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無字書《→》,卻道盡了《活著》的意義

《→》是法國藝術漫畫奇才馬克-安託萬·馬修的作品,全書沒有一個字,十多分鐘就可以翻看完,原作標題只是一個→,後來出版時才加了書名《方向》。

馬修在書腰寫到: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正如書腰所言書中空無一字,但卻道盡了人生。

在你很快讀完後,又覺得很值得反覆讀,讓你有恍如自己就是書中人的感受,而且每讀一遍都有新的體驗。

今天花了不到一刻鐘看完這本特別的書,一時思緒萬千,捋了又捋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當下的感受和思考。

一本無字書《→》,卻道盡了《活著》的意義

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

01 人生就是一腔孤勇,終將一人趕赴一個人的約

《→》是一本無字書,書中只有一個無名且看不清楚相貌的人拎著箱子在一片空茫茫的世界裡,尋找箭頭、跟著箭頭不斷的前進,前進,前進……

我們不知道尋路人去做什麼,也不知道他要到達的終點在哪裡,更不知道此行的意義是什麼,就這樣沒有任何同伴,也沒有任何其他多餘的動作,只是頭也不回的往前走,也只有影子跟隨著他。

有時在書中的一片白茫茫中,只能看到他像小黑點一樣的身影,以及背後一串串腳印,向我們展示著來時的路,或只是證明一個人的動態。

在這一片白茫中,就像在一個奇異的世界裡,只有茫然和孤獨,他有時會迷失在荒蕪中找尋不到任何方向,需要自己一點點的在沙土中刨出路標,有時又會因為箭頭路標太多而陷入糾結,有時也需要穿越繁瑣無盡的迷宮,或是爬越長牆,腳底下的路也會變換不停,狂風暴雨、無盡挫折,縱使只是一直向前的路也沒有那麼容易簡單。

看著他獨自行走在白圖上,落寞的背影竟然看出了一絲瀟灑,最後那個青年人遲暮,慢慢的走向了“”墳墓”。

一本無字書《→》,卻道盡了《活著》的意義

靜下心來翻動頁面,莫名覺得和《活著》書中的主人公福貴的人生甚是相像。

雖然書中的福貴生命裡有賢惠的妻子,一雙可愛的兒女,踏實肯幹的女婿和小外孫苦根,但因造化弄人,經歷了不斷的歷史變遷和家庭的變故後身邊的人一個一個都離他而去,到最後孤身一人,陪著他遙望遠方的黃昏的只有一頭老黃牛。

不管是看不清楚相貌無名的尋路人,亦是《活著》中的福貴,他們都是孤身一人堅強從容的到達了生命旅程的終點。

曾經有人說過這麼一段話,我深以為然:

任何人都是我們生命旅途中的乘客,他們會在不同的站點下車,然後也會有不同人的上車,但這條路終究是要自己走完。

合上書感覺我們就是書中人,白茫茫的天地就如現實的生活,我們也曾獨自面對那些風風雨雨,獨自消化那些失措喪氣。

雖然我們不想承認人生就是一個人的一場修行,但我們也在一天又一天的看起來沒有什麼不同而又悄然變化的日子也會意識到,生活就是學會世界和身邊的人學會愛與成長後,然後學會告別。

曾經的好友也許會因為距離而疏離,父母也會因為歲月而離開,孩子也會因為成長而漸行漸遠,就算是伴侶總有一天也是要告別,人生吶,到最後就是自己了。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寫到: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的一隅。

世間熙熙攘攘,我們不曾孤單,但也從未脫離孤獨。

細思過往的人生,我們帶著對世界的期待離開母胎成為獨立的個體,後來我們撒開爸爸媽媽的手走向社會,獨自品嚐成長酸甜苦辣,再後來我們遇見一個人組成小集體,但責任與擔當仍是生活的主旋律,就算在這過程中有人為我們分憂為我們解惑,但人生這門功課還需要我們來做。

你看,孤獨只是被我們用吵鬧與幸福包裹,未曾消逝。

人生而孤獨,一腔孤勇向死而生。

一本無字書《→》,卻道盡了《活著》的意義

02 意義是因人的意識而存在,也因人的意識而虛無

我經常會想一個問題,或是說是很多人都會思考一個終極大問題: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觀點不一,至今也沒有統一的答案。

對此很多文學作品、影視作品也都表達自己對於這個問題的理解和思考,作家餘華用12萬字的《活著》,描述了福貴與命運的之間一生糾纏,藉此說出: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如果說餘華的《活著》是在用文字結構這個問題,那麼《》就是用圖畫線條表達自己對於問題的理解與困惑。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好像不管什麼事情都要找一個‘’意義”的存在,就如書中的無名人,一直在尋找→,追尋→的方向前進,時刻緊隨,從年輕到遲暮,從寂靜到喧囂,開始從一個→出發,兜兜轉轉最終又回到一個→當中,消失在我們的眼前,或者於此為起點再次開始。

那我們一直在找尋的活著意義或者→也好,到底對於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那意義又是什麼意義呢?

我們最終所追尋的就是正確的嗎?

不盡然。

一本無字書《→》,卻道盡了《活著》的意義

日本電影《入殮師》是一部以新入行的葬儀助理師的成長經歷表達對於人生意義理解的電影,這部影片溫和的語言、靜美的畫面告訴每我們:人生沒有那麼多精彩紛呈的意義,原本就是一場苦難的旅程。

電影中最觸動我心絃的一幕是:小林大悟站在橋上看到河裡的魚像有堅定目標一樣逆流而上,中間也會有些魚因為體力不支累死在中途,然後被河水沖走,但其餘的魚們仍然在前赴後繼。

小林看著這樣的場面感慨的說:真可悲啊,反正這麼辛苦,最後不還不是會死掉?

燒鍋爐的老大爺經過,對小林說:“這就是他們的宿命,中途就算再辛苦,也要回到出生的地方啊。”

一本無字書《→》,卻道盡了《活著》的意義

福貴的娘常說:“人只要活的高興,窮也不怕。”家珍也經常安慰福貴:“你還得好好活下去”。他們生活的很苦難,揹負人生的重負前行,每一處都有每一處的坎坷和崩潰,於他們來說“活著”並不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但對於“活著”仍有著強烈的渴望,哪怕最後只有福貴一人,依舊頑強的活著,我想,這就是看透了生活的本質吧。

每次去醫院看著裡面的老老少少,心中總是莫名黯然,人生就是變化莫測,誰也無法預測明天和未來。

在那裡,新生的嬰兒在啼哭,等著診室叫號,成人抱進去,插著呼吸管的老人在沉默,等著診室叫號,孩子推進去。

看著醫院來來往往的人,聽著外面救護車、殯儀車鳴笛聲,我們何嘗不是現實中的福貴呢?

在生活中遇到一件又一件令人心生倦意的事情,但不能放棄不能屈服,咬緊牙關接受生活的“惡意”與“淬鍊”,在艱難中不斷的自己詢問自己,生活的意義是什麼?但往往無人回應,只有硬抗和堅持。

就像書中表達的,其實活著就是活著本身,生活就是生活本身,我們找尋不到任何恰當的意義,活著就是意味和苦難並行,和命運和解,所謂的意義就是本身的意念反饋,給予生活的標籤。

那麼,糾結就沒有任何的意義。

作為普通人,努力過好每一天,當你迷茫時就自己給自己的日子賦予意義,給自己一些期盼和信念吧。

可能只有最樸實的人才能看透最本質的核心,所以《士兵突擊》裡許三多說:

“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

一本無字書《→》,卻道盡了《活著》的意義

03 人生簡單純粹指向一個終點,但過程充滿隨機性和不確定性

《→》書的開始,尋路人打開一扇門,進入了一個未知的世界,他拎著自己的箱子漫無目的向前走,前方看不見任何,後面只有一串串腳印證明他在移動,沒過多久,前面赫然立著方向標,但這個方向標指示了各個方向。

當尋路人左看看右看看,陷入糾結時,其中一塊標識牌卻突然脫落下來了,尋路人就順著這天意的所指示的方向走了下去。

一本無字書《→》,卻道盡了《活著》的意義

在行進的路途上,尋路人還被一個硬角絆倒,然後挖掘出一個巨大的物體,在圍著它不斷挖掘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小箭頭,便跟著這個方向繼續前行了,但是我們的視角看到是這個即將被挖出來的物體也是大箭頭,但是尋路人看不到全貌,只能根據這個物體上的新“線索”繼續前進。

一本無字書《→》,卻道盡了《活著》的意義

這樣的巧合或者意外在書中還有很多處,都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

所以,有些時候我們的人生就是由偶然組成,當你認為就是當下點的時候,就會蹦出其他的點,然後就由此改變了以往的設定。

福貴的一生也充滿了巧合,也正是這些有時候看起來不起眼的小“意外”決定了其一生的走向。

當時福貴浪子回頭開始好好過日子,家珍也帶兒子回來了,一家五口團聚,感覺日子正在慢慢變好,但沒多久老母親卻病倒了,福貴進城買藥,剛好遇到貪玩兒的小孩,剛好敲了縣太爺的門,結果遇上了縣太爺家脾氣暴躁的僕人,兩人打架時剛好被抓壯丁的遇到,誤打誤撞就當了兵。

福貴家本是如假包換的地主,但因為福貴嗜賭放蕩,將家財全輸給龍二,還因此氣死了父親,氣跑了家珍,但在那個特殊時期,這反而變成了一件好事情,龍二替福貴做了地主,最終落了個槍斃的下場。

一本無字書《→》,卻道盡了《活著》的意義

很多時候,人算不如天算,一切都是那麼巧合的發生在當下,而身處當中的我們可能並不知道我們任何抉擇,會讓我們承受和麵對些什麼。

人生滾滾向前,充滿未知與變數,誰也不能左右事態的發展與變化,回顧歷史的長河,王權更迭,朝代交替,再有抱負與謀略的人物,也是被歷史的巨輪轉動下也是渺小的。

人生就像是一列永不回頭的列車,大家都去往一個終點,但這趟旅行中並非一帆順風直接到達,可能會有機械故障,也可能隱約雷鳴,陰霾天空,也說不準也會誤入桃花源,留下一段美妙的回憶。

總之,充滿隨機與未知,我們無法預料,只有被促使著堅定向前。

一本無字書《→》,卻道盡了《活著》的意義

04 你我皆是局中人,自帶“上帝視角”詮釋荒誕

《→》書中尋路人在路途中找到了一本彷彿可以指引方向的書,而我們手上這本書也加入了一大張摺疊的畫頁,打開那張畫頁,諾大的白紙只有小小方寸之間畫著箭頭,令我震撼而萬分觸動,看著彷彿是我們找到的這本書,讓讀者不由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生活,我們每個人何嘗不是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指引方向的線索呢。

從而開始思考我們的“上帝視角”,我們所謂的審視尋路人的苦苦找尋和自以為是的判斷,我們對於方向的判斷何嘗不是一廂情願呢?

是書中人,還是局外人不得而知,盡顯荒誕。

一本無字書《→》,卻道盡了《活著》的意義

我們日常裡總是將自己擺在更高一點的位置去看待問題、看待他人,總會為書中人或當局者著急,頗有恨鐵不成鋼的意思,認為他們沒有看透當下,但反觀我們自己的生活就看透了麼?

書中有一處尋路人跟著指引前進的線索走到一堵彷彿沒有盡頭的牆,來到了地面,當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從“上帝視角”高空俯視時才發現整堵牆其實組成了一個巨大的箭頭輪廓,而尋路人費盡心思和力氣找的箭頭指示卻是那個巨大箭頭指示方向的反面,以及前面提到的被挖掘看不到全貌的硬角,除了是蘊含方向的意義,更是給予了讀者震撼和深思。

很多時候我們看似深度思考和判斷也可能依舊片面和未知,人的視野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有侷限性的。

<code> 當你翻開書之時,你,便已然是書中人。/<code>

我們就是尋路人本人,在複雜的世界裡,尋找著各自的箭頭方向一往直前的獨行,前方會有很多方向,會有很多可能性以及變數,但我們只能以一種理解方式將路走下去。

最終,我們的每一次選擇,我們走過的路,都會變成一個一個簡單的小箭頭,或許還有深一腳淺一腳的腳印記錄我們的路途,然後,在另一時空或者另一形式被“看書的人”用TA的方式解讀。

一本無字書《→》,卻道盡了《活著》的意義

所以,你將去往哪裡呢?

以何種方式到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