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为写毛笔怎样执笔才是正确的?写行草楷执笔都一样吗?

翰墨书法艺术


楷书还是五指执笔比较好,可用按,压,钩,顶,抵五个字来表述。母指和食指压住笔杆,就是笔杆在食指的第一道横纹处,或略前一些,和母指内外配合约束住笔管,把笔拿稳,用中指的第一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杆的外侧,辅助食指的力量,用无名指指甲根部顶住笔杆,因为无名指的力量较小,不能单独顶住中指的压力,小指还得邦着无名指,衬托在它的下面,以增加无名指的力量。有人说这样执笔太难受,不好看,没有用三个指头捏着好看,舒服,但是写长竖的时候往往向左斜,就是指笔不正确的结果。这里我说的是楷书枕腕指笔法,这样执笔写楷书还是比较稳定的。但还有多种执笔法,书写的时候可以根据你的习惯灵活运用就是了。写楷,行,草一般指法是不一样的。有不当之处请指导。


刘云兵欧楷创作


这是因了我们写字有大有小的不同情况而转移的。写小字就主要靠手指,不用悬腕也可以,要用手指灵活写大字,不悬腕就不行,要要写榜书,不但要悬腕,而且还要悬肘,所以,执笔的方法就不一样了,这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我们所说的一般的执笔,主要是“五指执笔法”,所以一般执笔都是用“按、压、钩、顶、抵”来执笔的。这个执笔方法是我们明清以来总结出来的执笔方法。

  • 郎世宁绘画中的乾隆坐姿五指悬腕执笔,这是画家准确描写了乾隆准写字的状态

清代乾隆年间包世臣对执笔方法非常讲究,著书立说,认为“五指执笔法”,五个手指应该散开,“五指齐力”是“万毫齐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指力有轻重,则毫力必不能齐,因五指力不齐,则万毫之力,亦有参差,故而不能将笔力贯注,无法全身力到。包世成执笔的方法,不知道他要写的是大字还是小字,如果是写小字,为什么小小的一只毛笔还要全身贯力,那不是杀鸡要用宰牛刀吗?

何绍基用回腕执笔法。即虎口向上,掌心向胸,五指对胸,指端执管,腕肘俱悬。被启功嘲笑为“猪蹄法”。这些执笔法,跟我们今天的“五指执笔法”还都不太一样。

看看虽然都叫五指执笔法。但是也是因人而异,各有各的使用方法。

我们不能把书法家个人的喜好跟普遍的书法教育看成是一回事儿。所以尽管他们都是一些书法大师,未必他们的执笔方法就完全适合于大众,再说哪一个人写什么字写什么书法,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执笔方法。

  • 宋代绘画作品中的立姿三指悬肘执笔法

比如说,我们初学书法的时候,可能要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固定的使用一种执笔方法。例如现在学校书法启蒙,执笔方法都是用五指执笔方法。

但是当你学成了之后,也可以用三指执笔方法,也可以用抓笔方法,总而言之,要根据不同的写字情景和自己的方便而定。

所以在这里,我就觉得到底你是要找一个普遍的执笔方法,还是要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我想我们还是分两步走。

第一步,我们初学书法的时候,就按照老师教我们的。用五指执笔方法完全足够我们学习书法。

第二步,等到我们有了一定的书法技能之后,我们可以看一看历史上的书法家或者历朝历代的执笔方法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如果适合自己,完全可以择善而从。

根据现代人的考证以及历史的记载和绘画作品的描绘,魏晋时期执笔方法是悬肘三指或者二指的执笔方法,具体说,跟我们现在比较很随意的钢笔或者铅笔的执笔方法没有任何区别。

这种执笔方法也叫单钩执笔,或者叫三指执笔方法,是传统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唐代以后就不太实用了,因为晋唐时代,我们已经有了几案这样一些供写字的桌案。所以,从唐代以后,执笔方法基本上跟我们今天的五指执笔方法差不多。

  • 现代书法家林散之先生坐姿三指悬肘执笔

那么执笔方法跟我们写好字有没有什么影响呢?我个人认为影响不是很大。

我们无论怎样的执笔,最重要的是要善于用笔,把笔画和结构写好,这是我们选择执笔的目的,所以说,执笔方法是为写好字服务的,绝对要服从写好字这样个硬指标。

那么到底执笔方法,是不是因为要写楷书,用一种执笔,写行书、草书又是一种或者两种执笔方法呢?我个人认为,你用哪一种执笔方法都可以写任何一种字体,而且都会写得很随心很容易,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小字不可能一定要悬肘,但是写大字一定要悬肘,这就是执笔方法上的重要区别,其它没有任何太大的差别。

  • 宋代用二指悬腕坐姿的写字绘画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无论是悬肘、悬腕还是枕腕。指法都可以因人而异,即二指、三指、四指、五指都可以自由选择。条件就是我们要正确的驾驭用笔。

执笔和用笔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执笔可以不同,但是要达到笔法的效果,你最后的用笔方法还是一样的。不是因为说你的执笔方法不一样了,用笔就不一样了。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搞清楚。

我们从用笔操作法的规律来看。什么样的用笔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笔法结果,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我们学习书法,临摹古代的字帖,你要想达到古人的那种笔法效果,尽管我们的执笔方法和古人的执笔方法可能不一样,但是只要我们的用笔方法正确,完全可以和古人写的一模一样。这就是什么样的用地,达到什么样效果的原理。所以执笔方法跟用笔没有直接的关系。

传为南唐后主李煜在《书述》中首次提出执笔的“七字法”:“压、钩、揭、抵、拒、导、送

“的记载,我们可以把“七字法”看作是五指执笔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说明,最晚在晚唐时代,已经出现了五指执笔方法。

  • 东晋绘画作品《女史箴图》中的女史书写状态,执笔方法在三指五指之间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书法的执笔作了大量考证,认为汉代是一种执笔方法,晋代是一种执笔方法,唐代又是一种执笔方法,“五指执笔方法”近代现代才提出来的,甚至不超过50年。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没有太可靠的依据。

例如,很多人拿出的汉代的雕刻,魏晋时期的绘画中的执笔来作证,其实他们拿出的那些绘画作品,有的绘画作品刻画是书写状态的执笔,有些绘画描写的执笔并不属于书写状态,而是非书写状态的执笔。

执笔不等于写字,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我们一般的执笔方法是有区别的,这是一个非常清楚问题,值得我们考虑。

第二个问题是,有些绘画作品到底描写的是不是真实的一种执笔方法?

第三,古代绘画作品到底是出于写实还是误写真实图景?这个也是值得我们要对古代绘画作品推敲的地方。因为我们知道,写字要讲究速度,同时要讲究舒适度,如果不考虑这两个因素,那么执笔方法就等于零了。

  • 五代绘画作品《文苑图》中的执笔是非书写状态

因为执笔方法也是一种技工操作方法,我们大家都知道,劳动的操作方法,必须要有利于效率,这就必须要符合技工操作规律。也就是说,我们要做事情要有正确的操作方法。

从甲骨文时代使用毛笔到汉代有接近1000年的历史,在这么长的历史当中,难道我们不能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方法吗?

所以,对各种执笔方法,我们还是要反复的来推敲,究竟是不是有利于我们书写的速度和舒适度,这是我们写字执笔方法的重要依据。

所以,我们前面也说过,执笔方法是为写字服务的,最终要把字的效果写出来,所以我们不要认为有些人从古代的图画里面找出“依据”,就认为有些执笔方法是那个时代的普遍方法,其实未必,每一个时代不同的人,写字都是有自己的一套执笔方法的,但是再怎么有这样那样的差别,他也无法超越三指执笔方法和五指执笔方法这样一个范围。我们正确的认识了古代图画中的执笔方法,就不会觉得古代人之比真的是有千奇百怪的各种方法。

毛笔是与中国汉字几乎同时诞生的书写工具。据考证,甲骨文时代已经使用毛笔写字了。那么,那个时代的毛笔是怎么用的呢?也就是说,甲骨文时代的写字执笔方法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也无外乎就是三指五指执笔方法。

  • 宋代李公麟绘画作品中的磨墨和执笔书写状态

为了把书法艺术搞上去,现代有些人喜欢在执笔上做文章,好像字写不好,是由于执笔不对。

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字写的好还是不好,是我们用笔的问题,用笔和执笔之间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你不能说我的执笔对了,我的字就一定写好了,没有这样的道理。

我们从每个时代来看,每个书法家都有自己的执笔方法,但是未必写字的质量是一样好或者一样坏。

我们就是从现代人的执笔来看,同样一支毛笔,有一个人拿着就觉得很舒服很好,有一个人拿着这个毛笔就不好使用了,到底是毛笔的问题?还是执笔用笔的问题呢?

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要把字写好,不要在执笔上面过于的强调用笔,才是最主要的。也就是我们拿着这支笔,我们写字的时候,如何掌握好毛笔的提案动作等等这些要点,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 现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总结的“五指之笔方法”的指法和执笔“四法”要求

所以,当我们拿拿着毛笔写字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重视的是,无论楷书、行书还是草书,笔画的自身结构,也就是起笔、行笔、收笔,这才是我们要着重要把它写好的,无论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三指执笔还是五指执笔,只要我们把起笔、行笔、书笔写好了,我们的书法书法质量就一定能够写好。同时,我们要根据写大字和小字的需要来选择悬腕还是悬肘,或者是坐姿还是立姿。

该用悬腕的你不悬腕,该用悬肘的你不悬肘,这就一定会影响我们的书写效果。

除此之外,写好字如何选择写字的姿态,跟我们写字大小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选择坐姿还是立姿,主要依据写字的大小。

坐着写字,我们的视线有限,不适合写大字,站起来悬肘写字,视线就会更开阔一些,所以我们写大字,不但要悬肘,而且还要选择立姿写字。

至于我们写字的指法,到底是三指还是五指,真的没有直接的关系。

从书法的理论上来讲,我觉得过分的强调执笔指法,那就是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平常练习书法,主要是以五指执笔方法和三指执笔方法为主就可以了。


千千千里马


所谓“执笔无定法”,我认为,如何执笔,没有正确与错误一说,但须注意的是,执笔应以方便书写、更好地表现艺术效果为前提

1、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

西方人用惯了刀叉,拿起中国的筷子,总会闹出许多笑话,滑滑溜溜地夹不起莱。

即便是中国人,小时候用筷子时也不习惯。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我们用筷子,大都手掌心略向上,可有一部人在夹菜时习惯手背向上,老人称之为“反筷子”。不管正反,夹莱、吃饭是没有问题的。

用毛笔,如何执笔是大家一直纠结的一个问题,到底应该三指执笔还是五指执笔,一直存在争议。

可是,一定要纠结于拿笔的方式么?清代的何绍基,听信了包世臣臆造出的“回腕法”,勾着手,以一种违背正常生理规律的方式写字,不也创造出了名扬天下的“绍基体”吗?

所以,如何执笔并非关键,“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

2、黑猫、白猫的值班制度

要想高效地抓到更多老鼠,必须充分了解黑猫与白猫的习性。

假如,黑猫爱夜间行动,白猫爱白天行动,但你却让黑猫“值白班”,白猫“值夜班”,那效果肯定不好。

写字也是如此。虽然说执笔不定法,但我们一定要了解各种执笔法的优劣,合理使用。

比如,写小字用三指执笔更灵活,字大一点五指执笔更稳固。

比如,写小字时,执笔可以低一点;写大字时,执笔应该高一点。

说到此处,得批评一下古人,他们故弄玄虚,关于执笔,创造了很多听起来很玄的名词,什么“龙睛法”“风眼法”“拨灯法”等等,反而让后人无所适从。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