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不能說,那我嘮嘮債市吧


股市不能說,那我嘮嘮債市吧


前幾天剛嘮過康美藥業,300億資金躺在賬上,忽然就沒了......

還沒緩過勁,奇葩事又來了,只是主角換成了康得新

公司賬面有122億貨幣資金,存放在某某銀行裡,然而銀行啪啪打臉——

不存在的,可用餘額為0......

說到康得新,大家應該不陌生,年初我就嘮過這貨,這已經不是它第一次爆雷了。

今年1月15日,康得新短期融資債券發生了違約,到期後沒有兌付本息,引爆了今年的第一個雷。

然而根據康得新的財報顯示,它手握150億資金,卻不還10億的債券......

開玩笑呢大哥

其實不光康得新,今年債券市場違約事件頻頻發生,賊熱鬧。

就一季度來說,共有25家公司的49只債券發生違約,違約金額達392億元人民幣。

和去年同期比,翻了3.4倍,也是蠻嚇人的。

股市最近挺敏感,上面沒讓討論,我也不敢亂說,今天就來嘮嘮債市

說到債券,大家第一個想到就是國債吧,還有地方政府發行的地方債。

放心,這些幾乎都不會違約,除非

因為是由國家背書,以國家的稅收作為擔保。一旦政府連錢都還不上,整個社會的信用體系就崩塌了。

這就不是經濟問題,是社會問題了。

上面所說的債券違約,主要是公司債、企業債。這些債券的發行人,一般都是一些A股上市公司。

它屬於信用債的範疇,一般不用抵押擔保,依靠公司信用發行債券,向投資人承諾到期還本付息。

以前都默認剛性兌付,所以債券違約的案例並不多。但是自從2014年“11超日債”宣佈違約,債券違約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去年一年,就有52家公司的134只債券發生違約,合計規模1223億元。

我粗略算了下,違約金已經超過了2014~2017年總和。

至於今年的情況,大家已經看到了,已經收不住了......

為什麼這麼多企業會發生債券違約呢?

我覺得,資金面緊張,又面臨jingji下行,是發生違約的重要原因。

去年金融去槓桿是首要任務,很多金融機構也收緊銀根,不敢隨便放貸。

但是一些公司啊,就是拆東牆補西牆,靠借新還舊續命。一旦籌集不到新的資金,資金鍊就出問題了,還不起錢了。

還有一些公司,是通過發行債券進行融資,想通過兼併收購把企業做大做強。

然而國內現在的經濟狀況,大家懂得,能活下去就不錯了。

隨著股市下跌,這些公司自身市值不斷縮水,融資渠道變窄但是財務成本攀升,從而深陷債務泥潭。

一旦出現這種局面,生存都有危險,更別提還錢了......

有些寶寶可能會想,我又不買這些公司的債券,他們違約了還不上錢,和我也沒啥關係啊。

當然不是這樣啊。

你總會買一些理財產品吧,而很多理財資金,都會投資債券市場。

舉個例子,去年有家基金公司發行的資管計劃,其中有50%投資於神霧環保、瀋陽機床等信用債。但是這兩支債券發生了違約,這個產品的淨值也一路下跌,超過了40%。

要是買了這個產品,本金損失就會很大。

至於如何規避債券違約的地雷,我簡單總結了三點——

第一,儘量選擇規模大一些的債券基金。

如果基金規模太小,能夠買的債券就少,單一的債券持倉比例也容易比較高。

當持倉中出現一顆地雷,小基金會出現更大的跌幅。而大基金持倉更分散,單一債券暴雷對他們的淨值影響不大,應對贖回也有更充裕的資金。

所以相對來說,會更加安全。

第二,避免有踩雷前科的基金公司。

如果基金公司發生踩雷,甚至是連續踩雷,別的不說,起碼在債券投資上有短板,這類公司就不要碰了。

看基金有沒有踩過雷,最直觀的方法,就是看淨值走勢了。

如果出現斷崖式下跌,大概率踩過雷,可以跳過了。

第三,挑選基金產品時,查看持有的重倉債券,以及它們的信用評級。

一般評級在AA+以上的信用債,相對會比較安全。

但是也不能打包票,即使是高等級信用債,違約風險也是有的。

說到這裡,我正兒八經跟寶寶們強調下——

保本保息、剛性兌付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還是那句話,收益超過6%的理財產品,或多或少存在風險。

尤其是目前的行情,風險多過機會,不虧就是賺錢。

所以在投資前,希望拿到多少的收益前,先想想能承擔多大的損失。

非要無風險高收益,也不是沒有。

找個舒適的枕頭,慢慢把眼睛閉上。好了,可以開始躺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