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後清朝社會人文歷史思潮變遷歷史紀實

導語:明代是中國歷史上最有骨氣的朝代。但在它之後的清代,又有什麼樣的變化呢?社會人文歷史思潮的變化又是怎樣的呢?

夷夏之變

清兵入關後,立刻宣稱得天下之於流寇而非朱明,厚葬崇禎皇帝,又定程朱理學為官學,四書五經為士人科考內容,這些都是為了確立滿清對中國本土統治的正當性,維護大一統天下秩序。雍正曾在《大義迷覺錄》中說過「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即滿人是夷狄,不用諱言,但夷不過是指某一方域,孟子也說過舜是東夷之人,文王是西夷之人,只要滿人接受了儒家倫理就是華夏,漢人如果不接受儒家倫理就是禽獸。

現在大清一統天下,儒生如果承認儒家倫理是普世的,那麼就應該接受儒家天下觀,將滿清當作華夏正統。

明末之後清朝社會人文歷史思潮變遷歷史紀實

圖一:清軍入關圖

雍正的說法雖然沒錯,但不得人心。清兵入關就大開殺戒,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留髮不留頭,民心盡失,並大興文字獄,所以民間知識分子雖然認同儒家倫理,但拒絕清廷的天下主義說辭。清代的思想學術系統是分裂的,民間思潮超越了天下觀,近代思想傳統和格致之學都很活躍,而佔據學術主流的考據學也有許多成果。

明末之後清朝社會人文歷史思潮變遷歷史紀實

圖二:金田起義

十九世紀中葉,在清廷內外交困之際,太平天國內亂起於內,西方列強進逼國門,出現了像曾國藩、左宗棠等一批篤信理學,又重經世致用的儒生,屬於試圖挽救清王朝於危亡的理學經世派。1895年甲午戰敗後,今文經學興起,清初形成的民間近代思想傳統和格致之學備受推崇,預示著中國二十世紀初的政治思想的鉅變。

明末之後清朝社會人文歷史思潮變遷歷史紀實

圖三:洋務運動主要人物

清代思想的演化趨勢

從晚明到清初,一方面是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爭論,另一方面是王朝更替,清兵入關,理學無法回應社會大變動,因此被民間儒生拋棄。在這種內外壓力之下,出現了經世之學和格致之學,同時,氣論哲學興起,破除了理學的形而上的天理層次,出現了以禮代理、經世致用的思潮,以及氣論哲學所構建出不同中國近代傳統思想的淵源。這一階段是思想最混亂也最活躍的時期。清初,清廷作為新興統治者為了維護大一統帝國,程朱理學被定為官方意識形態,而此時民間思潮和官方思想是對抗的。而當清廷進入太平盛世,對意識形態的需求減弱,明遺民及其思想逐漸被邊緣化,民間學術思想主流從經世致用走向考據學。考據學的考據對象是儒家經典,作為理解和鑑別經學工具的小學(指文字和版本的訓詁、音韻、校勘,而非今天的小學意思)得以高度發展,取得豐碩成果。而格致之學一方面吸收明末傳入的大量西方科技知識,另一方面對數學和天文歷算、博物、水文、地理、疆域等知識做出整理。

十八世紀後期,清王朝走過了盛世,十九世紀進入王朝晚期,內部問題是吏治腐敗和基層動盪,外部問題是西方現代商業和武力的強勢衝擊。這時考據學開始僵化,陷入瑣碎的狀態,今文經學開始復活。清代著名思想家魏源就曾說過,西漢以董仲舒為主的今文經學是最接近六經原意的,只有通過今文經才能接近聖人,才能明白孔子之道。雖然這也是今文經學試圖為僵化的官方意識形態注入某種活力,但可以看出中華文明的儒生的思考大框架仍然是道德,讀書修行的目的仍然是成為道德完備的聖人。什麼是"今文經學"?秦始皇焚書坑儒,儒學經典付之一炬,漢初找不到儒家經典了,只有讓口口相傳的儒生出來背誦默寫。


漢武帝時,據傳孔子舊宅出土了一批竹簡,用的是先秦的六國文字書寫的經書,叫《古文經》,解釋古文經的學問就叫'古文經學'。漢武帝時,今文經學大盛,一直到西漢末期,主張忠於原典的古文經學才開始壓倒今文經學。今文經學把孔子編寫的《春秋》視為為萬世立法的「元經」,用「微言大義」解經,為新興的大一統帝國的國家形態提供正當性論證。

「微言」即經典沒有寫或意思不明確之處,「大義」是揣摩、猜測聖人為什麼講這些言論,創造性地解釋經典。其實換句話也可以說就是也是借題發揮、斷章取義,就如同今日原教旨主義派基督徒或者穆斯林,盲目信仰《聖經》或者《古蘭經》,凡事都從中尋找依據。但在當時對於新生的漢王朝來說,又的確起到了構建統治正當性的作用。而隨著漢帝國的穩固,今文經學漸漸不敵於更加忠於原典的古文經學。在歷史上,今文經學只興盛與兩個朝代,一個是西漢中前期,另一個是晚期。

西漢是家國同構的大一統帝國形成的初期,而晚清是中國傳統社會面對西方現代文明劇烈的衝擊,兩者都處於社會的大轉型期。每當出現這種情況,儒生們就會用「微言大義」的方式重新解釋經典,推導出原來經典中沒有講過的新制度,以響應社會大轉型的劇變。這大概也可以稱為是讓「經典」不斷煥發新生機和活力、面對日新月異的挑戰的一種方式吧。

當清朝內外交困的局面日益嚴重時,經世致用思潮再次興起,明末和清末先後出現了兩部標誌性的大型經世文編,一部是明末陳子龍主編的《皇明經世文編》,在清代被列為禁書;

另一部是清末魏源和賀長齡編的《皇朝經世文編》,該文集分為學術、治體、吏政、戶政、禮政、兵政、刑政、工政八類,以推動經世致用思潮。

晚清思想的變化

1839年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十九世紀五十年代爆發太平天國運動,佔領了最富裕的長江下游幾個省區。在動亂中,清朝不得不向漢臣開放地方軍事和民政的事權,以曾國藩、胡林翼、李鴻章等為代表的理學經世派登上歷史舞臺。理學經世派有兩個特點,第一是特別重視「經濟」,強調務實和應變,注重實戰知識和技術;第二是他們信仰官方意識形態,具有忠君愛國和匡時濟世的抱負。當太平軍打敗清廷官兵時,在清廷授權下,曾國藩等儒臣以維護儒家道義為己任,馬上自籌資金和兵源,自組軍隊、練兵打仗,長期與太平軍苦戰,但在攻下南京後,曾國藩就自動解散了十二萬湘軍的主要部分。

明末之後清朝社會人文歷史思潮變遷歷史紀實

圖四:湘軍創始人曾國藩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清廷開始了經世致用思想指導下的洋務運動,應對外來衝擊。1895年甲午戰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失敗,此後維新思潮興起,今文經學凸顯出來,康有為正是以今文經學作為推動戊戌變法的理論根據。1895年甲午戰敗和1900年庚子事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令中國思想界再一次經歷了猶如明末清初那樣的大沖擊,也帶來了大覺醒。在十九世紀全球現代民族國家崛起的過程中,清廷所有的應對舉措通通失敗了。

明末之後清朝社會人文歷史思潮變遷歷史紀實

圖五: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城

儒學把家作為社會組織的基本細胞,在家國同構這樣的一種社會組織方式中,國家和社會的動員能力有限,缺乏工業化能力,無法抵抗來自民族國家的入侵。1900年夏天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次年尚在外逃的慈禧太厚以光緒名義,頒罪己詔,開始推行全方位改革的新政。清廷為了推行新政,不得不以中西二分的二元論為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把價值系統分為公和私兩個不同領域,在公領域學習和引進西方現代價值和現代政治、經濟制度,而儒家倫理則退到私領域,仍然作為君權和父權的根據。

結語:在華夏大地上,只有在「道德」這一大框架內,符合道德論證的意識形態,才能為政治權力和社會秩序提供正當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