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姐“社死”言論引爭議丨人言可畏?不,可怕的是“迴響”

清華學姐“社死”言論引爭議丨人言可畏?不,可怕的是“迴響”

文丨卿心君悅

近日,在清華美術學院發生一起極富“戲劇性”的事件——一學姐(網稱)在食堂裡誤認為被一學弟(網稱)“性騷擾”——在書包的遮蓋下摸其臀部。在未明確真相前,該學姐在社交平臺發聲:

“小東西(學弟)我確實不能暴打你一頓,但我先讓你在我朋友圈社死吧。”

清華學姐“社死”言論引爭議丨人言可畏?不,可怕的是“迴響”

所謂的“社死”,即社會性死亡,社會關係死亡,也就是在人際交往中名譽掃地。

如果那名“學弟”的所作所為卻如“學姐”所想的那般不堪,或許,予以其“社死”的宣判,也算是其罪有應得,甚至還可能成為女性自我保護與自我維權的“典範”。

可惜,就在這位“學姐”的評論發出後,網友已經形成一股對“學弟”討伐的趨向時,事情發生了反轉——原來那位“學弟”是冤枉的,隨後,“學姐”站出來解釋、道歉,可討伐的大勢已成,對那位“學弟”造成的名譽傷害已成事實,事情的反轉與“學姐”的再次發聲只是讓討伐的大勢轉了轉頭,矛尖指向了自己。

據最新消息表明,當事人雙方已達成諒解,並希望大家不要對此再“擴散傳播”,可是“火”已經點燃,即便風勢不是自己所借,但火勢已成,又豈是說滅就能撲滅的?

這篇文章沒有“煽風點火”的意圖,僅基於事件的發展與發酵談一談個人對“人言可畏”這四個字的一些思考。

人言可畏,是因為言語中暗藏“兵不血刃”的鋒芒

記憶裡,人言可畏一詞應該出自於《詩經·鄭風·將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說的是流言蜚語(汙衊的語言或背後的議論)很可怕。

有多麼可怕?

民國四大才女阮玲玉成名後,因陷入張達民和唐季珊的名譽誣陷糾紛案,不堪輿論誹謗於1935年服藥自盡,為此,魯迅曾為其撰文《論人言可畏》;還有發生在2018年四川德陽安醫生服藥自殺事件,因對方孩子家長惡意引導輿論,致使安醫生不堪各方輿論壓力,無奈之下放棄了生命。

類似的事件太多太多,我想若是有心人想追溯記憶,也能找出不少類似的例子。

為何語言會有如此的威力?

這讓我不得不想到那八個經常在此類事件中出現的字,“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似乎,按理來說語言、文字本不該具有殺傷力,可那僅是針對於個人的言語而言,一旦匯聚成多數人的言語,那麼對承受者撲面而來的壓力是難以想象的。

清華學姐“社死”言論引爭議丨人言可畏?不,可怕的是“迴響”

我想,這也就是“社死”的由來,之所以其中會帶有“死”字,就是因為對處於人群之中的個人來說,最舒適的狀態是融入其中,這屬於心理學中的“社會歸屬感”,可一旦因某種特殊因素或情況的存在,讓某一個人或某一類人站在了大多數人的對立面上,那麼其所要承受與面對的孤立感、無助感,足以使其在現實生活中絕望、崩潰。

同時,人言可畏的可怕之處還在於這種伴隨傷害的語言武器,人人隨身“攜帶”,隨時可以發出,就像現如今對“管制刀具”的限制一樣,試想一下,若失去了這種強制性的限制,我們人人隨身攜帶著“管制刀具”,身處於現實生活中人人將面臨多大的壓力?

而人言可畏之處恰在於此,人的語言不好實施“管制”,因為“言論自由”,但是語言卻又伴有一定與實質武器相同的屬性,如此,充滿的未知性與不可操控性,讓人的言論更具恐懼感。

盲目跟風的人群有錯,可這不也是最初發聲人所期待的嗎?

在這一事件的相關報道中提到了一個細節:

“當時這名學姐只公開了學弟的名字,學弟的信息和照片是網絡論壇中的其他人‘人肉’出來的。”

清華學姐“社死”言論引爭議丨人言可畏?不,可怕的是“迴響”

我相信這句話很可能是事實,但我想不明白的是這又說明了什麼?

我無意捲入這一事件中,因此下述的一些言論不僅僅針對於這一事件的評論,更多是基於這類事件的一個思考。

我想不通的是率先發出聲音的人,有幾人不清楚言語可能伴隨的“傷害”,又有幾人最初不是想利用或操控這種武器所帶有的威力?

2018年四川德陽安醫生自殺事件,不就是對方孩子家長有意為之嗎?這一事件中,最初這位學姐想要讓學弟“社死”,不就是憑藉語言所帶來的傷害嗎,不就是利用“人言可畏”的特殊屬性嗎?

是,我們承認一些人並沒有將很多信息公佈於眾,可是生活在如今現實生活中的人,難道真不知道網絡的威力,還是不知道一些盲目跟風“鍵盤俠”的傷害?

不,我想他們是知道的。

他們不知道的只是沒想到發酵的速度會這麼快,傳播的範圍會這麼廣,傷害的程度會這麼大而已,確實一些後果可能不是當事人最初所願,但不是所願的未必是造成了這種結果,而是造成結果的程度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和預期。

可是,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和預期,不又恰恰證明了最初是想利用與操控這種武器嗎?

我承認網上一些盲目跟風的人有錯,因為這種盲目跟風往往是不在意事實的,只在意個人的喜好、想象,憑藉自身的遐想滿足一定內心深處的慾望——譁眾取寵、憤世嫉俗、扮演正義、博取關注……

可即便如此,我們也不應該忽略一些事件的源頭,就像《烏合之眾》提到的那個觀點:“有的時候,那些最不明確的詞語,引起的反響反而最大”,因為不確切的詞語暗示了眾人努力的方向,留下了幻想的空間,而這類事件的源頭也是如此,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別有目的的人,故意混淆事實,利用大多數人的喜好點、敏感點、人性的弱點等,引起輿論的關注,利用輿論的盲從,以小博大、翹起輿論的支點來完成私慾。

當然,我也相信在現實生活中一些輿論開始的源頭是無意的,我也相信一些輿論跟從者是出於好心,出於正義的。

清華學姐“社死”言論引爭議丨人言可畏?不,可怕的是“迴響”

但既然此類事件頻繁引起悲劇,那麼我想身處於現實生活中的人都應該深思在其中可能扮演的角色,都應該深思這種“人言可畏”的負面影響。畢竟,凡是武器往往都具有“雙面特質”,能傷害他人,同樣也能傷害自己。

凡有聲音,必有迴響,但迴響未必基於最初的聲音

在這一事件中,那個被誣陷的學弟遭受了傷害,而最初的源頭也承受了傷害,兩人雖然達成和解,但基於現實來看,這些傷害很可能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

清華學姐“社死”言論引爭議丨人言可畏?不,可怕的是“迴響”

清華學姐“社死”言論引爭議丨人言可畏?不,可怕的是“迴響”

這並非人之所願,但無奈這也是一個事實。

我曾經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提出過一個請求——希望所有人能珍惜、重視如今的網絡,這個能讓我們發聲的平臺。

很多時候,我們個人的聲音是細微的、弱小的,產生不了巨大的反響,恰恰在網絡中,個人的聲音才能得到巨大的迴響,才能產生巨大的效應。

網絡為很多人提供了便利,為很多人維護自身權益提供了幫助,因為近些年來,在網絡的發酵下,我們多次維護了應有的“公平”與“正義”,這是網絡收到的成果,這歸功於站在網絡背後的每一個“監督者”。

可是,很好的一鍋粥往往會被幾粒老鼠屎毀掉,這個可以發生正義吶喊的平臺,這個能讓我們發出聲音產生更大回響的平臺,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因為當網絡發出的絕大多數聲音已不再趨於正向,不再符合社會主旋律,不再能展現積極的正面作用時,很可能網絡的部分功能就會受到限制,這也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因此,為了讓該有的聲音發揮最大的功效,產生應有的迴響,那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參與到遏制、消滅“噪音”的任務中,哪怕不參與消滅,也請不要“助紂為虐”,否則,終究一天,很可能那些需要回響的正義聲音,也很可能在慣性的作用下“走音”。

清華學姐“社死”言論引爭議丨人言可畏?不,可怕的是“迴響”

卿心君悅,一位情感觀察者,Ta說書評人、影評人。用文字溫暖你,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