。没事就是吹牛,抽烟,喝酒,打牌。快毕业时候目标特别坚定沉下心来考公务员,第一年没考取。然后第二年又落榜。第三年终于考取了。现在有房有车,日子过的很潇洒。

    王某,上海某区健身房店长。读大学的时候天天打篮球,健身。文化课烂的一塌糊涂。每年都要挂科。最后也混的人模狗样。

    菜某,体育教师。学霸型。不过各项体育技术都很一般。

    刘某,城管。这个另当别论父亲是区领导。

    王某,女生。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大学时候一直忙着谈恋爱至少谈了十几个。最后居然去考研究生。

    李某。辉瑞集团某部经理。现在同学间开玩笑说,买春药找李哥。

    朱某,毕业就失业了。在社会上游荡了两年回来养起了小龙虾。不知道是行情好还是技术好,居然做的风生水起现在也是小老板了。

    ......

    总之,各个行业都有。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师,健身教练这两个行业。还有别的关于体育的问题也可以关注,私信我。


    校园网球大叔


    中国的体育生,说白了练得都是童子功,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了一天一练甚至是两练的艰苦生活。如今我们看到的奥运冠军们,都只是金字塔最顶端的明星,然而为了培养他们,又有多少牺牲品?

    体育生和普通的中国学生最直观的差距和劣势其实不是知识和文化素养,因为体育本身就是一项非常需要聪慧大脑的事业,好的运动员哪个不是高情商高智商的人精?看看姚明、李娜就能明白,运动员本质都是聪明孩子,因此体育生和普通人的不同不在于此。

    作为一名初一回归普通人生活的孩子,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他们,决定体育生前途的,是眼界。

    因为大部分体育生从小的生长环境所致,当普通孩子有机会和时间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在训练;当孩子们尝试各种培训班兴趣班的时候,他们在训练;甚至当孩子们寒暑假和小伙伴游山玩水之际,体育生还是在训练。这也就有了我们俗话说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育生从小对这个世界唯一的认知,就是他所从事的运动,以及将来要靠其出人头地。因此当大部分体育生意识到自己将一辈子与世界冠军无缘,需要像正常人一样在这个社会谋生存的时候,大家也能想象他们落于普通人人后有多少了。

    其实大部分体育生真正开始了解这个社会和世界,都是从脱下体育生帽子的时刻才开始的,所以他们晚熟,所以他们对这个世界唯唯诺诺。

    之于他们的前途在哪里,对于大部分体育生而言,也许还是守在他们专业领域的一幕三耕地上,毕竟离开了的话,真的要从零开始了。


    周丰寸


    我是一名体育生,体育成绩不错,我觉得这个东西还是靠自己的能力,如果你是本身体育就好去学体育,那么还是有前途的,如果你是其他都玩不转然后没有退路才选择体育,这就没有什么优势了,我是15年大学毕业,毕业之后一家银行正招打篮球的,我其实是搞田径的,但是大学学的篮球专业,所以有报名机会,不是夸自己,本身也有这方面能力,结果就进入到这家银行工作了,因为是省外的,没有关系,全靠个人能力,然后我一个师兄,都是老乡,关系很好,他在航空公司上班,发展的也很好!还有一个我高中同学,他考的北体,现在在搞装修,但是是比较高档的那种。大学一些同学有的考了公务员,有的去了事业单位,政府,有的健身教练,老师,研究生,卖车,卖房,放高利贷的,直播的,机场地勤的,开连锁店的,当兵的,有警察,有一个考到武警消防队,现在都是中尉了,他身体素质考核基本都是第一,还有保险公司的,我们班才52个人,就有这么多行业。其实选择面很广,还是要看你自己怎么去闯!


    开瓶百威


    我就是体育生。说说我的经历:初中时就因为偏科,考不上重点高中。后来打算不上高中了,连志愿都不填写,班主任拿笔帮我写了我们当地的普通高中说“你以后可以考艺术类”。就这样我上了高中。每一年都代表学校去参加县运动会。有一天,英语老师对我说“你偏科严重,要考本二有难度,去考体育吧,可能上重点。”就这样我考上了二本院校。毕业后,考上了家乡的事业单位编制,当一位小学教师了。老婆也是体育老师。现在想想,其实也就这回事:考体育与考其他科目都一样,只是体育文化分相对低点,重点院校除外(如北京体育大学等)。师范类的,最终当老师的比较多。有的教语文,有的教数学,有的教体育。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体育了,体育各类行业都有前景,只要你学精了。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了,还是离不开运动。。。加油,体育生。体育生还有一个优点,就是身体素质会比普通人强壮。“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享瘦运动


    我是一名体育生,我很骄傲我是一名体育生,从小学开始参加校运会,到高中参加省运会拿到前三,我就是那个从小在田径队长大的人,不是被迫,是我爸妈主动找到学校的老师希望我能加入,我小学的体育成绩并不好,确实田径队的老师并不想要我,但是爸妈仅仅是希望我能有个好的身体,结交更多的朋友。

    在大多数人心里,体育生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典型。可我从小走到大,发现,确实有些人他们在田径队就是为了混日子,甚至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俗称装X),但是基本这些人到了高中就很少了,能够坚持到上高中的体育生,就证明心中是有理想的。

    然后他们在通过高水平运动员,单招,普体走向大学。跟我同一届的高水平运动员里面,我们大多的专业都是工商管理类,他们毕业后有人考了研,有人去了会计事务所工作,我有一个师姐非常优秀,她是练三级跳的,高考成绩当年在山东440分,去了211大学,GMAT700+,雅思7分,现在在环球雅思工作。

    所以,体育是你的一个跳板,他可以帮助你看更大的世界。

    当然还有人到了大学继续学习体育专业,我觉得他们更加的优秀,中国的体育事业还有体育产业都在蓬勃发展,我们需要更多的体育人才加入进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化的发展,中国的体育事业正在由政府管理型向结合型(政府和社会共同管理)发展。在体育方面我们要顺应世界的潮流所以未来中国在体育方面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

    下面附一份体育相关的专业,希望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与其耗费心思,想前途,不如着眼当下,看形势。希望可以帮到你

    体育教育,警察体育,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保健康复、运动生理生化、运动解剖与生物力学方向),新闻学(体育新闻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管理方向),应用心理学(运动心理方向),中医学(中医骨伤科学方向)等。

    跑步学院



    我们该先明白,体育生是怎样一个群体?

    大部分的体育生,都是中学成绩不如意,主动或被动(老师威逼利诱)接受了体育生这一身份,因为这是通过开辟另一条蹊径,让一些本无望上大学或者上好大学的(学习)中差等生,能够有进入到大学的机会。很少是真正因为热爱体育而走这条路的。而且,这个群体也多半是小县城或者农村人居多,因为城市里的孩子很少需要走这种省钱费力的路(因为学音乐、美术这些,投入大,但是更容易考取大学,且就业更清晰,回报更丰厚)。我想题主也是吧?否则也不会问这种惶恐不定的问题了。因为我们只有一条路走,而这条路又是前途很不明朗的。当然,我们也不必自卑,能通过体育进入大学,说明至少在体能上,我们又是优秀的。但是我们应该明确的一点是,为什么要上大学。如果能通过体育上到大学,不管体育专业是否给我带来了优势,但是大学给我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哪怕你浑浑噩噩,也是在一群精英中浑浑噩噩。一个正常人,在四年里,

    大学这个环境不一定会对你带来多好的引导和影响,但是一定不会把你的思维带歪带扭曲(当然,通过正常的大学生活的前提),而这种经过四年沉淀形成的思维和习惯,则注定了你与没上过大学的人处于不同的阶级层次。不知道题主现在大几了,不信你可以过一两年,回过头去看曾经的自己,以及那群没有上到大学的同学,你将发现你们的隔阂越来越深。然后,就是回到主题,我为什么要说体育生没有前途。因为是体育生没有前途,而不是体育专业没有前途。体育专业,你认真精研,考研相当容易,研究生毕业后,去大学任教不难,更别提博士生,每年全国就一两百个体育专业博士生,相当稀缺,所以体育专业是很有前途。 但是体育生大部分是在体育专业上的半成品。大学里大部分学校开设的是【社会体育】专业,其次是【体育教育】,然后还有一些其他的人体生命科学,户外运动等等这类的,就少数几所高校开设。 而我们大部分体育生都是学社体和体教,这种情况下,学校开设专业的要求是让我们掌握并熟练绝大多数体育技能,但是却很少会有专精的。这样一来,我们在大学中,文比不过其他专业学生,武比不过单项特招生。三大球三小球都涉猎,各种体育理论有所了解,但是课时跟其他学院学生基本无差,所学泛而不精,成了没有真正特长的特长生。而大学生活又过得漫无目的,这种情况下的体育生,有何前途? 当然,这是当前普遍情况下体育生的情况,其实大学里只要自己肯随着自己的兴趣去专精一项特长,会很吃香的——无论是在学业、交际还是就业时


    Lost youth


    我曾经也是一名体育生。不过现在的工作跟体育毫无关系。

    说下我的看法。做体育生,你如果单纯的就是因为自己从小擅长体育而去的,那么就大大方方的去练。该学习的时候也不要落下。

    但如果你是为了将来的发展去学体育,那么劝你早日回头,我并不是在给你泼冷水,因为当你开始有这种想法的时候说明你年龄已经不小了。而你想在体育中找到一个好出路那已经晚了,很多在体育界脱引而出的人都是从小练的,毕竟体育这个行业也是千军万马在过独木桥。

    而如果你练体育只是为了能高考加分,上个好点的大学,对以后的发展也只是打算平平淡淡的做一个体育行业的工作者或者教育者。那么现在练还是来得及。

    其实不管你对于以后的发展有什么打算,只要你清楚你现在做的还能不能来得及,以后你想要达到什么程度,想明白这几点就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了。

    这就是我个人的答案,如果说的有哪些地方不对,还希望多多谅解。


    Marco爱吃草


    我高一的时候就开始学体育,并不是因为我成绩差,相反那时候成绩还不错,但是我还是选择学体育,三年的体育训练,让我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变得外向开朗,同时体育也培养了我的意志力和不怕吃苦精神!我也如愿的考上了大学,二本!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只享受了两年半就出来工作了,因为什么呢?因为体育学院的课程太轻松,太无聊,两年半的时间我把大学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我对大学什么任何眷恋,我离开了大学,出来找了份工作,高中体育教师,从未想过当老师,或许是缘分吧,带了班主任,带了训练队,感觉当体育老师挺有意思的,也很轻松,工作不比文化课老师低,关键还不用备课!体训队的成绩也可以!我觉得体育还是很有前途的,大学室友五人,四个人都在从事体育,都搞得不错!体育真的很不错!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体育行业,走这条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