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對今天的啟示,人性的本質,值得思考。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人性的本質。

摘自全球通史

1971年全世界都因發現了塔薩代人而感到驚奇和興奮。塔薩代人是一個在菲律賓棉蘭老島上一直過著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的食物採集者部落,共有27人。在至少6個世紀的時間裡,塔薩代人的先祖過著幾乎完全相同的生活。這個小群體的最為明顯和重要的特徵是,他們完全沒有侵略性。他們根本就沒有“武器”、“敵對”憤怒”或者“戰爭”這樣的詞語。自從與外人有了接觸後,他們急不可耐地採用了波羅刀,即菲律賓人用的一種長刀,因為這種刀優於他們採集食物、砍斫樹木和劈開樹叢用的石制工具。但是,他們拒絕使用矛和弓箭,因為他們不能運用這些武器來採集食物。他們仔細而平等地在群體所有成員中分配自己採集來的所有食物(番薯水果、漿果、鮮花、魚類、螃蟹和青蛙)。

對塔薩代人的這種生活狀況的真實性,有人表示懷疑,有人提供辯護。不過,由於世界各地已發現具有類似社會特徵的其他一些小群體,人類學家們承認塔薩代人作為史前人類的一種共同類型,仍具有重要的意義。塔薩代人之所以重要,是因他們是食物採集者,就和農業革命前—一即占人類歷史80%的時間中——一的所有人類一樣。如果在這數萬年中,所有地方的人都像塔薩代人那樣愛好和平,那麼我們就不能接受那種認為人類天生就具有侵略性的共同看法。

不幸的是,就在世人知道塔薩代人的同時,人們又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發現了另38有30人的小群體,即芬圖人( Fenton)。這個部落的人都是兇暴的武士,他們不斷地用弓箭進行戰鬥。歷史上,類似的矛盾現象也在美洲印第安人中間出現過:科曼奇人( Comanches)和阿帕切人( Apaches)將他們的孩子培養成戰士,但霍皮人(Hpis)和祖尼人( Zunis)卻培養他們的孩子過和平的生活,而且至今仍這樣培養。

那麼上述這些情況對我們認識人性的本質究竟有著怎樣的啟示呢?歷史記載表明,人類生來既不愛好和平,也不喜歡戰爭;既不傾向合作,也不傾向侵略。決定人類行為的不是他們的基因,而是他們所處的社會教給他們的行事方法。心理學家「爾伯特·班都拉( Albert Bandura)就專門進行過這方面的研究,他得出結論說,人性是“一種巨大的潛在性,會因社會影響而具有多種表現形式……侵略性不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或不可變更的特性,而是一種鼓勵侵略的社會環境的產物。

人性問題對我們大家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隨著科技的發展,戰爭變得更命,同時也更加頻繁。在包括人類歷史大部分時期的舊石器時代,戰爭並不多見,因為小型的食物採集者群體只能佔用那麼大的地盤,佔領相鄰部落的地盤對他們來說並無多大用處。事實上,他們很可能會在戰爭中失去一切,因為那時全球的人類少得可憐,血腥的戰爭極可能毀滅整個人類。小猴子只需完全依賴父母一年就可以獨立生活,猩猩需要依賴3-4年,而人類需要依賴的時間則長達6~8年。族群內的合作體系能給小孩提供必要的食物和保護,從而更好地保證他們在漫長的依賴期中的生存。簡言之,在舊石器時代的幾百萬年中,樂意合作的血親社會之所以能佔上風,就因為它們十分適合於人類這個物種的生存。

隨著農業革命的到來,所有這一切都起了變化。隨著農業生產率的提高,人口不斷增加,村莊拓展成城鎮,城鎮又擴張成擁有巨大的宮殿和廟字以及聚斂來的財富的帝國。由於此時可以爭奪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戰爭變得越來越頻繁,也愈來愈具有毀滅性。雖然手持短劍的古羅馬士兵或披掛盔甲的中世紀士兵殺死的人並不多,但到近代時,大屠殺卻已變得很普通。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共有840萬軍事人員和130萬平民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的軍事人員和平民分別增加到1690萬人和3430萬人。如果有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話,傷亡人員肯定還會有更加驚人的增加。由來自30個國家的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科學聯盟理事會於1985年9月報告稱,核武器攻擊造成的衝擊波和輻射效應會直接奪走幾億人的生命,但是全世界50億人中,有10億到40億人將死於饑荒。這種饑荒起因於“核冬天”;在“核冬天”,核爆炸產生的黑色蘑菇雲形成的巨大雲層會遮蓋地球,使全球的作物得不到熱量和陽光。

歷史給予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是,核戰爭並非不可避免。因為戰爭的發生不是由於人性,而是由於人類社會的緣故。而人類社會是由人組成的,因而也可以由人重新構建。以下是人類學家阿什利·蒙塔古( Ashley Montagu)就人性問題得出的結3論要點:“

毋庸置疑,我們生來就具有基因所賦予的做出各種行為的潛能,但這些潛能變成實際能力的方式則取決於我們所受的訓練,取決於學習。……我們真正繼承的是塑造和完善自身的能力,使自己不成為奴隸,而成為命運的主宰。”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人性的本質,值得思考。


歷史對今天的啟示,人性的本質,值得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