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並不是簡單意義的占卜之書,它是真正意義上的最豐富的哲學經典。單從 "生"和"生命"方面,我們會發現諸多的哲學闡釋。不過,無論從哪方面闡釋,它都離不開 天地之道這一核心思想。天地之道,乃宇宙之道。宇宙,生生不息,這就是周易關於生和生命的內核。
一、生和生命是一種美的存在
《周易》的生命態度是宇宙之道的表現,其根基是創生,其核心是生生不息。
它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境界。
所謂境界,本身具有審美的屬性。萬物生,萬物美;沒有生,所謂美,不復存在。花為什麼美?那是因為它由生而綻放。很多人為什麼越長越漂亮?那是因為生和長,更多部分從大自然中汲取了美的營養。
人死後,他那張臉,沒人會認為比活著的時候好看。
由周易的生之美,延伸到更多,比如《周易》的"象"其實也是一種"形象",一種符號。
《周易》本來是一部很抽象的書,它通過卦爻象和卦爻辭的"圖文"結合,賦予了哲理概念或定義具有美的屬性。
不難看出,周易將美賦予到生、生命和一切的存在。由此推論,只有生,就有美。
我們再來看,《彖》曰: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雲行雨施,品物流行。
大明始終,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和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乾·彖》)
《坤·彖》說:
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
坤厚載物,德合無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牡馬地類,行地無疆,柔順利貞。
認真品讀《周易》以上原文,不難發現其蘊含著更多的美。
《周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生"之為"美",生之為"德",這是天地之道德,天地之品質,天地之境界。生生之德也是生命價值的基礎。
人要從"天"中得到更多更多的悟性,《周易》說:"天地變化,聖人效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如此,人達到了天地之德和天地之境界,奮鬥有力量,人生有希望,世界更美好。
二、萬物均為陰和陽相通而滋生
然而,生也不易,會很艱難,正像《屯》所說:
"屯,剛柔始交而難生。"
生之難,更說明生之珍貴。這啟示我們,要珍愛生命,並不斷創造,創造更具有生命力的事物,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生命有價值,說明在這個世界沒白來一趟,人都有這樣的願景。然而,如何有價值?這才是重點。價值如何而來?它是創造出來的,所以,善於創造,有創造力,是最美的生命,也是最有價值的生命。
"生"是一個富有變化和變易的動態過程,它不斷地創生著新的生命。
《周易》的生命態度是生生不已中的變易。生,是一種頑強的態度,也是一種至美的精神。
生,就是要有一種勇於超越、勇於突破和勇於創新的精神。這符合《周易》天人合一的哲學邏輯思想。
元亨利貞被《周易》定義為宇宙生命的邏輯要素。遵循天人合一規律,積極尋求生的價值和意義,並效法元亨利貞,這種"生"必然是最高貴、最完美的。我們追求生命之美,世界就會贏得"萬國咸寧"。
生,是自然規律;生生,是自然生態建設的基礎條件。我們必須尊重自然、保護自然。《周易》揭示的事物變化規律和方向是啟示我們建設一個更加生態、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借鑑。
《周易》之"生生"說,具有創生希望、創造美好、創新未來的意義,人類作為萬物最具有靈性和創造的能動主體,本身更應具有"天道"的品質和擔當的使命,遵循天道之"生生",按照人性的意識邏輯將個人或群體置於"生生"的發展軌跡中,是我們締造美好世界的生命邏輯。
三、如何踐行生生之道
生生,為天之道;於人,如何踐行呢?
其實,《周易》裡邊已經有所介紹。
《遁·彖傳》說:"剛當位而應,與時行也。"
九五《卦辭》說:"嘉遁,貞吉。"
《艮·彖傳》說:"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以上所言均告訴我們在對待和處理"生生"的問題上應當注重適時、適中、時中,也就是要循著事物發展規律,選擇最"時中"、最合適的時機創生。比如,一項新的制度或政策的出臺,要"生生",切不可說風就是雨,操之過急,要認真調查研究,不斷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科學論證,反覆論證,確實覺得可行,方可出臺。
《繫辭傳上》說:"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
這說明,生生要日新月異,這和"時止則止,時行則行"並不矛盾。前者是說生生的一種態度,一種願景;後者則是說,生生必須找準時機,不能盲目。畢竟,人效法的是天地的精神和胸懷,追求的是天人合一,這是一種理念,一種精神品質。
《乾卦·象傳》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不就是天之晝夜不息地"運行",人當效法其精神,也要自強不息嗎?
同理,《乾卦·文言》說:"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乾卦之元,之亨,之利,之貞,作為象徵天之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則分別代表著仁、禮、義、智。這就是人與自然的相和、相融。
《坤卦·象傳》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就是提醒人們,要學習大地一樣的厚重的胸懷和德性,能包容一切,能承載一切。
如果人類有智慧可言,那麼《周易》,應該是唯一的智慧寶典。
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而在21世紀看來,《易經》甚至是超科學的存在。
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西方的科學家很震驚地發現,中國的《易經》64卦爻象圖與《遺傳密碼》有著驚人的一致性,直接再現了生命的本質;易經的科學性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1697年12月,萊布尼茲寫信給法國傳教士白晉,闡明瞭自己的二進制觀點,並且希望對方將它推薦給康熙皇帝,但收到的回信令他大吃一驚。
白晉在信中說:“你不應該把二進制視為一門新科學,因為中國的伏羲早已發明了。
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海森堡、波爾、楊振寧、李政道,都曾公開聲稱受到《周易》的啟示。上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14項重大科研成果中,有12項和《周易》脫離不了關係。
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博士在他的鉅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盛讚古代中國是“世界文明的搖籃”,並將《周易》稱為“萬有概念寶庫”。
對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暗藏著更高深的智慧。
《易經》一共64卦,
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針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推演你的每一種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當你身處逆境時,《乾》《坤》兩卦告訴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再如《小蓄》卦為你指引了如何進入高端社交圈子,拓展人脈資源;
旅遊參觀時想起《頤》卦,你就能理解頤和園的含義和陰陽圖結構;
與人交往時,《周易》表揚為主的方法,啟示你高情商說話的藝術。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教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每選對一次,成功幾率放大10倍、20倍。
九月身邊的朋友經常會跟我抱怨,說《周易》全篇都是古文,艱深晦澀,感覺像是在看天書一樣。
因此,遇到這種問題我總是向他們推薦讓自己受益匪淺的這個全注全譯版本的《圖解大全》。
很多人向我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
讀它,不是乾巴巴的註解、說教,而是會聯繫生活,還用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它從五行、天干、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周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 ,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你不必花費力氣啃文言文,也不用具備易學專業知識,僅僅閱讀它就能輕鬆入門讀懂《周易》,掌握精髓。
如果有一樣苦惱的朋友,也可以選擇這個版本的《圖解易經》來讀讀看。
知名企業家:馬雲曾多次公開表示,自己的成功得益於比常人更早讀《周易》。他還認為,職場人都該去《周易》裡拜拜師。
如果說一生只讀一本書,那麼我的唯一選擇便是周易。
一本僅需要56塊錢,就是一頓飯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