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女大学生从未单独出过远门:孩子,我鼓励你和父母“掀桌子”


父母与孩子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自由、尊重构成了连接二者的桥梁。有时候,当父母胁迫孩子并试图用狭隘思想管控他时,我鼓励孩子勇敢的“掀桌子”。


——题记


在我读大学时,舍友雨默是个极其奇葩的存在。


一起参加社团活动时她因内向害羞而不敢与男生说话;组团去KTV唱歌时她以“KTV内糜烂不堪”为由拒绝前往;参加才艺展示比赛时她因保守古板而拒绝穿旗袍,反此种种,不胜枚举。


我所就读的大学位于山东的一个海滨城市,身边的同学朋友大多都来自省内,她也不例外。按理说,山东本属中国东部,人民的思想不至于落后于此,但雨默的存在及其表现却又无法得到解释。


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解开了我心中所有的疑惑……


那是大三上学期的一天,我躺在床上刷手机,雨默在给爸妈打电话,因为她声音很大,所以即使我戴着耳机也能够听得很清楚。从谈话内容中可判断出雨默想去旅一次游,地点是浙江横店,她想去那边看看拍摄景点,顺便满足一下自己的“影视瘾”,

但无奈手头资金不够,希望父母能给予“支持”


21岁女大学生从未单独出过远门:孩子,我鼓励你和父母“掀桌子”


按照雨默的打算来看,此次出行所花费的金额会严格控制在500元以内,父母给的钱算是,等打工发了工资后就立马归还。


但即便如此,雨默的父母还是不同意,认为她在做“不正经”的事,这些钱应用在学习上。雨默和父母辩白着、较量着,最终因意见严重不合,她对着电话那头的父母歇斯底里、河东狮吼,并愤怒的挂掉了电话。


从那之后的几天里,雨默的心情一直十分低沉,旅游一事也再没有提起过。我们全宿舍的女生都捕捉到了这股消极信号,大家都十分默契的缄口不言。


我是整个事件的亲历者,感受自然要比其他舍友更强烈些,我似乎明白了她行为保守刻板的原因,封建自闭的家庭,思想落后的父母都是牵制住她的那一根根线,即使她在电话里吼的再凶,回到现实里也依旧要做那只被控制的木偶。没有自由,何谈远方?


01.那些活成木偶的孩子,背后压制住他的都有谁?


雨墨保守内向、思想落伍,这些价值观层面上的偏差也进一步影响了她未来的行为走向与人生规划。然而不得不提的是,像雨默这样甘受控制的孩子究竟还有多少?他们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又有哪些呢?


1.腐朽的教育理念。


雨默想出去旅一次游本无可厚非,已经21岁的她理应多出去走走。但她的父母却认为旅游不是“正经事”,所花的钱也都是冤枉钱。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古人常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旅行都是开阔眼界、充实心扉的好方法,它们不仅很正经,而且很有用!


在现实生活中像雨默父母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之所以会说出这样的话,做出这样的事,说到底还是教育观念出了问题。


21岁女大学生从未单独出过远门:孩子,我鼓励你和父母“掀桌子”


他们错误的以为,所谓的学习就真的只是坐在教室里本本分分的看书,他们天真的认为,自己为孩子规划的道路就是金科玉律、葵花宝典,这种片面且极端的教育方式可能和这类父母的成长环境有关,也可能与他们所接受的教养方式有关。但不管如何,这种腐朽的教育理念最终必然会侵袭孩子的灵魂和内心。


2.落后的家庭条件。


当然除了思想偏保守封闭以外,经济条件也占很大一部分原因。试想,如果雨默的家庭条件十分优渥富裕,即使父母再不同意,雨默也定然可以拿出部分资金来满足自己的旅游梦,她又何必苦苦哀求呢?所以说到底还是因为经济基础难以支撑上层建筑,因此才会发生这一桩桩荒谬不堪、令人发笑的事情来。


02.被人“牵制”住的孩子身上都有哪些殇?


1.失去主张之殇。


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人,最关键的就是因为他有思想,有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征。


然而当孩子总被父母控制着,总被父母狭隘封闭的思想包围着时,他就很难拥有自己的主张,也很难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表达了也得不到认可,这株花终究会在父母无情的鞭打下走向枯萎、走向死亡。


21岁女大学生从未单独出过远门:孩子,我鼓励你和父母“掀桌子”


试想一下,一个没有自我主张、自我观点的孩子,他长大以后还能拥有广阔的天地吗?还能振奋高飞吗?当然不可能。


2.拒绝改变之殇。


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当父母用自己狭隘封闭的思想将孩子圈住时,孩子的思维也会局限于此,他不再羡慕远方的天地,更不再想要推开自己的心门。此时的他就像已圈地为王的羔羊一般自大着、狂妄着,但同样也被别人鄙视着。这样的孩子日后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成长”二字也只会离他越来越远。


03.孩子:有时候我鼓励你和父母“掀桌子”。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乔英子因不满母亲宋茜的过分管制,最终选择通过采取极端方法来以得以解脱,她这一闹也彻底闹醒了糊涂麻痹的宋倩妈妈。乔英子的做法确实极端,也不值得提倡,但她敢于和错误思想叫板的态度却值得我们学习。


21岁女大学生从未单独出过远门:孩子,我鼓励你和父母“掀桌子”


在倡导多元平等、自由尊重的今天,当孩子发现父母教育观出现偏颇并总试图捆绑自己时,我鼓励孩子大胆且勇敢地说“不”,必要时你甚至可以“掀桌子”。


1.心平气和的与父母谈话。


父母和孩子之间或许会存在诸多矛盾,但并非有什么难解的心结。与其歇斯底里的乱吼一通,倒不如心平气和的与之攀谈,或许后者更有利于心门的打开,也更有益于问题的解决。


怎么谈?


①先从家常事、身边事了解,努力打消对方的界限。


②循序渐进地引入主题,并条理清晰地阐述矛盾点。


③针对矛盾表达自我观点,并时不时的传达对父母的理解与尊重。


通过以上这三步,孩子就能深入谈话内部并切实的表达感受。只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不管谈话进行到了哪一点,双方都不可太过着急,欲望感和期待感也都不要太明显。


2.通过行动展现自己的态度。


提到态度,你会想到哪些形容词?强硬的,摇摆不定的,公正的……为什么你会给某个人贴上这样的态度标签呢?你是从哪里判断出来的呢?行为?没错!


21岁女大学生从未单独出过远门:孩子,我鼓励你和父母“掀桌子”


拒绝被父母捆绑的至关重要一步就是摆明自己的立场并用行动去捍卫它,你要让父母知道你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离开这一根根线,你照样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3.提升自己的能力。


光是亮明态度可不行,要想腰杆硬,自身实力得过得去。室友雨默之所以对父母的要求言听计从,说白了,还不是因为她的生活费得跟父母要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旦经济层面被人胁迫住了,即使态度再强也终究只是个纸老虎罢了。


所以为了能尽快呼吸到自由的空气,孩子,我劝你多提升自身实力,该实力包括经济能力、生活能力、抗击打能力等等。经过在风雨里的摸爬滚打,我相信这些能力你终究会拥有。


被父母牵制住的孩子就像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吃穿虽不愁,可却没了自由。人活一世,不是为受谁的摆布,做谁的玩偶,这种被操纵的生活如同被加了盐的菜一样滋味全无。要知道,唯有亮出底牌,敢于叫板,才能有更大的机会为自己寻得光明。


孩子,祝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