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理想主義者的豪情與悲歌

春秋末期,時局動盪,百家爭鳴。孔夫子周遊列國,為儒家傳道;老莊之學則偏安一隅,閒雲野鶴,願者上鉤;另有墨家一派,成群結社,紀律嚴明,以天下之太平為己任,上下活躍。

墨家——理想主義者的豪情與悲歌

墨子

墨家創始人為墨翟(墨子),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他是中國歷史上少見的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其所創立的墨家是一個紀律嚴密的學術團體,其首領稱"鉅子",其成員到各國為官必須推行墨家主張,所得俸祿亦須向團體奉獻。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張是:兼愛,非攻。換成大白話就是人人平等互相愛護,不要打仗。

墨家——理想主義者的豪情與悲歌

魯班

墨家在歷史上也確實身體力行地為戰國時期的和平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墨子•公輸》中就記載了墨子救助宋國的故事,算是一個典型案例。

公輸盤(魯班,木匠祖師爺)為楚國建造雲梯用於攻略宋國。墨子得知後,從魯國出發,連續趕了十天十夜來見他(為了和平墨子也是拼了)。

見面之後墨子用舉例論證與邏輯論證的方式指出公輸盤將殺一個人視為不義,卻將殺很多人視為理所當然是邏輯混亂。之後又用同樣的方式指出楚王的侵略行為和富豪盜竊平民沒有區別。

墨家——理想主義者的豪情與悲歌

墨子VS魯班

因為楚王不知悔改,一意孤行,墨子和公輸盤展開一場沙盤模擬戰,公輸盤的多次進攻都被墨子一一化解。最後公輸盤急了,對墨子起了殺意。然而墨子早有準備,他在出發之前就把防守攻略和器具教給了他的一眾弟子,就算他死了,他的弟子們也能守護好宋國。這回楚王也沒轍了,放棄了攻略宋國的念頭。

墨家——理想主義者的豪情與悲歌

吳起

墨家有勇有謀,且真正富有大義。然而,在那個時代,墨家的發展卻並不順利。《呂氏春秋·上德篇》記載了關於墨家的另一個並不美好的故事:

楚悼王為了提升國力任命吳起為太守,吳起通曉兵、法、儒三家,他立即對楚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但其中一些條例觸動了楚國貴族的利益。

楚悼王駕崩後,楚國七十多家貴族聯合反撲,要滅掉吳起,推翻新政。吳起深知難逃一死,就撲倒在楚王的屍體上,貴族的箭射中吳起時也射到了楚王的屍體上。楚國法律規定,傷害國王的屍體屬於重罪,當株連三族。

墨家——理想主義者的豪情與悲歌

於是楚肅王即位後,便下令剿滅這些貴族,收回他們的封地。到這裡,還沒有墨傢什麼事。在這七十多家貴族中,有一家叫陽城君,他出城之前,曾委託墨家鉅子孟勝守城。現在楚王要收城,孟勝始料未及,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如果出擊,那是送死而且不仁,如果棄城而逃,那是不義。最後,為了墨家的信念和榮譽,孟勝攜其下一百多墨家弟子死守城池,全軍覆沒。

墨家——理想主義者的豪情與悲歌

為何不棄城而逃?明顯在大的道義上來講,城主陽城君理虧,孟勝沒必要替他背鍋,按孟勝的說法,退兵撤城屬於不義,這裡的義即信義,言必信,行必果。為何墨家要堅守信義到如此地步,甚至不惜捨棄性命?

這就要說到墨家的階級構成,墨家弟子大多來自小工商業者,而在中國古代,作為一個農業文明大國,士農工商是最基本的社會架構,很明顯工商業者屬於地位最低的階層。


墨家——理想主義者的豪情與悲歌

墨家作為工商業者的代表,在重農抑商大環境下已經步履蹣跚,而其得以彰顯其價值的唯一平臺卻是——戰爭。國之大事,唯祀與戎。諸侯王沒一個不是重視戰爭的戰爭狂。戰爭需要武器,而墨家作為手工業者的代言人,機械製造技術在春秋戰國時期無出其右,這使得墨家成為戰國時期各國君主爭相拉攏的重要戰爭力量。

墨家主張和平,一般不會接受攻城戰,但是春秋無義戰,無論是攻城還是守城,最後都不過是帝王的遊戲。而墨家為了推行其政治主張,必須獲得當權者的支持,也就不得不參與戰爭。

墨家——理想主義者的豪情與悲歌

孟勝可以帶領弟子棄城而逃,但是如此一來,墨家的聲譽必然一敗塗地,原本就是最末階層,若是連最後的信譽都失去了,就不會再有統治者願意接納墨家了。

究其根本,墨家的實際行為與其主張的矛盾性,在於在農業文明的大格局下,代表底層工商業者的墨家不得不為了求出位而依附農業文明所作出的妥協,換句話說就是實力不夠,任性不起來。

秦統一中國後,雖然在整體上消滅了戰爭,帶來了久違的和平,但重農抑商的文化氛圍並沒有改善,而在秦以後,則是儒家的天下,士農工商的舊秩序只會進一步強化。於是,在不斷打壓下,墨家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墨家的思想主張超越了當時的文明,更閃爍著現代文明的光輝,它在當時因無法與時代兼容而逐漸湮滅,而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定將煥發新的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