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歲女大學生從未單獨出過遠門:孩子,我鼓勵你和父母“掀桌子”


父母與孩子本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自由、尊重構成了連接二者的橋樑。有時候,當父母脅迫孩子並試圖用狹隘思想管控他時,我鼓勵孩子勇敢的“掀桌子”。


——題記


在我讀大學時,舍友雨默是個極其奇葩的存在。


一起參加社團活動時她因內向害羞而不敢與男生說話;組團去KTV唱歌時她以“KTV內糜爛不堪”為由拒絕前往;參加才藝展示比賽時她因保守古板而拒絕穿旗袍,反此種種,不勝枚舉。


我所就讀的大學位於山東的一個海濱城市,身邊的同學朋友大多都來自省內,她也不例外。按理說,山東本屬中國東部,人民的思想不至於落後於此,但雨默的存在及其表現卻又無法得到解釋。


然而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卻解開了我心中所有的疑惑……


那是大三上學期的一天,我躺在床上刷手機,雨默在給爸媽打電話,因為她聲音很大,所以即使我戴著耳機也能夠聽得很清楚。從談話內容中可判斷出雨默想去旅一次遊,地點是浙江橫店,她想去那邊看看拍攝景點,順便滿足一下自己的“影視癮”,

但無奈手頭資金不夠,希望父母能給予“支持”


21歲女大學生從未單獨出過遠門:孩子,我鼓勵你和父母“掀桌子”


按照雨默的打算來看,此次出行所花費的金額會嚴格控制在500元以內,父母給的錢算是,等打工發了工資後就立馬歸還。


但即便如此,雨默的父母還是不同意,認為她在做“不正經”的事,這些錢應用在學習上。雨默和父母辯白著、較量著,最終因意見嚴重不合,她對著電話那頭的父母歇斯底里、河東獅吼,並憤怒的掛掉了電話。


從那之後的幾天裡,雨默的心情一直十分低沉,旅遊一事也再沒有提起過。我們全宿舍的女生都捕捉到了這股消極信號,大家都十分默契的緘口不言。


我是整個事件的親歷者,感受自然要比其他舍友更強烈些,我似乎明白了她行為保守刻板的原因,封建自閉的家庭,思想落後的父母都是牽制住她的那一根根線,即使她在電話裡吼的再兇,回到現實裡也依舊要做那隻被控制的木偶。沒有自由,何談遠方?


01.那些活成木偶的孩子,背後壓制住他的都有誰?


雨墨保守內向、思想落伍,這些價值觀層面上的偏差也進一步影響了她未來的行為走向與人生規劃。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像雨默這樣甘受控制的孩子究竟還有多少?他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其背後的影響因素又有哪些呢?


1.腐朽的教育理念。


雨默想出去旅一次遊本無可厚非,已經21歲的她理應多出去走走。但她的父母卻認為旅遊不是“正經事”,所花的錢也都是冤枉錢。可事實真的如此嗎?古人常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和旅行都是開闊眼界、充實心扉的好方法,它們不僅很正經,而且很有用!


在現實生活中像雨默父母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他們之所以會說出這樣的話,做出這樣的事,說到底還是教育觀念出了問題。


21歲女大學生從未單獨出過遠門:孩子,我鼓勵你和父母“掀桌子”


他們錯誤的以為,所謂的學習就真的只是坐在教室裡本本分分的看書,他們天真的認為,自己為孩子規劃的道路就是金科玉律、葵花寶典,這種片面且極端的教育方式可能和這類父母的成長環境有關,也可能與他們所接受的教養方式有關。但不管如何,這種腐朽的教育理念最終必然會侵襲孩子的靈魂和內心。


2.落後的家庭條件。


當然除了思想偏保守封閉以外,經濟條件也佔很大一部分原因。試想,如果雨默的家庭條件十分優渥富裕,即使父母再不同意,雨默也定然可以拿出部分資金來滿足自己的旅遊夢,她又何必苦苦哀求呢?所以說到底還是因為經濟基礎難以支撐上層建築,因此才會發生這一樁樁荒謬不堪、令人發笑的事情來。


02.被人“牽制”住的孩子身上都有哪些殤?


1.失去主張之殤。


人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人,最關鍵的就是因為他有思想,有自己的想法,這也是人區別於動物的顯著特徵。


然而當孩子總被父母控制著,總被父母狹隘封閉的思想包圍著時,他就很難擁有自己的主張,也很難表達自己的意見,即使表達了也得不到認可,這株花終究會在父母無情的鞭打下走向枯萎、走向死亡。


21歲女大學生從未單獨出過遠門:孩子,我鼓勵你和父母“掀桌子”


試想一下,一個沒有自我主張、自我觀點的孩子,他長大以後還能擁有廣闊的天地嗎?還能振奮高飛嗎?當然不可能。


2.拒絕改變之殤。


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當父母用自己狹隘封閉的思想將孩子圈住時,孩子的思維也會侷限於此,他不再羨慕遠方的天地,更不再想要推開自己的心門。此時的他就像已圈地為王的羔羊一般自大著、狂妄著,但同樣也被別人鄙視著。這樣的孩子日後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成長”二字也只會離他越來越遠。


03.孩子:有時候我鼓勵你和父母“掀桌子”。


在電視劇《小歡喜》中,喬英子因不滿母親宋茜的過分管制,最終選擇通過採取極端方法來以得以解脫,她這一鬧也徹底鬧醒了糊塗麻痺的宋倩媽媽。喬英子的做法確實極端,也不值得提倡,但她敢於和錯誤思想叫板的態度卻值得我們學習。


21歲女大學生從未單獨出過遠門:孩子,我鼓勵你和父母“掀桌子”


在倡導多元平等、自由尊重的今天,當孩子發現父母教育觀出現偏頗並總試圖捆綁自己時,我鼓勵孩子大膽且勇敢地說“不”,必要時你甚至可以“掀桌子”。


1.心平氣和的與父母談話。


父母和孩子之間或許會存在諸多矛盾,但並非有什麼難解的心結。與其歇斯底里的亂吼一通,倒不如心平氣和的與之攀談,或許後者更有利於心門的打開,也更有益於問題的解決。


怎麼談?


①先從家常事、身邊事瞭解,努力打消對方的界限。


②循序漸進地引入主題,並條理清晰地闡述矛盾點。


③針對矛盾表達自我觀點,並時不時的傳達對父母的理解與尊重。


通過以上這三步,孩子就能深入談話內部並切實的表達感受。只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不管談話進行到了哪一點,雙方都不可太過著急,慾望感和期待感也都不要太明顯。


2.通過行動展現自己的態度。


提到態度,你會想到哪些形容詞?強硬的,搖擺不定的,公正的……為什麼你會給某個人貼上這樣的態度標籤呢?你是從哪裡判斷出來的呢?行為?沒錯!


21歲女大學生從未單獨出過遠門:孩子,我鼓勵你和父母“掀桌子”


拒絕被父母捆綁的至關重要一步就是擺明自己的立場並用行動去捍衛它,你要讓父母知道你不是任人擺佈的木偶,離開這一根根線,你照樣可以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3.提升自己的能力。


光是亮明態度可不行,要想腰桿硬,自身實力得過得去。室友雨默之所以對父母的要求言聽計從,說白了,還不是因為她的生活費得跟父母要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旦經濟層面被人脅迫住了,即使態度再強也終究只是個紙老虎罷了。


所以為了能儘快呼吸到自由的空氣,孩子,我勸你多提升自身實力,該實力包括經濟能力、生活能力、抗擊打能力等等。經過在風雨裡的摸爬滾打,我相信這些能力你終究會擁有。


被父母牽制住的孩子就像活在籠子裡的金絲雀,吃穿雖不愁,可卻沒了自由。人活一世,不是為受誰的擺佈,做誰的玩偶,這種被操縱的生活如同被加了鹽的菜一樣滋味全無。要知道,唯有亮出底牌,敢於叫板,才能有更大的機會為自己尋得光明。


孩子,祝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