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提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宋朝文官集团是如何掌握权力的?

历史的泡泡糖


从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权建立了宋朝,基于五代时期武将篡弑普遍现象和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朝廷和皇帝对权利的把握,通过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解除当初随他一起打下天下并拥戴他登上皇位的将领们的兵权,通过建立“勒石三戒”,宋代的文官集团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官官僚政治。


《宋论》卷一《太祖三》:

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复不谓之盛德也不能。范仲淹曾由衷地说:“祖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问《范仲淹年谱·庆答历三年》)。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勒石三戒”(太祖碑誓)。王夫之说: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

宋统治者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国策,我们从根本上探究一下文官集团如何走上权力巅峰。首先看看大臣们对皇帝的称呼,“官家”,历朝历代独一份,其中固然有因为是从柴家手上夺权,名不正言不顺而想出来这么个称呼的原因,也有和士大夫们一起共同治理天下的意思,仿佛就是同事关系一样。

无论什么集团什么派系,归根结底脱离不了皇帝的信任。皇帝倚重文臣,深知“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的道理。因而有一系列尊崇文人的措施出台。首先,在科举方面,宋朝统治者取消了门第限制拓宽文人发展道路,废除“公荐”制度,严格考试制度,增设殿试,录取名额也大大增加。其次,宋朝统治者对文人及其尊重,除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人,俸禄也极丰厚。最后,在思想观念上,考中状元及第要比凯旋而归的将军要荣耀,这种蔑视武人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最后通过让无统兵权枢密院掌管调动军队。这样就形成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相互制约,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的事,最后就等于形成了,打不打文官说了算,统兵时怎么打有没有其他问题,还要再文官的监视下才行,这么一来文官士大夫统治集团的权力能不大么?

初期皇帝当然可以给予信任,但是要保证信任一直在也要看一下文官集团自己的本事。

在这样的文官政治下,宋朝经济的高速发展,除了大势所趋采摘了隋唐科举门阀贵族土地、人口流出红利外,更多的是宋朝统治者的开明政策,宋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唯一一个鼓励经商的国家,对商业贸易放宽的政策,让商人的地位也不同于前朝,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在当朝的很多官员其实都是有副业的,一边当官一边经商,即为士为官亦为商,为商为贾亦入仕。

宋朝也是科学文化教育高度发达的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达到高峰,唐宋八大家中,仅仅宋朝就占了五位,可见一斑;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很快,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现在的开封)的发展状况,而且在宋朝首次打破了市坊分开的局面,可见当时的城镇的发展也是很迅速的。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来自于宋代的文官政治制度,大量的文人开始进入统治阶级的方方面面,毕竟知识是第一生产力么。由此可见源源不断的文官系统提供了充足的人员补充,再加上文官政治带来的红利,文官集团登上权力巅峰是必然的。偶尔有一两个皇帝想打压一下文官,但是想起太祖遗训,想必也不太好怎么样吧。


大饼猫


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也是个武力和权术的能人,自“陈桥兵变”皇袍加身到“杯酒释兵权”,体现出对武将的不信任。也是由于唐末武将的以武乱权,故赵匡胤设立枢密院为全国的最高军事机构,最高长官枢密史由文官担任。所以文官权力极大。

宋朝官员如何掌握该力量离不开“国策、体制、政治”因素影响下的宋朝“文官制度”

在宋朝,文官的活动空间可谓非常之大,相对于其他朝代的文官也更为自由。这样的变化,与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政治决策息息相关。

宋太祖赵匡胤所颁布的“勒石三戒”,使得宋朝时期的文官们生活有了很大的保障。

自从赵匡胤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将发展的中心转移到对于国家的建设中去,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在当时盛极一时的宋朝文官风潮。

在宋朝,统治阶级对于文人墨客非常尊敬,重视有佳,重文轻武的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文官成为了一种比武官更加重要的职位,掌握的权力远远要超过武官,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尊崇,其光鲜亮丽的程度可见一斑。

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对儒家文化的大力推崇,更是为整个时代的读书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从政的环境。

一、 重文抑武,文官当道的治国政策

对于宋朝为什么文官会拥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我们就不得提到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物。

在当时,发生了陈桥兵变这一历史事件之后,赵匡胤非常担心这样的情况会再次发生,历史的悲剧将在他的身上重演。

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导致社会局势非常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宦官掌握国家大权,帝王的权力名存实亡。

为了预防出现这样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带领自己的得力助手,将散落在各个地区的兵权紧紧收归到自己的手上,大规模的压缩地方政府所享有的权利。并且,其对军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使得各个地方的军事权利完全由自己所掌控,使得军事将领们逆反中央的可能极基本不存在。

这样难以表达的小心思,宋太祖赵匡胤肯定不会把它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赤裸裸的昭告天下。他只说是为了让国家未来可以变得更好、更强大,为了避免战争的再次出现,国家需要休养生息。

按照这样的说法,朝政的建设并不需要过多的武官,所以武官的人数理所当然的需要进行裁减。当时国家的努力范围,是要将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以及逐步完善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

因此,宋朝时期的朝廷对于文官的需求量非常之大。从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赵匡胤的智慧,利用数量日渐增多而无实质伤害性的文官来打压那些手头上掌握兵权的武官。

在这样的政治风向的影响下,走向政治仕途,成为一名文官是当时很多读书分子所追求的目标。现在我们在谈到宋代的文官制度的时候,士大夫可以说是其中的标志。

文官们如果想要顺利的进入政坛、踏入仕途,在朝堂上能够有一番作为的话,首先需要通过的就是士大夫阶层的考验。

这也是宋朝文官制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向标。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能够将国家的权利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建立了一套体系非常完备、系统的制度,这些举措对于当时国家的稳定以及官员的控制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

宋朝在保留有原有的必要的常设的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之外,也增设了很多削弱宰相权利的分支机构。

为了避免文官也对国家的政权产生影响,将每一个职位的职能都进一步细化,每个职位之间的权能都有相互牵制与制约。

由此保证每个文官都在被牵制的情况下尽心尽力为中央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大大加强了中央对于文武百官的控制和朝廷中央集权。

虽然在宋朝的末期,还是出现了官员数量过多,行政效率非常的低下,官员们互相推脱责任的种种现象。

但是,我们所不能否认的是,宋太祖赵匡胤所设立的这一系统的文官结构对于武官专权起到了很大的抑制和平衡的作用。

文官也凭借这样的契机走入了大众的视线。

二、 初入体制,文官进阶的资格途径

自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创设、完备之后,考试是大多数百姓进入朝堂,开始仕途的一个最佳途径。在宋朝,除了通过科举制度进入仕途之外,还有另外两条进入仕途的道路。它们分别是自荐制度以及荫补制度。

科举制度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产生了雏形,到了后来的隋唐时期真正的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

这一制度主要是通过公开进行相关科目的考试来选举朝廷所需要的人才,也使得当时宋朝时期的读书人对于学习产生的氛围非常浓厚,人们对于读书人、知识分子也非常的推崇、尊敬。

科举制度使得很多家境贫寒,没有什么政治背景的考生有机会获得进入官场的机会,因为科举制度相对来说非常的公平,考生们可以真正展示自己的才华、实力,出生普通家庭的学子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仕途。

自荐制度通常针对的是已经步入仕途的官员,皇帝下旨需要人才的时候,这些有才能的官员就可以积极的报名,推荐自己。

有的时候,这也需要有上级领导的欣赏和推荐。推荐完自己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考试来选拨人才,在这一点上和科举制度是非常相似的,这也在最大程度上的保证了公平性,避免权利对其进行干扰。

有的时候,皇帝会亲自参加自荐制度中人才的考核以及选拨程序。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自荐制度的难度与科举制度相比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的,这也是为官之人得到重用提升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荫补制度相对于以上两种制度来说,对于贵族们来说是更加有利的。

那些豪门贵族家的子弟虽然不能随心所欲的进入官场,但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却是多了很多门路和捷径。

这样做的目的也在于笼络朝廷官员,是他们更加衷心的辅佐帝王,全身心的为皇帝服务。

从以上所说的我们其实不难看出,在宋朝成为文官有很多种途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最为公平的一种方法还是通过考试进行相关的选拔,这让很多寒门学子充满了希望。

尤其是当时的宋朝重视教育,而且科举录取名额,相比于唐朝有所增加。在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期,曾多次恩科,每次录取百余人,他在位的二十多年内,录取的进士人数就有上千。

整个宋朝科举录取的进士人数,远高于唐朝,还有其他的制度,与科举制度相辅相成,使得当时文官的队伍日益壮大。

三、自在悠然,文官当道的政治保护

我们不难看出,在当时的宋朝,文官具有非常高的社会地位,不仅仅是因为很多的学子希望能够通过成文文官来实现自己内心的报复,大展宏图,为国家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当你成为了一个文官之后,你不仅仅可以得到大家的尊敬、推崇,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文官的待遇还是日常优越、自在的。

虽然这样低下的工作效率使得宋朝末期出现了冗官的现象,但是对于文官自身来说,这份差事还是相当悠闲自在的。在宋朝重视文官制度的影响之下,皇帝们往往不会对文官们发脾气,通常情况下也不会怪罪他们。

宋太祖赵匡胤还下令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为人熟知的“勒石三戒”,希望文官制度在后世能够继续发展壮大。

“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

他还规定的不能杀死士大夫,自然而然的,文官也成为了保护的对象。纵观整个大宋的历史,几乎没有文官被处死。

当时在宋朝有一位文官叫做蒲宗孟,他的日常生活非常的骄奢淫逸,而且没有一点仁义之心,残忍至极。

虽然他的行为举止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屡次遭到弹劾,但是并没有受到惩罚,因此他的行为愈发放肆,这也是与当时对于文官过分的保护所导致的,连皇帝都不敢随意对文官进行惩罚。

再加上宋太祖赵匡胤这个人,对于旁人都处于非常戒备的防备状态,他即使非常重用文官,也没有给文官太多的权利。

为了防止文官掌握大量的权利,当时招聘了非常多的文官,这样一来,分配给每个文官任务更加的细致,任务量相比较而言也更加的轻松。

日常的生活有保障,工作任务也比较轻松,还能得到社会百姓的认同。


回溯史河


从唐朝末年开始,历经五代十国,直至宋太祖建立宋朝,期间建立了数不清的地方藩镇政权,政权交替之迅速,令人叹为观止。不管是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还是宋太宗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都是为了巩固皇权,维护自己的统治。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在赵宋皇帝看来,威胁主要是来自于带兵的将领,因此防范武将就是一切问题的核心,一切任务中的首要任务。但是紧靠皇帝自己是无法完成国家的治理的,因此当武将逐渐退出中央权力的核心之后,必然要选择一股势力来进入权力中枢,与皇帝共同治理天下,而宋朝选择的则是文官集团。因为,不管文官的权力多大,只要没有兵权,就造不了反,就不会威胁皇权的统治。

那么,宋朝文官集团是如何掌握权力的?

一,宋朝文官集团的崛起始于宋太祖的“勒石三戒”,其中有一条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就变相的保护了文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为文人的崛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随着赵宋政权的建立,随着赵宋对武人集团的压制,武人集团退出权力中心后出现了较多的权力空缺,大量的文人的加入使得文人在国家权力的比重中迅速上升,为文人集团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三,科举制度是对文人集团的崛起最重要保障。比如说在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的龙飞榜进士科考试中,太宗录取进士109人;北宋嘉佑二年龙虎榜,号称为千年科举制最闪耀的一榜,苏轼、苏辙、张载、程颢、程颐、曾巩、曾布、吕惠卿、章惇、王韶均在这一榜中,这些人对后世的影响之广,横跨了文学、思想、政治乃至军事多个领域,将北宋文人政治、文化的繁华推向了巅峰,甚至深深的影响了后世中华文明的发展基调。因此,三年一次科举制的为文人集团的世袭罔替、继往开来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使得文人集团的权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四,文官对国家各方面权力的渗透比较彻底。当然,这个是皇权的统治者纵容的情况下出现的。比如说,宋朝外出领兵作战的经常是文人,文人都已经把武将的权力握在了手中,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了?

五,随着文官集团的权力逐渐增大,渐渐的实现了对皇权的架空。自赵宋开始与文官集团共享权力,皇帝的权威性就大大下降了。既然君权不再那么神圣,那么皇帝的决策也就并不一定是上天意志的体现,因此也有可能出错,因此文臣也就可以依据自己的看法对皇帝提出批评,对皇帝的政策提出反对的意见,甚至直接驳回皇帝的决策。而且文官集团的壮大,更加强了文臣坚持自身看法的底气。

六,优渥的俸禄、福利,使得宋朝对官位的追逐趋之若鹜,官员素质的稂莠不齐使得官官相护、结成朋党、官商结合等变为现实,为文人集团稳固权力提供了进一步保障。

七,宋朝官员的升迁其实是相当简单的,不用你有什么特殊的政绩,只要不出错,做官年限到了,基本都能得到升迁,实在是太幸福了。

总的来说,文官崛起既是当时历史环境的的必然,也是赵宋皇帝的选择,当然离不开各项制度的保障,也离不开文人的罔替接续、自身努力,使得文人的权力在历史的走向中不断发展、壮大,最终甚至到了堪与皇权相持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