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玄武門之變,看李淵與李建成、李世民之間父子關係變化怎麼了?

引言:

太子李建成和兄弟李元吉,挾持唐高祖,奪得皇儲地位,史稱此事為“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作為一代傑出封建政治家、開創大唐帝國新氣象的創業之君 ,又幹了弒兄逼父為禮法所不容之事。這樣一位集君子 與小人與一身的複雜歷史人物,他必然不會疏忽身後之事,他也肯定懼怕自己的痕跡被記錄史冊,傳之後世。

從玄武門之變,看李淵與李建成、李世民之間父子關係變化怎麼了?

貞觀十三年,李世民問褚遂良: “卿比知起居,書何等事?大抵於人君得觀見 否?遂良曰:庶己人 主不為非法,聞帝 王躬 自觀史。太宗曰:朕有不善 ,卿必記耶?遂良曰:臣聞守道不如守官,臣職當載筆,何不書之 ?”

這段頗為精彩且意味深長的對話,真實的再現了李世民內心的擔憂。後來,李世民又向房玄齡表達了相同的願望,在含蓄的解釋了自己想要觀史的堂皇理由之後,不容分說的要房玄齡 “撰錄進來”,房不敢怠慢,誠惶誠恐之餘。急忙與其他史官 “刪略國史為編年體,撰高祖、太宗 《實錄》各二十卷,表上之”。

從玄武門之變,看李淵與李建成、李世民之間父子關係變化怎麼了?

01李世民的奪權陰謀

李世民是玄武門之變的勝利者 ,為唐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且又經營出一番貞觀之治的泱泱大氣象,那麼是唐太宗事實真的是這樣完美的一個人傑嗎?恐怕不然,在這個玄武門之變一事上便暴露出其政治陰謀家的一面來。其實李世民謀奪皇位繼承權的圖謀早已有之,在唐朝建立和統一的過程中,李世民作為主帥之一 ,不僅擁有眾多的謀臣猛將,而且樹立了以洛陽為中心的地方勢力,隨著其權勢的增長,奪取皇位繼承權的野心也不斷膨脹,其有預謀的奪權行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第一,網羅人才,圖謀皇位。唐朝建立後,李建成被立為太子,李世民被封為秦王、尚書令,隨著唐政權的穩固,李世民在平滅薛舉集團後又被封為太尉,持節陝東道大行臺,擁有軍政大權,勢力龐大,開始為奪取皇位做準備,突出的表現就是網羅人才。當時,唐王朝初建,人才缺乏,秦王府許多文武官員被調到別處為官,這使李世民感到很不安。如果李世民只想當一個藩王,那麼有王佐之才的杜如晦確實沒什麼大的用處 ,但是,想要奪取皇位,統領天下,缺乏杜如晦這樣的人才是不行的。

第二,加強地方經營,樹立以洛陽為中心的地方勢力;並爭取王公大臣的支持。第三,接受文武 臣僚建議,加緊政變準備。李世民的文武臣僚是深知其心意的,他們的言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對於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做了充分準備的。李世民知道,直接向李建成的東富進攻 ,成功的可能性不大,而利用上朝的時機 ,採取突然襲擊的方法,可一舉成功,況且把守玄武門的是已經被他買通的常何等人。精良的武裝是李世民準備活動的另一方面,政變前,尉遲敬德精心挑選了八百人的武裝力量 。

從玄武門之變,看李淵與李建成、李世民之間父子關係變化怎麼了?

02李淵的尷尬中立

李淵世襲唐國公,任太原留守,執掌軍政大權 。他見隋朝已無可挽救,便率部從太原起兵,南下佔據長安及渭水一帶。其實李淵決不是庸碌之輩,而是一個有政治遠見和軍事才能的開國君 主。唐 高祖李淵雄才大略,多謀善斷 。

按理說,精明有為如李淵,在處理皇位傳繼之事上也該表現出慣有的作風和特點。事實上李淵對諸子交惡的覺察是很早的,同時也是很清楚的。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交惡之緣由便是爭奪皇位。從實際情況看,建成 、世民兩人均具備繼承皇位的資格和能力,建成是嫡長子,而世民軍功卓越 ,兩人都有立為太子的道理。問題之棘手便在於此 。

再說,經過為時不斷的醞釀和力量積蓄,雙方都已羽毛豐滿,形成氣候 :一是出現了秦王 、宮府兩個強大的軍政集團及私人武裝 ;二是因為雙方在朝廷各樹黨友,朝臣各附一方,牽一髮而動全身。由於建成、世民的水火之勢,李淵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採取了一個措施:就是暖昧中立,靜觀其變,伺既成事實發生後予以認可。

實踐證明,李淵在解決這一棘手而又敏感問題上的態度是高明的,選擇是明智 的。這樣做雖屬不得已,但卻是唯一的和明智的。不管哪方作為勝利者,堅持中立的李淵晚年都會有個理想歸宿,他稍偏建成,建成必然盡心待父,即使李世民勝利 了,以其舉世無匹的勳績以及平日的聲望地位 ,朝臣也易接受。事實上,李世民即位後,對待太上皇李淵的生活確實很是關心,使其雖無大權 ,卻可以安度晚年。

從玄武門之變,看李淵與李建成、李世民之間父子關係變化怎麼了?

03李建成的無奈收場

對李建成其人應該有一個正確的估計。歷來史書所載之建成,陰險狡詐,好色貪功,與襟懷磊落 、英明神武的李世民站在 一起 ,不得不讓人慶幸登上帝位開創 大唐盛世沒有所託匪人。然而透 過歷史的重重黑幕,我們可以隱約看到,李建成與上述形象是有很大距離的。

李淵晉陽起兵之後,李建成西渡黃河,攻克長安,又與竇建德相持,沒有讓當時氣勢正盛的夏軍逼近太原,軍功與李世民相比,毫不遜色。即便說李世民更善用奇兵,有虎牢一戰的經典戰例,也不 能肯定李建成的用兵能力就 比李世民差多少。因為在歷史上,在宮闈之戰中敗北的人即使有再經典的戰例,大多也不會被詳盡地記入史書,頂多說上一句 “建成納計 ,乃克長安”。

李建成無論是在正史中,還是在稗史小說中,均以陰謀家身份出現,然而其陰謀卻屢屢失敗,讓人懷疑他究竟是否窩裡斗的料。難道只要有一個雄才大略野 心勃勃的弟弟 ,兄長的位置就要危乎其哉了。這大概不是偶然,身為嫡長子 ,總有 “居 安不能思危 ” 的傾 向。

相反,李世民卻 因一句 “居安思危 ”而突然動容。那麼,誰會在這場權力鬥爭中縱橫不倒也就不言而喻了。由此再來看李世民其人,正史 中的李世民對於李建成和李元吉,可謂一忍再忍,直至忍無可忍,是忠義孝悌的道德典範,儼然內聖外王。

從玄武門之變,看李淵與李建成、李世民之間父子關係變化怎麼了?

總結:

李世民並非像唐史 中所 書那樣至聖至賢 ,而是也曾做過不少見不得人的事 的,而且他也有勞民傷財,徵高麗而無功而返的敗筆。至於唐高祖,開創有唐一朝,卻未能將皇位坐到底,沒能將家事處理的完美,不過幸而能在兒子李世民發動政變之後仍可度過一個安然的晚年,也足見他之前 作為之精明。玄武門之變中最大 的失敗者是李建成,不但本來屬於自己的皇位繼承權被奪,連自身也被敵人所殺。雖然他自身也有相當的才幹,卻由於各種原因,最終在皇儲爭奪戰中被判出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