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后清朝社会人文历史思潮变迁历史纪实

导语: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但在它之后的清代,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社会人文历史思潮的变化又是怎样的呢?

夷夏之变

清兵入关后,立刻宣称得天下之于流寇而非朱明,厚葬崇祯皇帝,又定程朱理学为官学,四书五经为士人科考内容,这些都是为了确立满清对中国本土统治的正当性,维护大一统天下秩序。雍正曾在《大义迷觉录》中说过「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即满人是夷狄,不用讳言,但夷不过是指某一方域,孟子也说过舜是东夷之人,文王是西夷之人,只要满人接受了儒家伦理就是华夏,汉人如果不接受儒家伦理就是禽兽。

现在大清一统天下,儒生如果承认儒家伦理是普世的,那么就应该接受儒家天下观,将满清当作华夏正统。

明末之后清朝社会人文历史思潮变迁历史纪实

图一:清军入关图

雍正的说法虽然没错,但不得人心。清兵入关就大开杀戒,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留发不留头,民心尽失,并大兴文字狱,所以民间知识分子虽然认同儒家伦理,但拒绝清廷的天下主义说辞。清代的思想学术系统是分裂的,民间思潮超越了天下观,近代思想传统和格致之学都很活跃,而占据学术主流的考据学也有许多成果。

明末之后清朝社会人文历史思潮变迁历史纪实

图二:金田起义

十九世纪中叶,在清廷内外交困之际,太平天国内乱起于内,西方列强进逼国门,出现了像曾国藩、左宗棠等一批笃信理学,又重经世致用的儒生,属于试图挽救清王朝于危亡的理学经世派。1895年甲午战败后,今文经学兴起,清初形成的民间近代思想传统和格致之学备受推崇,预示着中国二十世纪初的政治思想的巨变。

明末之后清朝社会人文历史思潮变迁历史纪实

图三:洋务运动主要人物

清代思想的演化趋势

从晚明到清初,一方面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争论,另一方面是王朝更替,清兵入关,理学无法回应社会大变动,因此被民间儒生抛弃。在这种内外压力之下,出现了经世之学和格致之学,同时,气论哲学兴起,破除了理学的形而上的天理层次,出现了以礼代理、经世致用的思潮,以及气论哲学所构建出不同中国近代传统思想的渊源。这一阶段是思想最混乱也最活跃的时期。清初,清廷作为新兴统治者为了维护大一统帝国,程朱理学被定为官方意识形态,而此时民间思潮和官方思想是对抗的。而当清廷进入太平盛世,对意识形态的需求减弱,明遗民及其思想逐渐被边缘化,民间学术思想主流从经世致用走向考据学。考据学的考据对象是儒家经典,作为理解和鉴别经学工具的小学(指文字和版本的训诂、音韵、校勘,而非今天的小学意思)得以高度发展,取得丰硕成果。而格致之学一方面吸收明末传入的大量西方科技知识,另一方面对数学和天文历算、博物、水文、地理、疆域等知识做出整理。

十八世纪后期,清王朝走过了盛世,十九世纪进入王朝晚期,内部问题是吏治腐败和基层动荡,外部问题是西方现代商业和武力的强势冲击。这时考据学开始僵化,陷入琐碎的状态,今文经学开始复活。清代著名思想家魏源就曾说过,西汉以董仲舒为主的今文经学是最接近六经原意的,只有通过今文经才能接近圣人,才能明白孔子之道。虽然这也是今文经学试图为僵化的官方意识形态注入某种活力,但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儒生的思考大框架仍然是道德,读书修行的目的仍然是成为道德完备的圣人。什么是"今文经学"?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学经典付之一炬,汉初找不到儒家经典了,只有让口口相传的儒生出来背诵默写。


汉武帝时,据传孔子旧宅出土了一批竹简,用的是先秦的六国文字书写的经书,叫《古文经》,解释古文经的学问就叫'古文经学'。汉武帝时,今文经学大盛,一直到西汉末期,主张忠于原典的古文经学才开始压倒今文经学。今文经学把孔子编写的《春秋》视为为万世立法的「元经」,用「微言大义」解经,为新兴的大一统帝国的国家形态提供正当性论证。

「微言」即经典没有写或意思不明确之处,「大义」是揣摩、猜测圣人为什么讲这些言论,创造性地解释经典。其实换句话也可以说就是也是借题发挥、断章取义,就如同今日原教旨主义派基督徒或者穆斯林,盲目信仰《圣经》或者《古兰经》,凡事都从中寻找依据。但在当时对于新生的汉王朝来说,又的确起到了构建统治正当性的作用。而随着汉帝国的稳固,今文经学渐渐不敌于更加忠于原典的古文经学。在历史上,今文经学只兴盛与两个朝代,一个是西汉中前期,另一个是晚期。

西汉是家国同构的大一统帝国形成的初期,而晚清是中国传统社会面对西方现代文明剧烈的冲击,两者都处于社会的大转型期。每当出现这种情况,儒生们就会用「微言大义」的方式重新解释经典,推导出原来经典中没有讲过的新制度,以响应社会大转型的剧变。这大概也可以称为是让「经典」不断焕发新生机和活力、面对日新月异的挑战的一种方式吧。

当清朝内外交困的局面日益严重时,经世致用思潮再次兴起,明末和清末先后出现了两部标志性的大型经世文编,一部是明末陈子龙主编的《皇明经世文编》,在清代被列为禁书;

另一部是清末魏源和贺长龄编的《皇朝经世文编》,该文集分为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八类,以推动经世致用思潮。

晚清思想的变化

1839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占领了最富裕的长江下游几个省区。在动乱中,清朝不得不向汉臣开放地方军事和民政的事权,以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等为代表的理学经世派登上历史舞台。理学经世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特别重视「经济」,强调务实和应变,注重实战知识和技术;第二是他们信仰官方意识形态,具有忠君爱国和匡时济世的抱负。当太平军打败清廷官兵时,在清廷授权下,曾国藩等儒臣以维护儒家道义为己任,马上自筹资金和兵源,自组军队、练兵打仗,长期与太平军苦战,但在攻下南京后,曾国藩就自动解散了十二万湘军的主要部分。

明末之后清朝社会人文历史思潮变迁历史纪实

图四:湘军创始人曾国藩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廷开始了经世致用思想指导下的洋务运动,应对外来冲击。1895年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此后维新思潮兴起,今文经学凸显出来,康有为正是以今文经学作为推动戊戌变法的理论根据。1895年甲午战败和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令中国思想界再一次经历了犹如明末清初那样的大冲击,也带来了大觉醒。在十九世纪全球现代民族国家崛起的过程中,清廷所有的应对举措通通失败了。

明末之后清朝社会人文历史思潮变迁历史纪实

图五: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

儒学把家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细胞,在家国同构这样的一种社会组织方式中,国家和社会的动员能力有限,缺乏工业化能力,无法抵抗来自民族国家的入侵。1900年夏天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次年尚在外逃的慈禧太厚以光绪名义,颁罪己诏,开始推行全方位改革的新政。清廷为了推行新政,不得不以中西二分的二元论为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把价值系统分为公和私两个不同领域,在公领域学习和引进西方现代价值和现代政治、经济制度,而儒家伦理则退到私领域,仍然作为君权和父权的根据。

结语:在华夏大地上,只有在「道德」这一大框架内,符合道德论证的意识形态,才能为政治权力和社会秩序提供正当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