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生死,活著的每一天都是賺的

經歷過生死,活著的每一天都是賺的

作者:賈方方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總有一些人,在不經意間讓我們感動

總有一些事,會刺激我們日漸麻木的神經讓我們在失去信心的時候重新遇到愛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最美家庭”其實,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今天,小婚家就帶你做客2019年全國“最美家庭”中的一家

——張玲、張軍家庭

——小婚家


01

初見,

最佳搭檔上線了


“你看,我們家的米和別家的可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是外觀,顆顆厚實,粒粒飽滿。你可能會覺得它的顏色不像市面上有些米那麼白那麼亮,而這恰恰是它的營養價值所在。”


“然後是生長環境,原生態純天然種植,不打農藥不施肥。你肯定會好奇,那它的營養從哪兒來呢?我們採取的是稻蝦共養,小龍蝦的排洩物是天然的有機肥。可惜現在季節不對,不然您還可以嚐嚐我們的小龍蝦,個頭大,味道鮮。”


“還有生長週期,我們種的是單季稻,生長週期長,日照足,口感特別好……”


嚯,這洪亮的聲音、流利的口才,還有爽朗的笑聲,恍惚間以為是李佳琦呢。


一進門,小婚家就被這功底深厚的“現場直播”深深吸引住了,忍不住湊上去瞧了瞧,瞬間產生了“買它買它”的衝動。


說話的是安徽省合肥市長豐太張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張玲,也是2019年全國最美家庭獲得者,她正在向客戶介紹自家的大米。


經歷過生死,活著的每一天都是賺的


別看她個頭不高,氣場卻很強,尤其是那一頭利落的短髮更是霸道女總裁範兒十足。


大米好人也爽快,很快,一個大單就成交了。


章一蓋,合同一收,丈夫張軍立刻給客人送貨去了。


這波操作一氣呵成、行雲流水,真是666!


難怪合作社的社員們說,不管是養殖難題還是家庭困惑,只要有他們在,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事實上,在過去的40多年間,這夫妻倆自己遇到的問題也不少,尤其是張玲,被大火燒傷、罹患尿毒症、創業受挫……


隨便拎出一個,都是大難題啊。


隨著衣褲的擺動,深深淺淺的傷疤和針眼若隱若現,張玲沒有絲毫避諱,擼了擼袖子笑道:“剛打完針就過來啦,沒來得及換衣服呢。”


聽社員們說到解決問題,她點點頭接過了話茬:“遇到問題不可怕,想辦法去解決就行了。至於結果如何並不重要,也不是我們能控制的,重要的是自己努力過。”


02

淺談,

攜手對抗苦難


張玲遇到的第一個磨難就是7歲那場大火。


當時,張玲的爸爸在外打工,每天回來很晚,媽媽就在家等他。


一天晚上,等著等著就睡著了,煤油燈點燃了蚊帳,塑料搭起的棚子全部燒著了。


張玲雖然被救了出來,但受傷很嚴重,胸口被大面積燒傷,右手被燒殘,雙腳也被燒傷,連續幾年都不能像正常人一樣走路。


小夥伴給她起了不知道多少外號。


漸漸地,活潑開朗的張玲不見了,她悄悄藏起自己的右手,每次在飯桌上吃飯只吃眼前的,從不敢伸手夾遠處的菜。


無論天氣多熱,她都不穿短袖也不穿裙子,而皮膚灼傷後,汗腺受損,更是煎熬。


不過,張玲生性要強,過了短暫的敏感期後,她開啟了強大的自我疏導:既然事實無法改變,那就努力改變自己。課好好上,活兒努力做,長大結婚後和老公一起外出打工,她也是最努力認真的那個。


“不就是穿衣服難看點嗎,除此之外,我沒比別人差什麼,而且什麼都能做得挺好。”


然而,第二個難題接踵而至。


2006年,張玲被確診為尿毒症前期。在治療過程中,被下過好幾次病危通知書。張軍悄悄把通知書藏了起來,一個大男人躲在醫院的角落哭成了淚人。這些都是張玲後來才知道的,箇中痛苦不言而喻。


好在,她從沒想過放棄,“醫生說有希望,那我就努力唄。”


張軍也很支持張玲,為讓她安心治病,不善言談的他還學會了幽默。有一次,兩人看見一條新聞,講的是妻子得了尿毒症,丈夫開車載著她外出,路過加油站時說要去加油,讓妻子下來等他,結果他卻一去不復返。


巧的是,第二天,他倆也一起去加油,兩人不約而同想到了昨天的新聞。


張玲搶先說道:“你別跑了啊。”


張軍也很配合,略做思考狀:“哎,這可不好說呀。”


說著還有模有樣地加快了腳步。


張玲不忙也不慌,悠悠說道:“你跑吧,反正我跑得比你快,你跑到哪兒,我都能找到你。”


幾年間,張軍一邊在外打工賺錢,一邊四處借錢為張玲治病,欠了20多萬元。


擔心老公壓力大,張玲先是心理安撫:“咱們就當是買房還房貸了唄,多少人的房貸都不止20萬呢!”


然後是行動支持,因為要經常去醫院,她沒法繼續打工了,得自己乾點事才行。


她決定回鄉創業!


03

追憶,

雙雙辭職尋找未來


負債累累,身患重病,這種條件下還要創業,很多人都覺得張玲瘋了。許是經歷了太多變故,張玲早就學會了看清現實,腳踏實地。


這次創業並非她頭腦一熱的妄想,而是和老公一起深思熟慮後的慎重抉擇。


當時,很多人外出打工,不少田都荒廢了,稻蝦供養也剛興起,有土地有方向,正是創業的好時機。


而且,養龍蝦不需要太多的體力,正適合不能幹重活兒的張玲,同時還滿足了她足不出戶就可以賺錢養家的需求。


經歷過生死,活著的每一天都是賺的


唯一的問題就是,資金不足,如何取得鄉親們的信任把地租下來。


最後,夫妻倆決定挨家挨戶請人吃飯。


在飯桌上,邊吃邊遊說。


首先打出感情牌,村裡人都姓張,按照族譜來說,都是一家子呢。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相親相愛,互幫互助。


然後講科學,雖然張玲的身體不太好,但醫生說了,是非常有希望治癒的,而且小活兒不耽誤。


接著講行情,外面稻蝦共養的市場很大,他們也掌握了一些技術,現在做可以說是搶佔了先機,利潤可觀,未來可期。


經歷過生死,活著的每一天都是賺的


這麼一二三列出來,大家也看到這夫妻倆是有備而來,而且地荒著也是荒著,萬一他們成功了呢。


就這樣,他們拿下了20畝試驗田。


萬事開頭難。


第一年,由於雨水少,夫妻倆就趁著下雨抓緊屯水,結果用力過猛,水稻被淹了一大半,再加上飼料沒把握好,放太多了,十幾畝田全臭了,水稻和龍蝦全廢了。


真是太愁人了!


張玲雖然也急,但日常生活一切照舊。張軍逗她:“莊家都壞掉了,你還吃那麼多。”


張玲不停筷子地說道:“吃飽了才有力氣解決問題嘛!”


其實,因為生病有很多忌口,張玲吃得並不多。後來,因為藥的副作用,就算不怎麼吃飯,她整個人也胖了起來。


為此,農忙時張軍趕回家後,又逗她:“哎呀,早知道你胖成這樣,我就不回來啦。


”張玲不氣不惱,回應道:“那是要等我更胖些才回來嗎?”說完,兩人相視笑了。


人生實苦,這些玩笑帶來了不只一點甜。


經歷過生死,活著的每一天都是賺的


這一年雖然損失了一半,但也收穫了另一半。


為了給張玲打氣,張玲的弟弟舉全家之力幫他們頂上了第一年的租金。張玲和張軍心懷感激,為了不負眾望,他們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第二年緊盯著水和飼料。


到了下雨天,他們就守在田裡,一整夜都不敢閤眼,堵溝、追蝦,天晴後就開始抽水。結果抽太猛,過猶不及,水又太少了,龍蝦全暴露了出來,被它的天敵——小鳥一個個把頭都給啄沒了。


好不容易把水控制好了,飼料那邊又失控了,因為放太少,龍蝦餓到自相殘殺,所剩無幾。


總之,頭兩年,他們就在水多還是少、飼料少還是多中煎熬著。


經歷過生死,活著的每一天都是賺的


儘管如此,張軍和張玲從未互相指責過,更未想過放棄。


張軍說:“只要她想做,我都無條件支持。”張玲說:“不是誰做得不夠好,是我們沒找到問題,問題找到了肯定能行。”


為此,張軍徹底辭掉了工作,回到家和張玲一起扛起了創業重任。他們去了很多地方學習,在不斷摸索中,逐漸掌握了稻蝦共養的竅門。


這期間,經歷了無數次試錯,也經歷了張玲病情的不斷惡化。有一次,張玲吐得厲害,她甚至開始想遺囑的事了。


她對女兒說:“要是我死了,得把所有的遺產都交給你。”


女兒搖搖頭,說道:“媽,我不要,那可都是債啊!您還是好好活著吧,咱們一起加油呀!”不愧是親女兒,連如此特別的安慰方式都繼承了張軍。


經歷過生死,活著的每一天都是賺的


好在,張玲挺過了一次又一次危機,創業也度過了艱難,在2015年大獲豐收,他們實現了10多萬元的純收入。


隨後,他們將蝦田擴大到了80畝。


04

暢聊,

經歷苦難更懂珍惜


見張玲和張軍創業成功,很多人紛紛前來取經,其中不乏和張玲一樣的殘疾人。


思考再三,2016年,張玲和張軍成立了長豐太張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帶領大家一起致富。合作社共有成員55戶,其中有39戶是殘疾人。


之所以有這麼多殘疾人,張玲是有私心的。


經歷過那場大火之後,她深知殘疾人這個群體的不易。


自己僅僅是右手殘疾,就差點一蹶不振,在外打工時還深受歧視,以至於打工那幾年,她都不敢輕易跳槽,生怕換一家就再也沒了工作。


而他們中,有的是聾啞人,有的沒有胳膊,有的甚至失去了雙腿,他們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如今自己有能力為他們提供這樣一份工作,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價值,重拾對生活的信心,張玲很樂意。


更重要的是,張玲知道,經歷過苦難的人,更懂得珍惜。


就像這些殘疾人特別珍惜現在的工作,學得仔細,做得努力,認認真真地過好每一天;就像她自己一改從前的性子,和老公相處得更和諧,和女兒交流得更通暢,開開心心地經營好這個家。


剛結婚時,張玲和張軍經常鬧矛盾。


那時候,張玲才二十出頭,玩心大,常常和小孩子一起瘋玩。婆婆覺得這樣太不穩重,讓她收斂點。


張玲卻覺得婆婆思想太傳統,管得太寬,就想讓張軍幫自己說話。可張軍是個孝順的人,自然也就不肯張這個嘴。


這可把張玲給氣壞了,認定了他心裡沒自己。


兩個人也會因為一些小事冷戰不斷,有時甚至可能就是一杯水太燙,都能冷戰很久,誰也不肯先讓步。


張玲常常忍不住想,要是離開張軍,自己一定能過得更好。張玲說,照這個性子發展下去,可能真就過不下去了,直到大病來襲。


當時,張玲看了很多新聞,講的都是妻子得了重病,老公如何不管不顧的,有離婚的,有捲款跑掉的,還有死活不給治病的。


可張軍什麼都沒說,只是默默地打工賺錢,不停地尋醫問藥。


很多次去外地看病,他都是早晨三點多鐘起床,陪張玲走幾個小時的路去趕公交車。在醫院看病不見效,他就帶著她去四處找偏方,常常一大早出門,半夜才回來。


後來,因為看病、創業等,家裡欠了20多萬元,村裡閒言碎語很多,張軍還是什麼都沒說。“我知道,他心裡有我。”


這場大病讓張玲看到了愛,更讓她懂得了如何愛。


“生命太短暫了,吵架過一天就損失了一天。”打那兒之後,不管誰對誰錯,張玲成了最先道歉的那個人。


當她這麼做的時候,張軍也很自然地配合她在別的地方找補回來,矛盾衝突反而輕鬆化解了。


而且,經歷了生死,張玲更加確定兩個人是奔著過日子在一起的,而不是奔著散夥去的。


所以,他們不斷地做很多奔著好好過日子的事,一起創業,一起扶貧,一起好好經營這個家。婆婆癱瘓在床後,張玲和張軍一起分擔,親力親為地照顧,從未有過任何怨言。


經歷過生死,活著的每一天都是賺的


不僅如此,他們還收穫了佛系育兒法。


張玲一直在生死線上掙扎,深知有個好身體、好心情比什麼都重要,張軍也特別認同。


於是,他們的育兒目標出奇的一致:只要孩子身體健康、開心快樂就夠了。他們從沒強迫女兒報過任何補習班、興趣班,除非她自己喜歡;從未替女兒定過任何非完成不可的目標,除非她自己主動要求。


如此佛系育兒,雖然學習成績未能達到大眾意義上的優秀,但在其他很多方面,女兒的表現都特別棒:


全票當選班長;

是同學和老師公認的熱心腸、開心果;

在很多同學擔心高考會失利時,她卻說:“考不考得上不關我的事,我只要認真學習就好了。如果今年真沒考上,那一定是因為我們老師捨不得我,還想讓我來一次,那我再來一次就好啦!”


每一份苦難都是一筆財富,不僅是之於一個人,更是之於一個家。


如今,張玲幸運地等到了匹配的腎源,做了腎臟移植手術。


未來還有更多難題等著他們,但他們早有準備。


張軍說治病聽醫生的,他聽張玲的。


張玲說經歷過生死之後,活著的每一天都是賺的。


不管是事業還是治病,於她而言,只要竭盡全力,便是勝利。看清了生活的真相,還依然熱愛生活,這樣的人又怎會不幸福呢?


(感謝安徽省合肥市婦聯對此次採訪的大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