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的歷史》——“一部龐大又細緻的關於書籍的紀錄片”

從來沒有哪一樣東西像書籍一樣,匯聚了從古到今無數先人的哲思,並且能夠將它們以一種實體的形式呈現在任何一個人的面前。正如高爾基所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失去了“巴別塔”,好在我們還有書籍。

從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到古埃及聖書字,從中國的甲骨文到瑪雅文字,再到今天世界上在使用的無法被完全統計的成百上千種文字,不少文字在歷史的車輪下逐漸消亡,還有一部分文字,則是被鐫刻在甲骨、石頭上保存了下來。記錄這些文字的,也慢慢變成了紙張。文字伴隨著它們的載體一步步演化成為今天我們熟知的“書籍”的樣子。

如今,全世界每年新出版的圖書有幾十萬種。2018年,僅中國出版的新書就有20.3萬種。印刷術的發明,讓書籍的複製不再需要抄書匠們一字一句的謄抄,書籍的廣泛生產成為可能。從手抄本到印刷書經歷了怎樣的過程?讀了這本《書籍的歷史:從手抄書到印刷書》,你就能知道現在的書籍是怎樣發展過來的。

《書籍的歷史》——“一部龐大又細緻的關於書籍的紀錄片”

《書籍的歷史》由年鑑學派創始人之一、20世紀著名的史學大師呂西安·費弗爾與曾任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研究主任的亨利·讓-馬丁合著而成。這本書著眼於15世紀至18世紀的歐洲,從紙張的出現到印刷術的發展,從書籍的外觀變化到書籍的銷售傳播,從出版地理學到印刷書對當時社會的影響等,詳細探討了西方關於印刷書從誕生到傳播各個方面的問題,可以說是“一部龐大又細緻的關於書籍的紀錄片。

下面我們就從紙張在歐洲的出現、印刷技術的發展、書籍的外觀變化以及書籍的內容變化這4個方面,一起走近手抄書到印刷書過渡的那段歷史。

一、紙張在歐洲出現

公元105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由先前常用的製作絲綢剩下的質量不好的蠶繭改用樹皮、漁網、破布等原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製作成紙。

《書籍的歷史》——“一部龐大又細緻的關於書籍的紀錄片”

圖片來自網絡

造紙術先是傳入與我國毗鄰的朝鮮和越南,後又傳到中亞的一些國家,隨後經過貿易傳到了印度。直到12世紀,造紙技術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在這之前的歐洲,所採用的一直是山羊和小牛的皮製作成的紙。根據記載的數據,古騰堡羊皮紙《聖經》每卷有340頁,每張書頁的尺寸大約為62×42釐米,每卷需要170張皮子。也就是說,如果要印製30卷這樣的聖經,就需要宰殺5000只山羊。

動物皮的不易獲得,決定了這類紙的價格相對昂貴。造紙術傳入歐洲後,紙張的廉價易得使之成為動物皮紙的替代品。

但是由於紙張的脆弱、易裂,一開始它並沒有發揮出大的作用,僅僅是用作書寫記錄底稿等不需要長期保存的文件,隨後會再採用結實的羊皮紙進行謄抄。

《書籍的歷史》——“一部龐大又細緻的關於書籍的紀錄片”

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造紙術也得以改進,生產效率和紙張的質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些造紙工坊開始使用雙頭錘代替石磨來碾磨舊布片,並且用明膠和動物膠代替東方人使用的植物膠,從而改善了紙張的黏著度。

加上中世紀後期亞麻種植的推廣,麻面布料取代羊毛面料,用於造紙的舊布片供應量大增,價格也隨之降低了。

這兩個因素使造紙工業在歐洲傳播開來,從這一時期開始,紙張開始逐漸取代羊皮紙。普通民眾到皇家人員都慢慢接受了紙張,將紙張用作日常使用的書寫材料。

二、活字印刷術的出現和發展

北宋慶曆年間(1041年-1048年),畢昇在雕版印刷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但是由於人工、技術等限制,活字印刷術並未受到當時社會的重視,也未能取代當時已經相對成熟的雕版印刷流行開來。

《書籍的歷史》——“一部龐大又細緻的關於書籍的紀錄片”

直到400多年以後,德國的古騰堡創造了鉛合金活字版印刷術,在澆鑄活字、油墨以及印刷機這三個方面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奠定了現代印刷術的基礎。

畢昇當初採用的是用膠泥燒製成陶質的陽文反文字模,由於這種材質對油墨的附著性不是很好,印出來的字跡容易模糊。另外,活字字模的製作需要大量識字的工人,這也是活字印刷術未能在當時的中國流傳開來的重要原因。

鉛活字印刷術採用的方法是:先用硬金屬製作出字衝,上面刻上陽文的文字,再將字衝壓在稍軟的字模工具上,得到陰文的字模。再把字模放到鑄模中,用低溫可融的金屬製造出活字。採用這種方法,可以製造出大量的活字。

在製作活字時,為了使字沖和字模不被磨損太快,用於製作字沖和字模的材料被不斷改進。最早的字衝由青銅和黃銅製成,後來又用到了硬度更強的鋼。字模也從最初採用的將鉛融化在字衝周圍製成的鑄模-字模一體的方式,改成鉛字模,再到後來的青銅字模。

製作活字的材料也慢慢發展成後來被普遍採用的鉛、錫和銻組成的合金。與此同時,排版技術也逐漸變得完善起來。

《書籍的歷史》——“一部龐大又細緻的關於書籍的紀錄片”

自印刷術發明以後,手工排版的方法幾乎沒有變化。排字工坐在字盤前,將活字取出,按照一定的順序放進收字盤,每排滿一行,將整行放進固定字母距離的鉛條中,字行排滿整頁後,再將排好的頁面放進版盤,用木塊和繩子固定,留待印刷。

為了提高排版效率,讓排字工人能夠輕鬆、快速地將需要用到的活字排列到收字盤中,不同作坊的字盤內字母的分佈方式逐漸統一起來,那些經常用到的字母放在字盤中容易取出的位置。

就像現在大家使用的鍵盤,上面的字母分佈也是根據同樣的原理——能夠讓最靈活有力的手指輕鬆地敲打使用頻率最高的按鍵。

三、書籍的外觀

1、 字體

印刷工業誕生初期採用的字體主要有4種:用於經院文件的哥特字體、用於教堂用書的“祈禱書字體”、從掌璽大臣公署所使用的手寫體演變而成的“混合哥特字體”,以及一些人文主義群體所使用的、他們認為是源自古代著作的字體,這種字體受8世紀末期出現的加洛林體的啟發,最終發展成了現在的“羅馬字體”。

《書籍的歷史》——“一部龐大又細緻的關於書籍的紀錄片”

隨著人文主義作品的流行,使用羅馬字體的印刷品得到了廣泛的傳播,羅馬字體也漸漸被更多的歐洲地區接受。

2、 書名頁

不像現在的書籍,打開一本書,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書名頁。最初的書籍是沒有書名頁的,第一張書頁就是正文,只是在正文之前有一句簡短的話說明書的主題和作者。印刷地點、印刷師傅姓名等“圖書版本記錄”信息通常在書的末尾。到了15世紀,一些作坊開始把坊標加到圖書版本記錄中。

《書籍的歷史》——“一部龐大又細緻的關於書籍的紀錄片”

由於第一頁書紙很容易弄髒,某些出版商便將第一頁留白,只在上面印上簡化後的標題,便形成了最初的書名頁。坊標也跟著放在了開頭,用以裝飾書名頁。再後來,書商開始在書名頁加上書的簡短介紹,有的還會加上書上名字和地址進行廣告宣傳,以及一些框型裝飾圖案。

隨著人文主義的勝利,人們開始給新書取簡短的名字,並將它和作者名放在書名頁,下面只加上出版商,形成了如今的書名頁。

3、 封面

印刷術的出現並沒有給書籍的裝幀帶來大的革命,裝訂印刷書和裝訂手抄本的方式並沒有太大的不同。當時所採用的封皮多為皮革,少數大人物使用的豪華版,則是用貴重的布料。裝訂工將封皮包住木製的封皮版,並壓制出花紋,就是最初的封面。

《書籍的歷史》——“一部龐大又細緻的關於書籍的紀錄片”

隨著社會對書籍數量的要求增多,印刷機印出的書籍逐步增加,對裝訂速度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印刷行業開始逐漸用紙板取代木板做成書籍封面,用可以覆蓋住封皮的飾板一次性完成書籍的裝飾,進而使封面採用整張畫成為可能。

到了19世紀,蒸汽印刷機和造紙機的發明進一步提高了書籍的印刷速度,大部分書籍不再進行精裝,書的整體形象便漸漸發展成現在的模樣。

四、書籍的內容變化

從西羅馬帝國滅亡到12世紀這七個世紀裡,所有的書籍文化和書籍生產,幾乎都被修道院和其他宗教機構壟斷。印刷術出現之後,最初的一個主要任務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讀到《聖經》。當時的讀者絕大部分都是教徒,讀物也主要是宗教相關的各種祈禱書,以及部分日曆、年鑑、識字讀本等。

12世紀末,大學開始出現,對教材產生了一定量的需求。通俗文學作品也在這一時期產生,但是具有閱讀能力的人並不多。不少遊吟詩人也輾轉在城市之間,傳播著自己的作品或者他人的詩歌、聖人傳記等。

《書籍的歷史》——“一部龐大又細緻的關於書籍的紀錄片”

到了15世紀,絕大部分的印刷書仍然是宗教相關的作品。據學者海恩列舉的數據,當時的拉丁語版本《聖經》有109種之多。

16世紀,學校的數量迅速增加,對教材的需要也在不斷增長。印刷術的出現,促使許多基礎性書籍獲得大量的印刷,人們藉助這些書籍接觸到了古典文學。這一時期,騎士小說開始出現。

人文主義的發展使人文作家的作品印刷數量逐漸超過宗教作品,古典作品慢慢流行開來。從拉丁語作品到希臘語作品,再到希伯來語作品,人文主義者通過學習語言進行翻譯,使這些古典作品獲得了更加廣泛的傳播,形成了和經院傳統並行的古典傳統。

《書籍的歷史》——“一部龐大又細緻的關於書籍的紀錄片”

除了上面所說的4個方面,《書籍的歷史》這本書還對那個時期印刷書的籌措準備,書籍的發行和銷售,書籍的傳播和人文、宗教對書籍的影響,以及出版商、印刷工人等從業人員的生存狀況等等進行了詳略得當地介紹,是一部可讀性很強的學術型著作。

書籍作為思想的載體,在人類社會發展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計算機技術出現和發展,使書籍不再拘泥於傳統的紙質形式。移動設備的出現更是對紙質書造成了巨大的衝擊。關於電子書是否會取代紙質書的爭論,一直沒有定論,但是無論將來結果如何,紙質書都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文|瞻星記

圖|《書籍的歷史》、部分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