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击一下孩子,就觉得孩子会骄傲,"挫折教育"矫枉过正的3点

认为孩子不打击就会飘

在《少年说》中有一位妈妈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自己的女儿这位妈妈从小到大奉行的都是挫折教育。

这位妈妈的至理名言是:你很好,但是我不得不打击你,因为我觉得你的性格就是不打击就会飘。

不打击一下孩子,就觉得孩子会骄傲,

这就是这位妈妈教育女儿的一个准则,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打击女儿,哪怕自己的女儿已经非常非常不开心,鼓起勇气在众人面前说出自己内心对妈妈的想法时候,这位妈妈依旧是这样的准则,并且觉得自己自己这样做很对。

其实我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父母都是这样觉得的。每一次去当自己的孩子,兴高采烈的捧着那份双百的试卷跑到父母面前求夸奖的时候,得到的永远是一句这次表现还不错,但是你还可以更好,下次要再接再厉。

很少有孩子会得到父母说,宝贝你真棒,你真是爸爸妈妈的骄傲。

羞于表达赞美

有一位读者私信跟我聊天儿,说小编我希望你能写一篇这样的文章,以我为素材,写一写我自己小时候认为那些让我至今想起来都很难受的事情。

不打击一下孩子,就觉得孩子会骄傲,

他说自己从来都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夸奖,虽然他是别人的父母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可是自己得到别人夸奖都比自己父母给的多。

小时候自己第一次去幼儿园,全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在哭,然后父母在那里安慰,只有自己不哭,可是爸爸说你要坚持住不能和其他人一样,老是哭哭啼啼。

初中物理竞赛自己得了一等奖,把奖杯拿给父母看的时候,妈妈说怎么只有一个物理呀?我看你王叔叔家的儿子人家和数学英语拿了双奖杯。

高三高考前学校举办活动让学生和家长沟通,他鼓起勇气告诉爸爸妈妈说我这次模拟考了全班第一,你们能不能夸夸我?

他爸爸已经举起了手脸上带着笑准备拍拍他的肩时,被妈妈制止了,妈妈说儿子你不能骄傲,你这次考了第一,不代表你以后每次都能考第一,而且全国有那么多学生呢,你能保证你放在那么多人面前还有竞争力吗?

不打击一下孩子,就觉得孩子会骄傲,

父母和他三个人之间的沟通变成了父母对他单方面的说教,他心里一直都扭不过一个坎儿,是不是自己的表现真的很差?自己的父母到底需要的是一个怎样完美优秀的孩子?

自己这辈子到底还能不能得到父母一句夸奖?他感觉家里的这种教育氛围压迫的他无法喘息。

在父母的固有思维中,好像一直有一条行为准则:就是不能让孩子太过放肆的开心,不能完完全全的夸赞孩子。

因为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得到的夸奖越多,孩子就会越骄傲,越难以管理。可是父母忘了一点,得不到的东西往往是人更想要的东西。

有的孩子可能穷尽一生都在渴望父母的这份夸奖,可在父母的心里却觉得,不能让孩子太高兴了,我也不能满足他的所有想法。

不打击一下孩子,就觉得孩子会骄傲,

自身教育经历

有的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法察觉教育方式错在哪里?往往是因为孩子正在经历的正是我们小时候经历的,所以在父母的思维中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我小时候没有得到这些快乐那么我现在不给我的孩子这些快乐也是很正常的。

小的时候经常去姑姑家玩,后来长大,慢慢的就不再去了。因为在姑姑家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抑和紧张的气氛。

姑姑是一个从小被娇养,结婚后被丈夫娇养,现在被两个表姐娇养的小女人,记得有一次暑假去姑姑家待了一周,晚上7:30要关掉电视开始洗漱,八点要上床,躺下之后不能发出一点声音,因为姑姑喜欢安静。

不打击一下孩子,就觉得孩子会骄傲,

有一次印象很深是二表姐忘记做午饭,姑姑就哭了一个下午,因为他觉得自己很不容易,养活了两个女儿到如今女儿连顿饭都给他做不了。

在姑姑家只要有什么事不顺他的心意,姑姑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哭。所以如今养成了两个表姐一样的性子,遇到事情没有半点自己的主见,受到打击只会哭,不顺自己的心意也只会哭。

就在今天上表姐打电话问我有没有在上班,她和姐夫吵架了心里觉得别扭,不知道该去哪里躲一躲,只好来我家找我一进门就是一副肿胀的泪眼。

你看这样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家里的祖祖辈都习惯了用一个方式来生活,用一个方式来教育,你的父母剥夺了你小时候溜冰的快乐,你就剥夺了你孩子滑板的快乐。

不打击一下孩子,就觉得孩子会骄傲,

很多父母曲解了挫折教育的真正含义,其实他主要是想教会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去引导孩子如何面对困难度过挫折,而不是人为地给孩子制造挫折和困难。

而且挫折教育真正想要教出来的是独立,自信勇敢的孩子,而不是不快乐的孩子。

想要做到真正的均衡挫折教育其实只需要3点。

1、 尊重孩子的快乐和天性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一些视频软件上分享自己的生活而我们有时候也可以看到很多很可爱的宝宝他们的日常动态都能引得人捧腹大笑。

昨天我看到一个宝宝他是在尝试着吃自己的脚和手,就像我们平常形容的啃猪蹄儿一样,自己一个人玩的不亦乐乎,撑着圆圆的肚子在试图勾自己的脚。

我想如果是

换做我们平常的父母,肯定会在发现孩子啃手啃脚的第一瞬间就跑过去制止孩子,或者是把孩子的手跟脚从他的嘴里抢救下来。

不打击一下孩子,就觉得孩子会骄傲,

但是视频中的这位妈妈并没有这么做,他们选择了全家人围观孩子啃手啃脚,并且觉得这是宝宝自己该有的童真。

如果你阻止了孩子,看似是对孩子认真负责教会孩子讲卫生的一种好习惯,但是更深层次的来说,你是阻止了孩子探知自己身体的行为和能力,并且你明明知道孩子啃手啃脚非常开心,而你阻止了他的开心,遏制了孩子的天性发展,所以不要这样做。

2、 挫折和夸奖是可以共存的

每个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一点希望,如果没有希望的话,再坚强的人也没办法坚持下去。一味的打击孩子并不能达到父母所期待的教育高度,相反的,只有两种后果:一是孩子更加叛逆,二是孩子更加自卑。

不打击一下孩子,就觉得孩子会骄傲,

如果一个孩子和妈妈玩球,结果球被妈妈藏起来了,孩子想尽了办法去寻找自己的玩具球,这就是挫折,但是在孩子发现球拿给妈妈看的那一瞬间,

妈妈应该是夸奖自己的宝贝真厉害,真聪明,比妈妈当时厉害多了。

3、 不要用自己的教育经历来磋磨孩子

小时候有一次外婆来家里做客,我和弟弟兴高采烈的用刚刚领到的零花钱就买了两个鸡爪吃,结果被家里的外婆发现。

当时家里人很多,外婆指着我们说,你看你还吃那个鸡爪子,鸡每天在地上跑来跑去,你知道它的爪子有多脏吗?去过哪些地方吗?抓过什么东西吗?说不定上面还糊着鸡屎。

好不容易可以吃到鸡爪的快乐没有了,满肚子只有委屈和恶心,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吃过鸡爪。

其实现在想想也可以理解外婆当时的心理,他只是不想让我们吃太多的垃圾食品,因为他小时候也没有吃过这些东西。

不打击一下孩子,就觉得孩子会骄傲,

可是对于一个才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当时一个鸡爪能带来的快乐别考试考了双百还要开心,可是在当时,没有一个人帮我和弟弟说话,大家都觉得孩子不应该这样做,不能这样做,必须去照着外婆说的做才是好孩子。

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也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好像看到我和弟弟哭的时候,所有的大人还觉得这两个孩子太能闹腾,不够听话,满堂哄笑,大家都很开心,只有刚刚失去鸡腿的我们不开心。

所以其实让人快乐的办法有很多很多,一句宝贝你真棒!竟然考了双百分,真是妈妈的骄傲,妈妈相信你以后会更厉害的,就能让孩子开心一整天。

而一个溜溜球,一个恐龙蛋,一个布娃娃,一个妈妈做的炸鸡腿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巨大的快乐。

不打击一下孩子,就觉得孩子会骄傲,

能快乐的成长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不是只有被打击大的孩子才会强大,勇敢,独立。

在爱与鞭策中长大的孩子照样强大,勇敢,独立并且心态乐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