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駕崩後,為何不埋葬在一起,而是葬在好幾處?

清朝的皇陵主要分佈在四處:

一是位於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的清永陵,也是清朝的祖陵,埋葬了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貼木爾、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

二是位於瀋陽的清福陵和清昭陵。其中,清福陵埋葬的是努爾哈赤,清昭陵埋葬的是皇太極;


清朝皇帝駕崩後,為何不埋葬在一起,而是葬在好幾處?

▲清永陵


三是位於河北遵化以西23公里的昌瑞山下的清東陵,埋葬了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和同治五位皇帝

四是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里處的永寧山下的清西陵,埋葬了雍正、嘉慶、道光和光緒四位皇帝

同樣都是愛新覺羅氏的皇帝,為什麼把皇陵設在多處呢?


清朝皇帝駕崩後,為何不埋葬在一起,而是葬在好幾處?

▲清朝皇帝們


赫圖阿拉可以說是清朝的發家之地。在明朝萬曆三十一年(1603)時,努爾哈赤在此建城。並在萬曆四十四年(1616)時,建立了大金,史稱"後金",努爾哈赤即汗位。

這裡是努爾哈赤家的根基,所以他們的祖陵清永陵,自然建在這裡。儘管後世皇帝入關,但是永陵祭祖,依然是清朝的國家大典


清朝皇帝駕崩後,為何不埋葬在一起,而是葬在好幾處?

▲清永陵方城及啟運殿(享殿)


後來,努爾哈赤等人發展壯大,後金輾轉幾處後,遷都到了瀋陽,營建了今天的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經歷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位皇帝(大汗),所以他們駕崩後也葬在了瀋陽。


清朝皇帝駕崩後,為何不埋葬在一起,而是葬在好幾處?

▲瀋陽故宮平面圖


此時的大清,還算是地方割據政權,陵墓的規格並非按照皇陵修建,而是汗陵。

努爾哈赤的福陵與皇太極的昭陵,儘管都在瀋陽,但兩者之間還有二十公里的距離。所以,嚴格來講並不是挨著的。


清朝皇帝駕崩後,為何不埋葬在一起,而是葬在好幾處?

▲唐朝皇陵分佈圖


之所以如此,主流觀點認為:皇太極的昭陵,是仿造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昭陵並沒有與李淵的獻陵緊挨著,而是採用的"昭穆制度"。

所謂昭穆制度,就是太祖陵墓居中,子孫分別排列左右,左為昭,右為穆,如果上一代為昭,則下一代為穆,再下一代為昭……間隔著來。


清朝皇帝駕崩後,為何不埋葬在一起,而是葬在好幾處?

▲多爾袞畫像


後來,愛新覺羅集團創業進展順利,皇太極的幼子順治帝即位後,攝政王多爾袞聯合吳三桂,攻入北京城,清朝正式成為全國性政權。

所以,接下來的清朝皇帝,就不按照瀋陽的昭穆制度來了,而是在關內新找皇陵之所。


清朝皇帝駕崩後,為何不埋葬在一起,而是葬在好幾處?

▲清東陵


順治帝看上了今天河北遵化西向的昌瑞山,便仿造明朝的十三陵,建造了清朝帝王陵(後被稱為清東陵)。

順治帝駕崩後,葬在了南起金星山,北達昌瑞山主峰的中軸線上,即孝陵。日後的皇帝依然按照昭穆制度來,不過沒有像瀋陽福陵和昭陵隔那麼遠,而是緊挨著。


清朝皇帝駕崩後,為何不埋葬在一起,而是葬在好幾處?

▲清東陵平面圖


後世皇帝陵寢以孝陵為中心,一左一右穿插著來,順治帝設想的是兒子在左,孫子在右,孫子的兒子在左……

接下來的康熙帝聽從了老爹順治的意思,埋在了孝陵左邊的景陵。但是到康熙兒子雍正的時候,雍正不按套路出牌了。


清朝皇帝駕崩後,為何不埋葬在一起,而是葬在好幾處?

▲九子奪嫡可能給雍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本雍正已經選中了東陵的九風朝陽山,作為自己的陵墓。但後來又反悔了,想自己另找墓地……就是這麼傲嬌。

具體原因在民間是眾說紛紜,說他篡位的,說他對不起祖宗的。不過在《工科史書》中解釋了原因,主要是工部的人考察了一下,認為風水不太好……

當然,這是不是真實原因就不好說了。


清朝皇帝駕崩後,為何不埋葬在一起,而是葬在好幾處?

▲清西陵


反正後來雍正讓怡親王允祥和兩江總督高其倬,另選皇陵之處,最終定奪的就是今天清西陵的位置。

雍正帝高興了,也爽了,但是到他兒子乾隆帝的時候就鬱悶了,最崇拜的爺爺康熙葬在了清東陵,自己的老爹葬在了清西陵,自己跟著誰混?


清朝皇帝駕崩後,為何不埋葬在一起,而是葬在好幾處?

▲乾隆裕陵


經過研究,乾隆帝決定,為了避免日後清東陵荒廢,都跟著雍正跑偏,自己駕崩後入住清東陵。還定了一條規矩:他葬在清東陵,他的兒子葬在清西陵,他的孫子葬在清東陵。

兆葬之制,說白了就是"東埋一個西埋一個",孫子和爺爺埋在一起,可算解決了這個問題。

不過,乾隆的後代子孫也沒完全遵守。道光帝按照順序,應該是在東陵,但當時東陵漏水了,所以就改為西陵……


清朝皇帝駕崩後,為何不埋葬在一起,而是葬在好幾處?

▲華龍皇家陵園


等到末代皇帝溥儀的時候,清朝滅亡,封建制度消失。溥儀也就沒有建皇陵,最初葬在了八寶山,後來移到了華龍皇家陵園。

儘管華龍皇家陵園離清西陵很近,但卻是私人墓地,之所以把溥儀"請"來,也是為了營銷,打個廣告……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