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小课堂:老年人如何防范金融诈骗


现在社会越来越关注老年群体,不仅老人的退休工资日益增长,每到逢年过节儿女给父母送红包也成为表达孝顺的方式之一。日子久了,老人手中持有的经济资产也日积月累,为了减轻儿女负担,更好地安度晚年,老人们如今对投资理财也有着广泛需求。然而,随着手机银行、非现金支付等互联网金融的普及,金融诈骗的形势也跟着花样翻新。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老年人对新鲜事物了解不多、重视亲情等特点诱骗煽动老人,不少老人因一时失察而造成不必要的财物损失。

那么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一起来看看吧!

01

警惕陌生短信和电话

金融知识小课堂:老年人如何防范金融诈骗

凡是提到需要转账汇款、交手续费免费领取奖品的短信或电话,都应引起高度警惕,谨防金融诈骗。

02

警惕收益高、风险低的理财项目


金融知识小课堂:老年人如何防范金融诈骗

老人在选择投资理财时,大多是被集资人许诺的高额利息、入股分红等话术吸引,往往意识不到高收益的背后常常是与高风险挂钩。如果有人说,他们的理财项目收益高、风险低,就一定要提高警惕,以免落入陷阱。

03

警惕民间非法集资


金融知识小课堂:老年人如何防范金融诈骗


要克服贪欲的心理,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或“不劳而获”的念头,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04警惕高价养生保健品

金融知识小课堂:老年人如何防范金融诈骗


老年人平时多看新闻,开阔自己的视野,多关注法制栏目,了解各种骗局案例,从他人上当受骗的经历中汲取教训。

05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金融知识小课堂:老年人如何防范金融诈骗

不要轻易将个人资料、卡号密码等告知他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在侦查办案中都不会通过电话询问群众家中存款情况以及要求转账等。

06

警惕销售人员的糖衣炮弹

金融知识小课堂:老年人如何防范金融诈骗

自己拿不定主意时,多找老伴、子女们、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商议,需要报警时要坚决报警。


目前,新型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犯罪突出,呈现组织体系严密化、行骗模式“商业化”、动员手段信息化等新特点,而这些正好命中了老年人信息更新不及时,缺乏风险意识和理财概念等弱点。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老年人也应对新的理财知识保持学习态度,提高防范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