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代的臣子,大多不愿意娶公主为妻?

用户3665623724231


在古代,皇帝的女儿不是谁都可以娶的,并且也不叫娶,叫“尚公主”。基本和入赘差不多,并且结婚后,也不是去男方的府邸住。成婚后,会居住在公主府,在公主府,驸马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因为驸马和公主的关系首先是君臣,其次才是夫妻。驸马想见公主,还需要先得到公主的同意。如果得不到公主的同意,驸马是无法见到公主的。并且驸马是无法在朝中担任实质性的职位的。对于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来说,驸马的身份是一个累赘。所以大部分臣子是不愿意娶公主的


悠然田园白


在唐代,不管是达官贵族,还是当时的贵族,以至于当时的平民百姓都是不愿意娶皇室女子为妻的,主要是他们接受不了皇室女子的奔放。

我们都听过,在唐代的时候,很多的公主嫁了人之后还乱搞,随便出轨,偷情,而且还是正大光明的来,丝毫不怕自己的丈夫发现,就算是发现了以后,也不能把公主怎么着,要是敢动公主,就是不给皇室面子,谁有胆子给公主之罪,所以他们不敢娶。

那为什么这么奔放呢?是因为李渊早起的时候在匈奴的地方长大,长大后又在这个地方建功立业,所以李氏家族受到了匈奴的影响,而没有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

我们都知道,匈奴不像华夏民族这么讲究礼义廉耻,他们崇尚敢爱敢恨,所以遇到自己对眼的,就去追求,也不怕别人说。

而其他人是受儒家文化熏陶长大,接受不了这种,更何况是娶公主为妻。





小北史话


从影视剧上看,娶公主好像是一件很风光的事,为嘛?跟天家结亲,等于领导眼皮子底下办事,从此飞黄腾达,指日可待,然而,影视剧毕竟是影视剧,古代,并没有多少人愿意娶公主为妻的。

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拒绝娶公主当老婆的,大概就是魏国的吴起。其实魏虽然还没成为国,但已经有了点诸侯的影子,所以,他们家的女儿自然可以算作公主。故事发生在魏武侯时期,吴起打了场阴晋之战,以五万魏武卒打败秦国五十万大军,一时风头无两,有了当国相的希望。

于是 ,魏国老驸马,驸马一词属于借用,因为在晋以后,才专门用作称呼皇帝的女婿,不管怎么说,魏国老驸马公叔痤,心里很不服气,就给魏武侯出了个馊主意,以招吴起当驸马的方法,试探一下吴起对魏国是否忠心,忠,则会毫不犹豫的答应这么亲事;不忠,或者有别的心思,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拒绝。

魏武侯答应下来,回头公叔痤就赶紧把吴起请到家中,请到家中干嘛,两口子演一场戏,让吴起知道知道公主的厉害,话说既然是演戏,那公叔痤自然是一副受气包的模样, 吴起看了为以后心里就很害怕,以为娶公主就会享受这种待遇,于是呢,便在魏武侯打算隆重的把女儿嫁给他之前,逃到楚国去了。

这里的核心是,吴起为什么要逃?怕婚后受气,可他一个威风赫赫的大将军 ,怎么还会怕一个女人欺负,其实这也是后人不愿意娶公主为妻的原因,娶公主为妻,跟皇帝关系拉近,好处自然是可以飞黄腾达,然而坏处呢,规矩太多,等于给家里请了一个明目张胆的锦衣卫,一天吃什么饭,说什么话皇帝转头就知道,万一,这谁受得了呢。

当然,讲吴起的故事,只是说明,人情上大臣们不愿娶公主为妻的原因,将这件事放到唐朝,除了人情上的原因之外,还有一点社会状况的原因,什么状况?

打魏晋南北朝开始,婚姻就是讲门当户对的,那时候门第分士族、庶族。庶族也就算了,大家一样穷,至于士族,里面也分个三六九等,有很严重的等级划分。

也就是所谓的门阀世家和寒门,南朝的时候,士族王源将女儿嫁给庶族满氏,就在当时引起轰动,有人甚至上书皇帝弹劾,认为:满氏姓族,士庶莫辨……王满联姻,实骇物听……高门降衡,虽自己作,蔑祖辱亲,于事为甚……请以见事免源所居官,禁锢终身……

意思就是,王源把女儿嫁给满氏,简直就是降低身份,污蔑祖宗,因此,要求皇帝将王满罢官免职,禁锢终身,一桩看似普通的婚姻,居然能引起这么大发现,为什么,就是因为当时有一个规定,即门当户对原则下的“士族庶族互不通婚”。

这基本上是一桩铁律,其后甚至有皇帝专门下令:皇族师傅百王公侯及士民之家,不得与百工伎巧卑姓为婚,犯者加罪以及皇族贵戚及士民之家,不得与非类婚偶等,以法律的形式保障禁止士庶通婚。

这种风气自两晋流传,南北朝发展,到了唐朝,则愈演愈烈,唐朝时,门阀世家依然存在,尤其是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最为厉害,并称为中原五姓高门士族,大多在朝内当官,他们的婚姻,讲究

“五姓自行婚娶”。

就在五姓之内结亲,至于掌握天下的李家,虽然号称出自陇西李氏,但跟五姓相比,还是差了点,导致唐文宗时,他打算把公主嫁给博陵崔氏,就遭到博陵崔氏的拒绝,气的唐文宗不得不发牢骚:我李家二百年天下,反不如崔卢耶!

从这个层面也可以说明,皇帝嫁公主,寻常百姓,因为门当户对的缘故,他是看不起的,门阀世家,人家又看不上他,事情就这么不上不下,导致公主成了愁嫁的女儿。

当然,皇帝也一直在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就曾利用皇帝的身份作弊:诏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刊正姓氏,普责天下谱牒,兼据凭史传,剪其浮华,定其真伪,忠贤者褒进,悖逆者贬黜。

利用皇帝的身份,修撰《氏族志》,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贬低这些氏族的地位,如提陇西李氏为一等,降博陵崔氏为三等。

那么,唐太宗的努力有用吗?唐高宗时下令:严禁五姓七自行婚娶。但到了唐文宗时,便又发生了博陵崔氏拒绝当驸马的怪事。

在此期间,反而是魏征、李勣等大臣,都私下里跟这些望族往来,都很乐意与这些望族通婚,皇帝努力禁止,大臣私下里往来,一方面很看不起这些世家,一方面又想方设法提高自己家族的地位,整个儿唐朝,大家就这么尴尬的纠缠着,直到唐朝以后,门阀基本消亡,皇帝的女儿不再因为门第的原因嫁不出去,剩下的,也就只有人情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