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陷入膠著 雙方勢均力敵,選舉結果並未在選舉日當天出爐

美國大選陷入膠著 雙方勢均力敵,選舉結果並未在選舉日當天出爐

2020年美國大選投票當地時間3日晚全部結束,並隨即開始計票。經過一夜等待,美國人未能等來誰將成為他們下一任總統的明確結果。

根據初步計票和美國各大媒體測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現任總統特朗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選情異常膠著,截至美國東部時間4日6時,兩人均暫未獲得當選總統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拜登在已獲選舉人票數上稍稍領先,並贏得“搖擺州”之一的亞利桑那州,但特朗普也拿下了佛羅里達州和俄亥俄州兩個“搖擺州”,並在多個計票尚在進行的“搖擺州”暫時領先。

據媒體報道,賓夕法尼亞州、密歇根州等重要“搖擺州”之所以難以按慣例在選舉日當晚完成計票,主要是新冠疫情等因素導致郵寄選票、提前投票數量激增,增加了統計難度和所需時間。

4日凌晨,拜登率先發表簡短講話稱,他對贏得勝利充滿信心,因大量選票仍在統計中,希望廣大選民保持耐心。特朗普隨後也發表講話,稱自己認為“確實已經贏得本次選舉”,但指稱可能發生舞弊行為,將訴諸聯邦最高法院解決。拜登陣營對此回應說,其法律團隊已就應對“總統實施其阻止繼續計票的威脅”做好準備。

由於新冠疫情、政治極化、種族矛盾等問題交織疊加,2020年美國大選異常複雜激烈,充滿不確定性。選前很多媒體和民眾就擔心選舉結果可能延遲出爐,造成爭議並引發混亂和動盪。美國媒體4日評論稱,大選夜的膠著局面,進一步顯示出美國社會和民意的嚴重分裂。

3日的大選還涉及數百名國會參眾兩院議員和十多名州長等地方官員的改選。截至發稿時,尚有數十個國會席位的計票仍在進行中。 據新華社

決勝“鐵鏽地帶”三州

在左右大選結果的關鍵搖擺州,特朗普已拿下佛羅里達州、俄亥俄州和得克薩斯州,拜登贏得了新罕布什爾州、亞利桑那州、明尼蘇達州。而佐治亞州、北卡羅來納州還未結束計票,戰況膠著。

有分析認為,最終誰將入主白宮,就看共計擁有46張選舉人票的“鐵鏽地帶”三州——即密歇根、威斯康星和賓夕法尼亞三州的結果揭曉了。

所謂“鐵鏽地帶”(RustBelt),指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受重工業衰退影響最深的美國東北部、中西部和五大湖地區,主要包括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密歇根州、伊利諾伊州和威斯康星州。伴隨著傳統制造業的“垮掉”,這些地區同時面臨著人口驟減和老齡化問題的困擾。

1992年至2012年,每屆美國總統選舉,這三個州都被民主黨成功拿下,因此被稱為“藍牆”州。然而,2016年,特朗普卻出人意料地以微弱優勢在這三州獲勝,擊敗希拉里·克林頓入主白宮。

今年,對於美國民主黨而言,通往白宮最後的道路就是重築三州“藍牆”。 據紅星新聞

遠遠尚未終結的“特朗普主義”

儘管特朗普能否連任仍有懸念,但幾乎所有政治分析人士都秉持同一個觀點:無論特朗普本人能否再次入主白宮,他所執政的四年已深深改變甚至重塑了美國,而他所開啟的“特朗普主義”——有人稱之為“後自由主義時代”和“後全球化時代”——都遠未終結。

“撕裂”,在國際關係學院校長助理、國際政治系主任達巍眼中,這是特朗普四年帶給美國最大的改變。“這種撕裂不僅體現在階層上,也在族裔上,地理上,價值取向上。”達巍告訴記者,一個最具體的表現是,兩黨陣營變得更加固化,支持特朗普的總在支持特朗普,反對特朗普的則總在反對特朗普。

“撕裂是造成特朗普上臺的原因之一,但這四年來,特朗普並沒有能夠彌合這道傷痕,而且由於他的個人執政風格,這種撕裂反而顯得更加嚴重。”他這樣形容道。

而美國克里斯托弗紐波特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孫太一則認為,特朗普過去執政的四年,給美國社會帶來的一大改變體現在,美國的信息環境已經出現“雙循環”,特朗普和拜登支持者所接受的信息渠道各自獨立,互無交集。“這就使得疫情、經濟、種族等各種議題哪怕對美國造成了巨大挑戰,但卻對特朗普的受眾影響甚微。”他表示,特朗普在以構建主義執政,以對自己有利的敘述方式構建現實。“這種雙方更為分化,且各自陣營更為固化的情況正在成型。”

特朗普帶給美國的另一個巨大改變是使美國從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領導者轉向了經濟民族主義和“美國優先”。而即使拜登獲勝,這一趨勢恐怕也不會容易逆轉。

多名美國問題學者表示,在全球化的大潮下,美國的富人正越來越富,窮人卻越來越窮。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自由貿易”等理念已逐漸在美國變得越來越“政治不正確”。即使是曾經構建TPP的民主黨今天重新上臺,也未必下得了重回TPP的決心。 據《環球時報》

疫情下“不一樣”的華盛頓投票站

11月3日是美國全國範圍的大選投票日。不同於以往選民大排長龍,今年華盛頓地區的多個投票站顯得有點“冷清”。

位於華盛頓市中心的Capital One Arena投票站因可容納人數眾多被列為“超級投票站”。投票站內工作人員多達數十名,但同一時間前來投票選民則僅有數人。

該投票站負責人丹尼爾告訴記者,自上午7時至中午12時,約有200餘人前來投票。“投票人數與往年相比大幅減少,可能主要因為受疫情影響,眾多選民選擇提前投票。”

據“美國選舉計劃”網站統計,截至11月3日,已有超過1億選民通過郵寄或現場方式提前投票,該數字相當於2016年大選總投票數的70%,創造歷史最高紀錄。

在該投票站內,多處設有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標識並向選民提供免洗洗手液,工作人員工作臺前均設有玻璃隔斷。選民在進入投票站後需與工作人員登記確認,之後可以選擇通過電子屏幕或者紙質選票進行投票。

剛剛走出投票站的莉亞娜認為醫保和抗疫是她選擇總統時最看重的議題。在莉亞娜看來,醫保應該是所有公民的“權利而不是特權”,“疫情當前醫保問題變得更為重要”。對於新冠疫情奪走美國20餘萬人生命,莉亞娜稱“是經歷過的最難過的事”。

在屬於大華盛頓地區的弗吉尼亞一個投票站,前來投票的私營業主約翰告訴記者,他認為“此次大選非常關鍵,將直接影響很多人的生活”。對他而言,關係到自身收入的經濟政策是他最關心的議題。“我有一家人要養,減稅增稅這類議題是我非常關注的。” 據中新社

舊金山人的憂慮與從容

沉寂數月的舊金山聯合廣場,在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前夕再次“喧鬧”了起來。

當地時間1日,電鋸切割膠合板以及電鑽打孔的聲音此起彼伏,讓路人彷彿置身於一片巨大的建築工地之中。不少商家的門窗已經被擋板完全封住,只留一扇小門供人進出。

數月前,明尼蘇達州白人警察涉嫌執法不當致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死亡而引發的抗議活動持續升級,這片舊金山最繁華的商區損失慘重,很多門店被洗劫一空。為應對投票日可能帶來的破壞行為,很多商家近日不得不再次封閉門窗。

數個街區之外,唐人街的小商鋪則多半是自家員工齊上陣,“就地取材”封門窗。

臨近下班時間,一家餅食鋪子的員工將展開的廢紙盒固定在鐵拉門內側的門窗上。南美裔烘焙師奧蘭多與記者攀談時表示,這些東西至少能擋住外人的視線,“有總比沒有強”。

對可能到來的不穩定狀況,普通舊金山市民也在採取行動。2日,好市多超市裡,購買衛生紙和飲用水的市民明顯增多。一家華人超市的收銀員告訴記者,這兩天,“人突然全都湧進來了”。

《舊金山紀事報》報道稱,毫無疑問,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已成為近代史上最分裂的大選之一。它給民眾帶來了巨大壓力,人們的擔憂不僅集中在誰將最終獲勝上,還集中在選舉之後,社會將迎來和平還是動亂。今年,選民們的焦慮形成空前高漲的投票熱情,參與提前投票的美國選民人數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 據中新社

>>多知道點

得選民票少也能當總統?美國選舉人團制度解析

在2016年的美國大選中,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比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少獲得將近300萬張普選票,但最終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

這種情況在美國曆史上並不是第一次出現,這一偏差從何而來?

一切要從美國總統大選“選舉人團”制度說起。

選舉人是什麼?

理論上,美國總統不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而是由選舉人團根據普選結果投票選出的,而選舉人團則由各州(包括華盛頓特區,下文同)的選舉人組成。

目前美國選舉人團共有538位選舉人,贏得超過半數(270票及以上)選舉人票者當選。如果沒有人獲得270張及以上選舉人票,則由國會眾議院進行投票選舉總統,這種情況在1824年曾發生過一次。此外,副總統也需要選舉人投票過半才能當選。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選舉人的姓名不會出現在選票上,選民投票時選擇的也是正副總統候選人。但美國選民在選舉日實際上是投票給候選人在本州相應的選舉人。

選舉人團制度中一項關鍵的原則是“贏者通吃”。按各州規定,除了緬因和內布拉斯加兩州外,其他48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的所有選舉人的票都要投給在本州普選中勝選的候選人。比如,2016年特朗普在佛羅里達州獲得的普選票比希拉里多出約1.2個百分點,因此他獲得了佛羅里達全部29張選舉人票。

各州選舉人人數不一,與其在國會的參議員(各州均有2個)和眾議員(根據各州人口確定)人數之和相等,因此每個州至少有3名選舉人。目前,加利福尼亞州擁有55個選舉人名額,在美國各州中數量最多;人口最少的幾個州則擁有3個選舉人名額;雖然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在國會參議院沒有代表,在眾議院也只有一名無投票權的議員,但也擁有3個選舉人名額。 據澎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