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這四種人將脫穎而出!

疫情,是一場災難,更是一場大浪淘沙。它會淘出那些更好的人,或者每個人品質中向上的部分。雖然現在大部分人宅在家裡,同樣受到疫情的影響,但疫情一過,當生活重新步入正軌,具備以下特質的人,很容易脫穎而出。

情緒穩定的人

拿破崙曾說:“能控制好情緒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深以為然。小孩子才會亂髮脾氣,淡定平和的內心、沉穩持重的情緒,才是一個成年人的致勝法寶。此次疫情中,在武漢方艙醫院裡,一位“清流哥”火了。他有些與眾不同。周圍很嘈雜,他卻能夠專注於書本,沉浸於閱讀。其實,他和他的父母,一家三口,已經全部被確診為新型肺炎。如果換做別人,面對這樣的境遇,或者早就崩潰了。而且,在方艙醫院裡,那麼多病人、醫生,匆忙的腳步聲、聊天聲、呻吟聲交織在一起,一般人哪還有心思讀書。 可清流哥卻泰然自若,彷彿這滿世界的喧囂與他毫無關係。他的照片,一經上網,迅速刷屏走紅了。有人說,看到他,心裡多了片刻的安寧。與此同時,他還收穫了一大批迷妹。約翰·米爾頓說:“一個人如果能控制自己情緒、慾望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當一個人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時,便意味著他掌握了喜怒哀樂的主動權,他統籌全局,理性思考,無論在工作中、生活中,一個冷靜淡定的人,都會比其他人更接近成功。

保持乾淨的人

我的閨蜜小劉是出了名的愛乾淨。疫情發生之前,她每天都是最早到公司的,然後開始擦地、擦桌子,雖然是簡單的衛生打掃,卻為她贏得了上司和同事的一致讚譽。疫情發生後,大部分人都只能宅在家裡。每天邋里邋遢的人,大有人在。甚至網上還流傳著一個段子:每週洗一次頭,都是遠程辦公的最大儀式感。但是在小劉這裡,一切都不一樣。每天,她還是會按時起床,像往常一樣把自己收拾得乾乾淨淨,在家也每天換上洗好的衣服;然後開始擦地、擦桌子,給家裡的角角落落消毒。有一天,她興之所至,還在網絡上直播了她給家裡大掃除的過程。直播中,她說:“我覺得把家裡收拾乾淨,就是疫情苦難中的一絲甜”。哈佛商學院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了一個現象:幸福感強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環境和自身穿著都十分乾淨整潔;而不幸的人,通常生活在骯髒邋遢的環境中。我喜歡愛乾淨的人,在他們身上,有一種強大又溫和的力量。不是虛張聲勢地搖旗吶喊,而是靜水流深般地尊重自己,熱愛周遭,營造出一種向上的美好氛圍。他們的生命中彷彿自帶更新功能,他們站在清風朗月裡,丟掉的是塵埃與舊物,獲得的卻是精神上的豐盈與滿足。 保持乾淨,在疫情期間,是為了抵抗病菌;但是從長遠的維度來看,活得乾淨,心才清靜。契訶夫曾說:“人的一切都應該是乾淨的,無論是面孔、衣裳,還是心靈、思想”。我們都不知道疫情過後會迎來怎樣的明天,會遇到怎樣的機會,但收拾乾淨、乾爽利落,才是一個成年人迎接明天最好的方式。

遵守規矩的人

沒有人能夠活成一座孤島,每個人都要與外界聯繫。無規矩不成方圓,只要人活在社會上,就要遵守規矩。《淮南子》中說:“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謂圓。”成年人最寶貴的財富,不是知識、技能、禮儀,而是規矩。“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懂得規矩,遵守規矩,是邁向成熟的第一步。在這次疫情中,“戴口罩”、“少外出”、“勤洗手”就是規矩,但是有的人偏偏不信邪。\n\n於是,我們看到,有人不戴口罩下樓買菜,僅僅15秒的功夫就被病毒感染,經歷生死攸關;有人在疫情期間偏要逛商場,結果商場中發現病例,整個大樓的人全部隔離。而那些按部就班、遵守規矩的人,卻用最平凡的點滴小事,為自己構築起一道健康防疫工事,他們雖然沒有一線抗疫醫生那樣的專業素養,但是卻用一個普通人的堅守,為抗疫阻擊戰默默做著貢獻。“人不以規矩則廢,家不以規矩則殆,國不以規矩則亂。”規矩是守規者的金鐘罩,也是違規者的捆仙繩。往往遵守規矩的人,不必刻意提醒,他們也會在內心中為自己設一道紅線,一旦越過,自身的警報就會響起。他們的自由如水,在規矩這座堤岸的束縛下,細水長流,生生不息;他們的心靈像樹,在規矩這位園丁的修剪下,根深葉茂,綠蔭參天。守規矩,不是膽小怯懦,而是進退有度,這樣的人,也必然會為自己迎來尊重與讚許。

有轉型思維的人

疫情對行業的打擊有多殘暴,數據給人答案。據不完全統計,院線、餐飲、旅遊這3個行業,春節短短7天,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萬億。然而,槍響之後,沒有贏家,除了這三個行業之外,各行各業都在面臨著多米諾骨牌般的牽連,身在其中的工作者,再也不能高枕無憂,坐享其成。“活著”成為了每個企業和職場人的最大訴求。但是在“活著”的理念支撐下,有些人卻看到了新的機遇,順勢做起轉型。在我的朋友圈中,有一名健身教練。疫情爆發後,健身房暫停營業,他也隨之進入“休眠期”。這麼挨下去,幾乎等同失業,怎麼辦?他另闢蹊徑,在朋友圈裡每天發佈自己錄製的健身小視頻,教大家如何宅在家裡做運動、不變胖。短短几天時間,他就收穫了一大波粉絲。於是,他乘勝追擊,開發出自己的自媒體賬號,一下子成了明星教練。他將自己平時在健身房裡積累的教學經驗錄製出來,比一般的網課更具實用性;他還會定期發佈健身餐的製作方法,即使一個人也能做好。就在這短短20多天,他完成了從一個健身教練到一個KOL的轉型,在他的朋友圈中,很多人都留言:“等健身房恢復營業後,一定要去選你的課程”。在網絡上,我們也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娛樂場所暫停營業,一些DJ發明了雲蹦迪;飯店暫停營業,一些廚師開始在家裡開直播,傳授“一人食”的做飯技巧。裸泳的時候,活下來的只有兩種人:要麼帶了救生圈;要麼能火速找到救生圈。對於一些人來說,危機來了,就等著被危機吞沒,束手無策,既然找不到最優解,就只能死守這盤爛棋;而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大危機也是大機會,怕什麼挫折無邊?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身為這世界中的普通個體,每個人抓到王炸的幾率實在不高。但上天給了我們一雙手,就意味著給了我們翻盤的可能。與其焦慮,不如思考:“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我做些什麼事能夠觸底反彈?”“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這是村上春樹說過的話。許多人都用它來做朋友圈的個性簽名,或是轉發到微博,但是,真正能做到不動聲色的又有幾個?不過,確實有一些真正的牛人,懂得大風大浪沉下去,風平浪靜浮上來。疫情,就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浪,也是一塊堅硬無比的試金石。那些在風浪過後,經過大浪淘沙般的洗禮,但是最終游上岸的人,他們並不是什麼自帶主角光環的奧特曼,也不是能夠指點江山的天生王者,而是做到守拙、不急。在每個平凡的日子裡,他們耐得住寂寞,保持好初心,思考比憂愁多,行動比想法多,就像蝸牛一樣,柔軟且堅韌。\n文學家木心曾說:“高質量的生命,是時時刻刻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相信,疫情一定會過去。風雨壓不垮,苦難中開花,所有沒將我們打倒的事物,終將成為一副新的盔甲,使我們更加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