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為“心”護航

新技術為“心”護航

左:傳統ICD電極經靜脈植入心臟內 右:新一代S-ICD全系統在心臟外 劉文琴/供圖

4月24日,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黨委書記、心血管內科主任王景峰的指導下,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陳樣新和副教授麥憬霆為患者李某完成全皮下植入型心臟復律除顫器(S-ICD)植入術。當天上午,陳樣新和麥憬霆還為患者姚某完成無導線起搏器Micra植入術。

“兩項世界新技術在同一天完成,開啟了我院心臟器械植入的新紀元,使我院心血管內科心電生理和起搏團隊在心臟器械植入領域的工作繼續走在國內頂級梯隊前列。”王景峰介紹說,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早在2016年就成功為患者植入S-ICD,是中國第一批S-ICD植入中心。2019年底,該院也完成了全國首批、華南地區首例Micra植入。

“S-ICD是在經過術前參數篩選後,在胸骨上窩、劍突等解剖標誌指導下植入,術中只要在胸骨上下皮膚表面各開一個小切口,通過皮下隧道的方式置入皮下除顫電極,再將埋置好的皮下電極經皮下隧道連接至腋下製作的皮下囊袋即可。”陳樣新介紹,植入手術全程無需X線透視,對患者、醫護都避免了X線的損害,具有非常大的優勢。

今年32歲的李某因為反覆暈厥,原發心室顫動(室顫)而植入S-ICD,術中經過室顫誘發,S-ICD準確識別並一次性成功將室顫轉復為正常心跳,證實手術成功。這表明,以後李某在院外一旦發生心室顫動等惡性心律失常,S-ICD就能及時處理,讓他轉危為安。陳樣新為李某採用的是美容縫合技術,看不到縫線,也無需拆線。李某術後感覺良好,術後5天已順利出院。

28歲的患者姚某,同樣因反覆暈厥入院,動態心電圖發現他竟有長達5秒的心臟停搏,診斷為“病態竇房結綜合徵,竇性停搏,心源性暈厥”,需要植入心臟起搏器。考慮到姚某比較年輕,起搏比例低,也有美容和心理感官需求,因此陳樣新給他推薦了Micra植入。姚某及家屬經過考慮,覺得無導線起搏器優勢明顯,同意採用該手術方案。手術過程十分順利,術後觀察一天,姚某就順利出院了。

王景峰表示,完成這兩例植入手術後,患者不必再每天提心吊膽地在暈厥和心臟性猝死的路上毫無保護的“裸奔”,術後患者很快就可以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