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不良债权行业在现阶段难以做大的原因浅析

国内不良债权行业在现阶段难以做大的原因浅析

根据银监口径,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超2万亿,不良率也再一次逼近2%的红线,不良债权行业作为逆周期行业,在2014年以来不断被外界关注。在传统资产投资进入瓶颈的时候,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到金融不良资产的投资生意中。

看似是个万亿级的市场,增速也很可观,也有资本不断注入,看似具备爆炸式发展条件,但个人认为,行业内供给的爆炸式增长,并不能带来市场的爆炸式成长,也无法带来机构数量的爆炸式增长,最终,并不能为基层行业人带来真正的从业实惠。

身为一名多年的一线从业人员,个人认为有三个条件没有满足。

首先,中国跻身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内金融市场内会有源源不断的不良资产在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纵使不良率下降,不良资产余额从长期看势必是上扬的。这点保证了行业供给是没错,但这些供给量没有快速的流入市场,而是用一张张国有资管公司牌照徒增流转环节。事实上,国有资管公司在拿到这些不良资产后,能做的和银行基本一样,也就是例行维护和批量转让。既然如此,还不如干脆把收紧的口子放开,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降低准入门槛,而不是患得患失的用牌照保护所谓的国有资产。实际上只是拖延了2-3年的债务处置时间,还浪费了大量资源。

其次,作为一个只发展了20年,民间资本只参与了10年不到的年轻行业,看似地方AMC,各种私募、信托、券商、保险都在积极参与这个行业的探讨,但目前的行业参与者处置不良的底层套路依然大量停留在风险转移的范畴。换句话说,还是停留在低吸高抛的基础金融逻辑,就像买房子一样,买进来,卖出去。为了抢夺市场,高价争抢有限的行业内资产,从而得到市场的话语权,以期更多的资本青睐。所谓的价值投资,更多只是路演时的说辞。这个行业,还用“找接盘侠”的逻辑去做,就像城市的垃圾处理行业想着把垃圾包装的漂亮些卖给其他人是一样荒谬的。

从2014年至今,行业内的不良债权成交价格相对债权本金的折扣,从最先的30%左右,到目前的60%甚至个别更高,使得真实了解这个行业的人难以生存。银行作为出让方甚至可以通过批量转让债权得到比自己清收更多的回现。行业的技术标准尚未设立,一个存在技术和政策门槛的行业,却又只有一个脆弱的壁垒——有钱就行,造就了这几年面粉比面包贵的滑稽现象。

最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现有的司法力量支持不足。

不良资产从生产端到处置端,真正在不良贷款的化解上有实际效果只有不良贷款的直接核销,能够重整再次创造价值的企业的债转股,不良贷款的清收和抵质押物处置三条途径。其余的处置方法无论是同业代持或是引入民间资本,再或者是比较火的资产证券化议题等,只是在转移风险,在不良贷款的化解上并没有实际效果,也不创造价值。而这三条途径中,核销的体量有限,值得挖掘走债转股的企业也寥寥,已经成为不良的违约贷款也很难通过债务人还款实现清收。因此在国内浮躁的投资环境下,处置抵质押物清收贷款就显得最为实际了。

但问题就在于,我们的司法队伍和执法队伍存在两方面不足:人员不足和素质不足。人员不足比较简单,就是单纯的法官从业人数不够。要实现债权内担保物的变现不可避免的要通过人民法院实现维权的每一个步骤,从时间上看,最常见的金融机构借款纠纷案件从立案到审判,再从判决生效到执行完毕,即使顺利,也要一年左右时间。从案件数量上看,最近几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违约率的上升使得案件激增。一个法官按照每年结案300个来计算,每个法院每年能够解决的案件不过上千件,但目前上万的案件数量规模,使得整个司法系统的基层法官人数是严重不足的。素质不足的短板主要在于基层法官的技术能力和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新型纠纷难以精准判罚的矛盾无法在短期解决。目前的司法改革,要想让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得到真正的实惠,至少还有十年以上的时间要等。

前几年国内的不良债权行业发展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收购价格过高,清收效益不好,只能玩击鼓传花来粉饰处置业绩。不良债权投资机构前两年的平均IRR做到20%年化的都很难,根据已经退出的机构的数据,大部分在15%左右。资本是逐利的,这个盈利能力除了国外的资本,国内甚至连成本都难以覆盖,况且15%这个成绩大多是建立在下游难以盈利的基础上的。短期看来,业内的洗牌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

总结一下,国内不良债权行业在现阶段难以做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政策面还未放开,难以市场化运作;行业技术标准未达成共识,有钱的野蛮人太多;司法资源缺失的浪费现象严重,有效清收难以成规模。在没有量的前提下,行业是很难有质的提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