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中哪些字写花明柳暗?此诗有什么意境?

我xyl


在众多咏寒食节的古诗词中,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非常著名: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造语新颖,富于美感。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春城无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光。既然整个长安充满春意,热闹繁华,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与第一句一样,这里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镜头。当时的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所以特别写到柳。同时也关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赐近臣”的意思。


川雪诗词苑


《寒食》这首诗的前两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花明柳暗。这首诗前两句主要描写寒食节到来之际,都城正值春暖花开时节,绿柳在春风中娑婆起舞,到处充满春的气息。诗的后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表面上描写寒食节禁火期间皇宫分发蜡烛给身份显贵的官员们,实则从侧面暗讽了达官显贵们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气以及朝廷的昏庸腐败,显示出作者对时政的不满,也表达了作者对广大民众的同情。


龍游雲海1965謝雁龍


《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暮春时节的长安城:飞花斜柳,日暮宫蜡烛,轻烟五侯家。那么,在这首诗中有哪些字是描写花明柳暗的呢?

寒食

一是“飞”字。“春城无处不飞花”中的“飞”,在开句中使用,把“飞”字用在“花”字前面,与“花”相结合组成动宾关系的词语,给人以强烈的动态感觉。“飞花”而不是落花,是随风飞舞的花,虽然没有百花争艳时的风采,但有五彩缤纷暮春景色。在这里,作者不说“落花”而描绘为“飞花”,这很显然是在明着说花的美色,暗着在告诉读者为什么会有“飞花”这一令人别有一番感受的景观?它就是“风”。这个"飞"字最能耀人眼目。

二是“斜”字。这个“斜”字是在形容柳树,柳的斜,在这里是形容词,是在告诉读者:暮春的柳树,不再是垂柳了,而是斜柳,“寒食东风御柳斜”,“风”与“斜”相对应,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暮春景致。这一个“斜”字,是在间接地写风,对应前面的“东风”。

三是“风”字。一个“风”字,在这里不是名词,而是动词。“风”能把“花”舞起来,动起来,使花有了幅度较大的动感,而不是在原地滋润着成长了,而是在风的拂动下,在空中飞舞。那么,河边柳呢?柳枝怎么也在那里斜斜地舞动呢?看来“风”在暗处的作用还是很广泛的。

四是“御”字。一个“御”字,夹在“东风”与“斜柳”中间,寓意着驾驭能力。“东风”驾驭着“斜柳”,在那里飞舞。这是在告诉读者,不再是早春垂柳的风景了,而是暮春“斜柳”的景致了。这个“御”字在明处,在“东风”与“斜柳”中间,起着互动作用,把一幅生动的暮春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寒食节

五是“传”字。“日暮汉宫传蜡烛”,这句中的一个“传”字,把汉宫在暮春时节,日夜不眠,用一个“传”字,极尽描摹。

六是“散”字。“轻烟散入五侯家”,这句中的一个“散”字,把春城百姓人家在暮春时节的景况全部展现在读者面前。

综上所述,“飞”、“斜”“风”、“御”、“传”、“散”这几个字,是描绘花明柳暗的最主要的关键字。这几个字,说明作者在用字的把握上很精妙,准确而传神。尤其是“飞”字、“斜”字、“传”字和“散”字,这四个字前后相互照应,使人感觉难以替换。这几个关键字把暮春花明暗柳的景色,描画的栩栩如生,动感圆活。不但描摹了暮春的自然景观,而且,还包含了作者更深的寓意。

对于《寒食》这首诗的意境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作者借古讽今;有的说是有感而发。笔者比较认同有感而发的意境,如果是借古讽今,唐德宗怎么可能因为韩翃作的这首《寒食》诗赏识,并提拔他为中书舍人呢?

《寒食》这首诗笔法灵巧,写景簇新。前两句是写长安春城景色,白昼的风光,花飞柳舞,迷人的暮春和汉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二句是描绘了一幅夜晚长安走马传烛图。全诗采用白描写实的手法,描画了汉宫的气派,陶醉在汉宫大院、歌咏盛世大唐激情之中。这才是《寒食》这首诗的意境。这样的意境唐德宗怎么可能不欣赏呢?提拔韩翃呢?大唐上下怎么可能不喜欢这首诗呢?当然,还是这首诗的艺术表现手法,特别是在用字上的艺术性,还是独树一帜的。

《寒食》诗作者韩翃

总之,《寒食》中的“飞”、“斜”“风”、“御”、“传”、“散”这几个字,是写花明柳暗的。这首诗的意境就是描绘了一幅长安暮春图,歌颂了大唐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