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面試招聘,當做相互套路

由於疫情的緣故,今年本應金三銀四的招聘季節,似乎也變得比較平淡,很多企業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裁員,還能繼續不斷進行招聘的,似乎在招聘網站上的只剩下房地產銷售、汽車銷售、以及各種各樣的保險人員,而95後作為如今職場上的主要新生力量,卻總是被招聘者們冠以“95後是很浮躁的一代”“95後沒有擔當”“95後總是眼光手低”等等問題標籤。但是這些給95後貼標籤下定義的人,似乎很少意識到不是人變了而是社會變了。

有人把公司招聘比作談判桌上的雙方利益互換,HR在招聘列出工作內容以及公司待遇,求職者根據自身情況投遞相應工作簡歷,等待篩選,似乎這是雙方願打願挨的事。但是過程中不乏參雜雙方為了爭取自身利益更大化的套路,而導致的互相不信任。

HR的職場套路

作為一個過來人的身份,給大家舉個職場招聘者招聘的套路例子。


別把面試招聘,當做相互套路


別把面試招聘,當做相互套路


在某招聘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招聘信息,不知道大家能get到多少真實內容呢?招聘崗位:服務經理助理,你可以認為是做信息員以及打雜的,工資4000-6000,實際上招聘人的心理期望是給你的實際工資不到4000,至於那些職能要求,什麼的需要懂VBA、SQL、C語言什麼的瞎扯淡的要求,只是在你提出高工資的要求時,作為不符合我公司人員需求的藉口。只要你是個能接受一個月3000塊的新手,以下技能要求皆可以不作數。至於職位福利註明包吃(實際只有一頓10塊錢的午餐)、帶薪年假(有是有,但是你的工作會忙到你不敢休假)、員工旅遊(全公司恐怕只有領導級和銷冠帶有的待遇或者是帶你附近公園吃吃燒烤)節日福利(市場部拉贊助剩下的優惠券隨便花)定期團建(一年吃一次打排擋)免費停車(公司外園區不會抄牌,隨便停)

95後的求職心理

而對於大部分初入職場的95後新手小白而言,向一家公司求職的首要疑問是:公司能給我多少錢、有沒五險一金、有沒包吃住,這些和自己利益相關的直白問題,卻完全沒考慮到自己現在懂什麼,配不配的上自己的這些要求。完全弄反了公司和求職者甲乙雙方的位置。


別把面試招聘,當做相互套路


圖上這樣的問法,先不說這位求職者上來先不自我介紹,就先要求知道公司休息的情況是否有錯,但是相信不管是哪位HR看到總會感覺到一臉的黑線,發出現在年輕求職者為什麼都這麼反客為主的感慨。似乎我是求著你過來上班一般,給人一種情商低下的感覺。這樣的人,相信簡歷包裝的再好看,在招聘者的心裡印象也會大大折扣,畢竟公司招人最終目的是為了生產而不是養兒子。

“先有的雞,還是先有的蛋”

究竟是因為現在不知所謂的求職者太多,導致的企業想出諸多的招聘套路。還是因為企業為謀其公司利益使用招聘套路導致求職者變得個人利益維權至上。這二者誰先誰後的問題,我不得而知,但是還是希望公司面試不要以壓榨員工節約人力成本為首要條件,求職者能清楚認識到自己幾斤幾兩,只要錢而把自己當做一個有價商品更有甚者把自己估價過高成一件”沒有 實際價值的奢侈品”,如此的想法只能把自己侷限在一個很小的空間裡,從而忽略自己的職業發展。

企業和求職者之間應當產生一種相互信任,開誠佈公的情況,而非兩者間的相互斤斤計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