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哪些“氣象印記”?

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哪些“氣象印記”?
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哪些“氣象印記”?
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哪些“氣象印記”?

《詩經•幽風•七月》中說“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講的是天氣變化,而記錄氣象、推算節氣、這些工作從古延續至今。

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哪些“氣象印記”?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

留下了多少氣象符號?

它們是怎麼一代代傳承下來的?

讓我們一起來探尋~

甲骨文上的“氣象符號”

我國最早有關文字記載的氣象觀測方面原始檔案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經研究發現,殷墟甲骨文卜辭中不但有天文、氣象、物象等觀測文字,還有天氣的預測和實況記載。從1936年出土的殷虛卜辭進行研究表明:公元前1217年中國不僅已作出10天的天氣預報,而且還有連續10天的天氣預測和實況記錄。

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哪些“氣象印記”?

圭表

很早以前,先民發現影子的變化有一定規律。於是便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來觀察影子的變化,逐漸形成圭與表,用來度量太陽照射表時所投影子長短。周朝時先民已能立表定向,實際上或可推至更早時期。

圭表初期形式為木杆或為石柱,可以用來定方向、節氣、時刻、地域等。以表影長度確定節氣,是圭表在曆法制定中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圭表不僅可以用來制定節令,而且還可以用來在曆書中排出未來的陽曆年以及二十四個節令的日期,作為指導漢族勞動人民農事活動的重要依據。

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哪些“氣象印記”?

日晷

圭表逐漸發展成日晷,又稱“日規”,古代的計時儀器。日晷本義是指日影,是使用太陽的位置來測量時間的一種設備,主要由一根投射太陽陰影的指標、承受指標投影的投影面 (即晷面) 和晷面上的刻度線組成。

最常見的設計,也就是最普通的,就是所謂的庭園日晷,讓日影投射在一個標有時刻的平面上,當太陽移動時,影子所指示的時間也將跟著變動。其實,日晷可以設計在任何物體的表面上,讓固定的指針產生陰影來測量時間。

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哪些“氣象印記”?
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哪些“氣象印記”?

《六韜》

對“二十四節氣”產生影響的,還有古代氣象學家呂尚。呂尚是中國古代有文獻可考的軍事氣象大家,著有《六韜》,充分論述了軍事統帥指揮和戰法戰術都要利用氣象環境和天氣變化。他創造了“三十節氣”系統,即太公古法,為秦漢時代“二十四節氣”定型起到引導作用。

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哪些“氣象印記”?

《六韜》對後世有重大影響,張良、劉備、諸葛亮、孫權等軍事家都非常重視此書。歷史典故“草船借箭”便運用了天氣優勢,大霧天氣導致敵人不敢貿然出兵,利用風向——逆風而來順風而去,敵人不能及時阻截,從敵人手中帶回十萬多支箭。

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哪些“氣象印記”?

《夢溪筆談》

作者為北宋翰林學士沈括。沈括精通天文氣象,善於預測天氣演變,對氣候變遷有所研究,還用各地古生物化石說明滄海桑田的地理變化,推斷地質和古氣候變遷。曾對虹霓、蜃樓等大氣光現象做過科學解釋。

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哪些“氣象印記”?

相風鳥

古人為了測風,還做出過不少發明。例如東漢時期,張衡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風向儀——相風銅烏,安裝在“靈臺”上使用。經過多次改造後,這種儀器變得越來越靈敏,小風來了也可以轉動。魏晉南北朝時候,人們則改用輕便的木頭來製造相風銅烏,這擴大了它的使用範圍,無論是城牆、庭院,還是旅途中的舟車,都可以用它來測風。

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哪些“氣象印記”?

觀象臺

明清時期,建有“觀象臺”,進行氣象觀測,其中有著名的北京觀象臺和南京雞鳴山觀象臺。早在公元1279年(元十六年),天文學家王恂、郭守敬等在今建國門觀象臺北側建立了一座司天臺,成為北京古觀象臺最早的溯源。明朝建立後,於1442年在元大都城牆東南角樓舊址上修建觀星臺,放置了渾儀、簡儀、渾象等天文儀器,並在城牆下建紫微殿等房屋,後又增修晷影堂。

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哪些“氣象印記”?

天氣變化

對人們的生產生活

向來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儘管古代的觀測技術

不如現代發達

但正是這份不斷探索的精神

一直指引著我們前行

氣象領域的探索

還要走很長的路

多多關注氣象知識

瞭解天氣變化

為天氣預測技術不斷完善

持續努力!

中華五千年,歷史長河中留下哪些“氣象印記”?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參考資料:中國氣象報、《生命與災害》、地球知識局

策劃編輯:趙寧

審核:段昊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