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窥探唐代的粮食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疫情肆虐,对经济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导致生活用品价格上涨,尤其是粮食价格,使人们本来紧张的神经愈发的不安。粮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们一日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其价格关系到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在“民以食为天”的封建时代,粮食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民众的生活,甚至关系到王朝的盛衰乃至存亡。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繁盛时期,传统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唐代,在遭遇天灾、战争的时候,其粮食价格是如何变动的?影响粮价的因素有哪些?

民以食为天,窥探唐代的粮食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收粮

粮价总体情况

公元618年,李渊在关中登基建立唐朝,隋末飞涨的粮价和无处不在的粮荒并没有因为政权的更迭而消失,反而愈演愈烈。武德元年,关中地区就出现了严重的粮荒,谷价踊贵,朝廷不得不行“禁屠酤令”,禁止屠杀牲畜以及酿酒,以大幅压缩粮食消费。

至贞观初年,情况并没有得到缓解,加上旱蝗与水灾又接踵而至,致使整个贞观初年社会粮食严重匾乏、粮食价格不断高涨,民众生活极度困难。唐代由开国到贞观初年,唐兵围困洛阳,守兵掘堑筑垒而守,城中缺乏粮食,一匹绢可以买三升粟,一匹布可买一升盐。这固然是粮食来源断绝时的特殊现象,可是到了贞观初年,一匹绢也只能买到一斗米。

唐太宗励精图治,社会经济逐步好转,粮价也得到了控制,非但没有继续上涨,还在持续下跌,并长期保持着低价水平。《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四年,天下大丰收,在外面流浪的流民全部回到家乡,一斗米只卖三到四钱。一年到头判死刑的只有29人。东到大海,南到五岭的民众都不关大门,行走的人们都带粮食,都从沿途得到粮食和供给。

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资治通鉴》


民以食为天,窥探唐代的粮食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旱灾

太宗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逐渐安定富强起来。到了贞观八九年的时候,粮食连年丰收,一斗米卖四五钱,牛马的数量大增。社会安定,百姓家的大门经常几个月不关。到了贞观十五年的时候,一斗米只能卖二钱了。

这种低粮价持续了一段时间,到了高宗时期,围绕皇权继承问题,唐王朝内部发生了一系列的政治风波,甚至在有的时候还演变成激烈的军事冲突。社会秩序动荡不定、私铸恶钱大肆泛滥、异常气候频繁出现、粮食生产大幅减少,社会粮荒再度加剧,粮食与许多其他商品一样,再次进入高涨阶段。尤其是神龙元年至景龙元年,连续三年发生粮食价格高涨现象,不断上涨的粮食价格甚至引起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忧虑。景龙三年(709),关中地区发生饥荒,米价又上涨到每斗一百文。

“是岁关中饥,米斗百钱。运山东、江淮谷输京师,牛死十八九”


民以食为天,窥探唐代的粮食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粮食

到了玄宗时期,李隆基缔造了开元盛世,物产丰富,人们丰衣足食。粮食价格再度回落,且一直保持着低价位。米价最贱时甚至跌到每斗仅三、四文钱。

天宝十四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国力自此由盛转衰。受安史之乱影响,粮食供给紧缺、流通受阻,价格不断上涨。乾元元年(758年)九月,唐肃宗派遣郭子仪等九位节度率领步兵骑兵二十万进攻安庆绪盘踞的相州,十月开始围城,到第二年二月,被围的相州城里的人缺少粮食,纷纷相杀而食,一斗米的价钱卖到了七万多,一只老鼠都值好几千钱,人们把塌墙下的麦谷壳和马粪洗一洗就像喂马一样地吃掉。除了战争以外,天灾也是导致粮价上涨的因素。广德元年至大历六年,连年的水旱虫灾害,造成米价经常性处于每斗千文的高价位。


民以食为天,窥探唐代的粮食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安史之乱

德宗即位后,经过安史之乱后几十年的发展,除了少数年份的自然灾害外,粮食价格一直较为稳定。这期间由于受到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粮价出现短暂的上涨。兴元元年(784)以后,受极端天气影响,关中、河南、河北和山东等地先后发生粮荒,米价高达每斗五百文。此后因为粮食多年出现丰收,受此影响部分地区一度上涨的粮食价格逐渐回落,米价跌至每斗一百五十文,关中地区甚至出现了七十文的低价。在唐代后期,相比于唐前中期,严重的异常气候灾害频发,灾害给农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愈发深远, 加之战乱围城等情况,米价异常高涨。持续的“旱蝗”等极端气候因素又加剧了米价的上涨。

唐代粮食价格经历了高涨、回落、再高涨、再回落的过程,可以看出,每到社会发展稳定,出现盛世的时候,粮食价格就保持在低位;而遇到天灾、战争的时候,因为粮食短缺,粮价就会暴涨,严重影响民众的生活。


民以食为天,窥探唐代的粮食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种粮

粮价波动的影响因素

  • 社会政治局势与自然灾害

社会政治局势的恶化会引起粮价的波动。如隋末唐初战争引起的土地荒芜,人口死亡,社会生产遭到重创,引起物资供应匮乏,供求矛盾激化,自然引起粮价上涨。战争不仅会阻断区域粮食商品的运输、调配,最终打破区域内粮食供需平衡,造成粮食供给紧张,还会破坏农业生产环境,减损农业劳动力。战争期间,统治者忙于战事而无心集中精力发展农业;青壮之人又常常被征调入伍,无法从事农业生产,而且严重的战争还常常造成农业生态的巨大破坏和农民财力的重大损失,最终导致农民日益贫弱以及农业生产萎缩。

唐代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有学者根据史籍统计得出有唐一代共发生了各类灾害共731次,年均2.5次。农业经济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堪一击,自然灾害发生后会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造成粮食的歉收亦或是绝收。据《新唐书》记载,唐代先后共发生水灾148次,严重的旱灾79次,蝗灾33次,无论是以水灾、旱灾为代表的气候灾害,还是以蝗灾为代表的生物灾害,均会破坏粮食生产进而影响粮食价格。

民以食为天,窥探唐代的粮食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耕种

  • 货币因素的影响

唐朝实行的是“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私铸问题贯穿于有唐一代。在唐代,政府常常把铸造和发行货币视作增加国家财富的手段,尤其是在战乱年代或者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依赖铸造和发行通货来弥补财政的不足。这就会导致通货膨胀,一定时期内政府铸造和发行货币数量急剧增加,大大超过市场流通需要的现象,其结果是最终导致市场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比如建中元年至贞元二十一年间,政府铸造和发行货币急剧增加,大大超过市场流通需要,而受此影响该期粮食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与之对应的也会出现货币紧缩,货币供给量出现大幅减少,市场交易货币量严重不足,出现“钱荒”,包括粮食在内的市场商品价格则会不断回落。

  • 粮食商品化的影响

随着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者和商业者逐渐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贩运的人员。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粮食的商品化进程,唐代的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商品化均有进一步的发展,在流通贩运方面和市场销售方面,粮食已经成为普通的大宗商品,粮食的商品化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和规模。两税法实行之后,人们需要现钱来缴纳国家的赋税,这就需要卖出自己的剩余粮食来换取现钱。粮食需求市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扩大,推动了粮食的商品化,促使粮价逐渐升高,这也是唐后期粮价通常水平要高于唐前期的一个重要原因。


民以食为天,窥探唐代的粮食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粮食

粮食价格事关国计民生,其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及稳定,因此稳定粮食价格是政府执政稳定的基础。纵观唐代,只有在政局稳定、出现盛世的时候,粮食价格就稳定在低位,就算遇上自然灾害,粮价出现短时波动,也会因为盛世政府的有力举措而平抑粮价;反之,在政局不稳,连年战争的时期,粮食价格就会急剧高涨,直接影响民众的日常生活,更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政权的覆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