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运动先驱者:一介女流敢当面痛骂总统,新中国后成华侨之母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一诗,字字铿锵有力,尽显革命女侠之风。

金银不吝啬,钱财身外物,但内心的革命热情不可辜负,满腔的热血亦不能枉费,这样的心绪,和女权运动先驱者何香凝是如此的相似。何香凝,一介女流却敢当面痛骂民国总统蒋介石,新中国后更是成为了华侨之母。

女权运动先驱者:一介女流敢当面痛骂总统,新中国后成华侨之母

闺阁小姐的天足

何香凝生于1878年6月27日,祖籍广东南海,其父乃是香港著名商人何炳恒。何家虽家境富裕,但其父母为人封建古板,为了将何香凝培养成一个名门闺秀、上流名媛,在她刚七岁时便做主为她缠足。

缠足之痛令何香凝感到窒息,她自小性格便十分刚强有主见,日常最爱的便是听太平天国女兵的故事,内心对于这种生活充满了向往。

于她而言,缠足便等于扼断了自己的向往,令她无法再自由的蹦跳行走。于是,她每当夜晚便会用剪刀将裹脚布剪断。

其母发觉之后便是一番打骂,随机又为她裹上,但深夜何香凝便又会剪断。如此反复几十回合之后,何家父母彻底放弃了对于何香凝的缠足。于是,闺阁小姐何香凝便拥有了一双天足。

女权运动先驱者:一介女流敢当面痛骂总统,新中国后成华侨之母

何香凝渴望学习,对知识有着无穷的求知欲,但其父坚决不愿将其送入私塾,何香凝无计可施之下只得自学,素日遇到不懂之事只能寻求兄长的解答。

而年幼的自学时光,令她除此接触到了一些妇女解放的新思想,这些思想在她稚嫩的心中扎根,于将来长成参天大树。

之后的岁月,何香凝的聪明才智不断展露,她渐渐得到了何父的器重。但与此同时,她的婚事成为了何家父母的“心头大患”。当时的社会风气流行女性裹脚,“天足”的何香凝并不招待见,纵是媒人见了也是连连摇头。

正当众人都无计可施之时,归侨子弟廖仲恺欲图寻觅一位“不缠足的媳妇”的消息不胫而走。媒人立马撮合二人,于是二人在1897年步入了婚姻殿堂。

纵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何香凝与廖仲恺感情极好,二人有着共同的话题和相同的爱好,皆都有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

女权运动先驱者:一介女流敢当面痛骂总统,新中国后成华侨之母

志趣相投、情投意合的二人生活的如胶似漆,纵然婚后的廖仲恺因家道中落无法给高门小姐何香凝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她都毫无怨言。

之后,何香凝为了支持丈夫留学日本的愿望,更是变卖自己的各类嫁妆首饰,随后同其一道赴日留学。此时的何香凝,虽尚处于懵懂之中,但已经开始接触新时代的思想潮流,内心的女权之念,正在慢慢酝酿之中。

女权运动的先驱者

何香凝随廖仲恺赴日之后,前后就读于女子师范、东京目白女子大学和东京本乡美术学院,在日本,她学习了很多的先进知识,并且跟随知名画家田中赖璋学习,精进了自身的绘画技术。

1903年,何香凝结识孙中山先生,并与许多革命青年来往密切。也是此时,她和丈夫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并且为革命之胜利而不断奔走。

同年六月,她发表了《敬告我的同胞姐妹》,此被认为早期宣传妇女解放屈指可数的作品之一,而何香凝自此奠定了其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先驱者的地位。

女权运动先驱者:一介女流敢当面痛骂总统,新中国后成华侨之母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何香凝和廖仲恺是其中最高的成员之二。

当时,为了革命运动,何香凝贡献良多,同盟会成员亲切的称为“女管家”。而何香凝所学的绘画技术,在辛亥革命中亦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在孙中山指导下描绘、制作了起义所用旗帜符号。

此后又发生了许多事情,但何香凝在革命之路上,勇往直前,纵然惊天骇浪,亦未曾令其动摇半分。于她而言,信念为重,实践得真知,她的所有努力,都是为将来的革命胜利而铺垫。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何香凝被选为妇女部部长。作为女权运动的先驱者,何香凝认为当时阶段的妇女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于是她在大会上提出“妇女在法律、经济、教育上一律平等”的提案,并获得通过。

于是,妇女平等被计入政纲之内,从而明确了妇女在社会各方面平等合法的地位。之后,她领导出版了《妇女之声》,设立女工学校,开展了许多妇女运动,为妇女解放一直不曾停歇的斗争着。

何香凝不懈的努力引导愈来愈多的妇女投身于妇女解放和中国革命的洪流之中,其之能力和魄力,非常人可比拟。

女权运动先驱者:一介女流敢当面痛骂总统,新中国后成华侨之母

强权之下,初心不改

北伐战争时期,何香凝积极动员妇女投身于其中,并组织各界妇女开展伤病救护工作。不停的斗争,便是在形容何香凝,她从未停止自己的步伐,不知疲倦,为了革命之胜利勇往直前。

1925年8月25日,廖仲恺被暗杀身亡,何香凝在极度悲伤之后,坚强的选择继承亡夫遗志,为革命而不懈奋斗。次年一月,在国民党二大会议上,她要求制定男女平等等相关方面法律,保护妇女儿童权益。

除却女权运动上的不停努力之外,何香凝在强权之下,亦未曾有所动摇。当蒋介石成为民国总统,权势不断膨胀之下,其野心显露无疑。

蒋介石积极进行反共活动,并且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得知一切的何香凝直接找到蒋介石,当面痛骂他背信弃义、以怨报德。

而在蒋介石方面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之后,何香凝更是公开发表演说,号召广大革命党员达到他这类的反革命派,并且表示自己绝不会和民贼为伍,拒绝成为蒋、宋的证婚人。

女权运动先驱者:一介女流敢当面痛骂总统,新中国后成华侨之母

新中国成立之后,何香凝投奔到华侨事物之中,被成为华侨之母。其一生从未停止的,便是对于自己内心信仰的追逐,直至1972年9月1日,何香凝于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4岁。何香凝死后,同丈夫廖仲恺合墓,葬在中山陵旁。

就此,何香凝跌宕起伏的一生便落下了帷幕。但若提及女权运动的先驱者,依旧会想到这位坚毅的女性,她虽为女流之辈,却敢于当面痛斥蒋介石的恶行恶举,当新中国成立之后,成为了华侨之母。

何香凝将参政和革命贯穿始终,并且跨越了国民党和共产党两个时代,其一生所所追逐的,便是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