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嘲諷的是哪代,明還是清?你喜歡這本書嗎?

可愛365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人吳敬梓。吳敬梓出身於家道逐漸衰微的官僚地主家庭,早年曾熱中科舉,考取過秀才,但後來由於考場的不得意,加上與官僚、紳士、名流的周旋中,逐漸看透了官場的腐敗,飽嘗了世態炎涼,從而厭棄功名富貴,不再參加科舉考試,並於五十歲前完成了《儒林外史》的創作。

吳敬梓生活在文化專制的毒害愈來愈深的時代。文士們醉心科舉,熱中八股,百不經意。吳敬梓十分憎惡當時士子的熱中科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會風氣。懷著這樣的心情,他寫出了這部卓絕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魯迅說:“諷刺的生命是真實",《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正是體現了這種精神。小說中許多人情世態大都是當時社會上司空見慣的,作者抓住了這些材料,加以典型概括,使讀者從客觀事物本身看到事物本質,得到啟發。

《儒林外史》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它奠定了我國古典諷刺小說的基礎,為後來諷刺小說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





湖北老衛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諷刺小說,作者有意把書中故事假託發生在明代,而實際上描繪的卻是清代廣泛的社會生活,反映的是作者同時代的文人在科舉制度毒害下的厄運。

理由之一:從作者自身參與科舉看,他本人就深受清朝當時科舉制度的毒害。

吳敬梓出身望族,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是靠科舉才成就其身,吳敬梓本人最初還是很熱衷科舉考試的。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

1729(雍正七年),他應科舉時,被斥責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此事對打的打擊過大,導致他對科舉制度心灰意冷。

1736年(乾隆元年),吳敬梓參加博學鴻詞科預試,安徽巡撫趙國麟正式薦舉他入京廷試,但他"堅以疾篤辭",不再參加科舉考試。

理由 之二:從作者家境由盛轉衰上看,他目睹了官場黑暗,世態炎涼,人情薄暖。

吳敬梓出生在"科第仕宦多顯者"的一個官僚家庭。

十三歲喪母,十四歲隨父至贛榆任所。期間,他見到了父親為官清廉、正直,鞠躬盡瘁,變賣祖產,為贛榆做出的巨大貢獻。同時目睹了其父因不善於巴結上司,終被罷官回鄉的不公待遇,使他對官場的腐敗有了切身的體會。

後來,他的父親因病辭官,吳敬梓陪送父親從贛榆返回故里,父親病故。

在家族爭奪遺產的內戰中,吳敬梓以失敗告終,留給他的資財寥寥無幾,吳敬梓的生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他出生於官宦人家,從小就沾染上了"家本膏華,性耽揮霍"的習氣,再加上他"素不習治生,性富豪上","傾酒歌呼,窮日夜","生性豁達,急朋友之急",導致家境越來越慘敗。

在雍正十一年(1733),吳敬梓在南京定居,生活困頓,要靠賣文和朋友接濟度日,窮困潦倒至極。

綜上兩點,吳敬梓經歷了清朝從康熙、雍正到乾隆幾十年給他帶來的深刻變化,看到了官僚集團的腐敗與黑暗,親身體驗了科舉制的種種弊端,目睹了當時社會的倫理道德、社會風氣等等,品嚐了世態炎涼等等,心結鬱憤,不得不發。

理由 之三:清代大興文字獄,出於自保,只能採用隱晦的寫法,明寫明朝,暗指清朝。

清朝時期,文人學士在文字中稍露對統治者的不滿,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譏訕清朝的內容,清代統治者便從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羅織罪名,將人打入大獄,並且株連九族。

《儒林外史》成書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而此時正是文字獄最甚時期,吳敬梓深知自己所寫內容有違時政,便不得不採用這種辦法,以逃脫罪責。

強烈推薦,值得一看

1.《儒林外史》通過精確的白描和鋒利的諷刺手法為我們刻畫了許許多多鮮明的人物。

如被選入初中語文教材我們都學過的《范進中舉》裡的范進,在中舉之前是窮困潦倒,受盡別人的白眼和嘲諷,中舉後欣喜若狂,以致神經錯亂,導致發瘋,令人啼笑皆非,又讓人心酸淚下,看後讓人難以忘記。還有像貪官汙吏湯奉、王惠,八股迷馬靜、魯編修等等,都給人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儒林外史》是一本有趣的小說,得意或者失意的科場舉子;清廉或者貪腐的官場老手;逃婚的才女,納妾的鹽商;冒牌俠客,水貨隱士;找不到心上人的世家子弟,尋不著老父親的孝順兒郎;騙吃騙喝的書生,坑蒙拐騙的江湖遊士。形形色色,各行各業的人都在人間行走,有諷刺,有眼淚,有寒意也有溫暖。

2.《儒林外史》代表著中國古代諷刺小說的高峰,它開創了以小說直接評價現實生活的範例。

後人評價甚高,魯迅認為該書思想內容"秉持公心,指摘時弊",胡適認為其藝術特色堪稱"精工提煉"。

在國際漢學界,該書更是影響頗大,早有英、法、德、俄、日、西班牙等多種文字傳世,並獲漢學界盛讚。


微語Liang言


《儒林外史》是清代時期的作品,作者吳敬梓。吳敬梓是清代人,他的作品當然不敢諷刺清朝,諷刺的明朝。

《儒林外史》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的長篇諷刺小說。魯迅先生評為“如集諸碎錦,合為帖子,雖非巨幅,而時見珍異。”馮沅君、陸侃如合著的《中國文學史簡編》認為“大醇小疵”。

全書故事情節雖沒有一個主幹,可是有一箇中心貫穿其間,那就是反對科舉制度和封建禮教,諷刺因熱衷功名富貴而造成的極端虛偽、惡劣的社會風習。這樣的思想內容,在當時無疑是有其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加上它那準確、生動、洗練的白話語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塑造,優美細膩的景物描寫,出色的諷刺手法,藝術上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當時,由於時代的侷限,作者在書中雖然批判了黑暗的現實,卻把理想寄託在“品學兼優”的士大夫身上,宣揚古禮古樂,看不到改變儒林和社會的真正出路,這是應該加以批判的。《儒林外史》全書56章,由許多個生動的故事聯起來,這些故事都是以真人真事為原型塑造的。全書的中心內容,就是抨擊僵化的考試製度和由此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

《儒林外史》是我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範,清朝小說家吳敬梓對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對吃人的科舉、禮教和腐敗事態的生動描繪,使他成為我國文學史上批判現實主義的傑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僅直接影響了近代譴責小說,而且對現代諷刺文學也有深刻的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