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深夜,我在日本吃過的拉麵

昨日下午,與文子姐姐約了到康山裡弄下午茶。喝完咖啡,我拉著她去隔壁蘭州牛肉麵吃拉麵。來時看到拉麵店開著門,便想著走時要吃一碗。我可有兩個月沒吃拉麵了。


我對面的熱愛超過米飯。尤其是深夜,一碗熱騰騰的湯麵,最能撫慰酒後的胃與心。


我常去日本旅行,每每深夜在小酒吧喝完幾輪雞尾酒,便要找間拉麵店吃上一碗。身心俱暖,再回酒店睡個好覺。回國後,常在午夜時分縈繞心頭的不是米其林與天價和牛,而是雨夜街邊的那碗麵。


日本人是熱愛拉麵的,許多大百貨公司都有一層拉麵店,人氣是所有樓層裡最旺的,比如京都伊勢丹與札幌伊勢丹的拉麵小路。東京車站裡有條拉麵一番街,裡面有八家頗有來頭的拉麵店,不管何時去,永遠在排隊。


拉麵在日本的歷史不算長,不過百來年的歷史,比起烏冬麵與蕎麥麵,算是小字輩。關於日本拉麵的發源,比較常見的說法是源自橫濱與神戶的中華街。中華街當年有廣東人與上海人在賣切面,後面慢慢的流傳發展成拉麵。上個世紀,日本深夜街頭出現了許多流動拉麵攤,在二戰後經濟復甦時期,溫暖了許多日本人辛勞一天後的胃。


日本的拉麵有許多流派。中國人比較喜歡且熟悉的是博多豚骨拉麵,博多拉麵的標誌是豚骨湯與細面。豚骨湯是要熬到豬骨膠原蛋白溶在湯裡,湯變成奶白色的才行。博多拉麵的豚骨湯看起來很濃稠,喝起來卻並不油膩,只覺得鮮美,很受中國人的喜愛。國人超愛的一蘭拉麵就是博多拉麵。在博多也就是福岡,有一蘭的總店,許多拉麵愛好者都會去朝聖。


最早以假洋鬼子身份進入中國市場的味千拉麵,其實也算是博多拉麵這一派的,只不過味千的老闆是香港人,而且味千的骨湯都是在工廠預製的湯料包,到店後只需兌水加熱即可。所以味千拉麵完全不能代表日本拉麵。


我第一次吃到比較正宗的博多拉麵不是在日本,而是在香港。多年前在中環的豚王,跟朝聖一般,花了100港紙吃完了一碗豚骨拉麵,掛在嘴邊唸叨了半年多,跟如今吃了一頓米其林三星一般。那時候覺得這拉麵做的也太好了,點碗麵條都要分粗細濃淡各種規格,太講究了。

那些深夜,我在日本吃過的拉麵


以前的我們眼皮子淺,但也真的很容易滿足。


第一次去日本,是跟旅行團去的。那種所謂的五星旅行團,號稱高品質高性價比,其實充滿了坑。一路上吃著不知所謂的鰻魚飯,和牛,烤肉,其實都是專門為旅行團準備的團餐。終於熬到最後一天,購物行程都已經結束,導遊可以放心把我們放到心齋橋,不用擔心遊客先看到藥妝店之後就不肯再買他推薦的超貴保健品。我趁著在心齋橋一小時的放風時間,衝到一風堂吃了一碗豚骨拉麵,才覺得自己到了日本。那一碗麵也讓我懷念了許久,因為那是我在日本本土吃的第一碗拉麵。

那些深夜,我在日本吃過的拉麵


我很愛的一家博多拉麵是在東京銀座三丁目的長浜屋臺 やまちゃん(銀座3-11-10),長濱屋臺是博多的三大屋臺之一。屋臺,即夜市。這間拉麵店開到凌晨四點,我每次到銀座打卡完著名小酒吧都要留點胃來這裡吃碗麵。這個拉麵店到了深夜除了喝完酒的客人,還有許多居酒屋或燒鳥店的廚師。他們在下班後常會來這裡喝生啤吃麵條。原來小滿負責燒鳥的滕師傅在東京燒鳥店工作了很多年,他看到我在朋友圈裡的圖後,跟我說,他在東京時也最愛在下班後坐地鐵來這裡吃碗麵再回去。

那些深夜,我在日本吃過的拉麵

那些深夜,我在日本吃過的拉麵


到日本的次數多了以後,發現日本的拉麵品種可真的是多。就拿豚骨拉麵來說,除了博多的濃湯,還有橫濱家系,東京醬油拉麵,札幌味噌拉麵。近年在東京很流行橫濱家系拉麵,就是鹽味或者淡醬油味道的。因為橫濱的許多拉麵的店都叫XX家,所以稱為家系。橫濱的中華街最早是廣東福建一帶的移民,麵湯習慣用鹽調味,所以橫濱味早先以鹽味為主。後來經過改良,開始在豚骨湯中加入淡醬油調味。


某年春節,與週週Joey偶遇東京,約了去銀座五丁目一個很小的雞尾酒吧,喝完酒週週帶我去了一家叫銀八商店的橫濱家系拉麵店。深夜小小的店裡人頭攢動。我要了一碗招牌的豚骨醬油拉麵,湯頭是濃郁的豬骨湯加了淡醬油,湯色呈淺金黃色,喝一口熱湯,濃郁的豬骨味加上淡淡的醬油香味,非常妥帖。週週選的是沾面。沾面的面身比湯麵更有嚼勁更Q彈,湯頭會更鹹,這樣麵條沾汁才更有滋味。吃完麵可以讓店家加湯稀釋鹹度,然後喝光。沾面早先多是男性顧客選擇,現在慢慢的許多女性顧客也開始喜歡上這種又Q又勁道的麵條。順便提一句,東京最有名的沾面在東京車站裡的六釐舍。

那些深夜,我在日本吃過的拉麵


日本的拉麵除了豚骨,還有雞湯與魚介拉麵。在銀座六(GINZA SIX)的後門馬路對面,有一間叫むぎとオリーブ (銀座6-12-12)的拉麵,就是雞湯+文蛤的味道。這間拉麵店門上木牌寫著“Ginza Noodles”與“Clam Ramen”,因為加了海鮮,所以拉麵的湯特別的鮮。某天下午打卡Ginza Six13樓的亞洲50佳酒吧Mixology Salon,喝了一套五杯雞尾酒,下樓就看到這間拉麵店,進去吃了一碗,暈乎乎的坐地鐵回到酒店,有點晨昏顛倒的感覺。

那些深夜,我在日本吃過的拉麵


純魚介口味的拉麵,我在吉祥寺也吃過。吉祥寺是東京最受歡迎的社區,雖然有一點兒遠,但因為房租便宜,有生活氣息,很受年輕人歡迎。吉祥寺有一家叫海神的拉麵店,以大文蛤拉麵聞名,我特地去點了一份,卻沒有特別驚喜,感覺就是青蛾湯煮麵。看看周圍的日本人,點的都是蝦丸魚丸面,湯上飄著紅紅的辣椒粉,似乎比我的清湯寡面要好吃許多。丸子面只要八百多日元一碗,而文蛤面卻要1450一碗。我有點懷疑,自己被攻略給騙了,那1450的青蛾煮麵就是專門給我這種傻遊客吃的。

那些深夜,我在日本吃過的拉麵


剛才說了,日本拉麵三大主料,豚骨,雞湯與魚介。雞湯除了雞湯豚骨拉麵或者雞湯魚介拉麵,還有一種極濃版的雞湯拉麵,這在京都比較常見。雞湯濃到幾乎喝不動,要用勺子舀著吃,不知是不是把雞骨頭都搗碎了攪拌在濃湯裡,湯裡有骨髓的油潤濃郁感。京都有家極雞,雞湯就濃稠到幾乎可以立得起筷子。

那些深夜,我在日本吃過的拉麵


日本拉麵最早是源自廣州與上海人在中華街賣切面。所以中華面在日本拉麵裡也是很重要的。一般中華面有幾種口味,最常見的是放了竹筍和豬肉的中華蕎麥麵,味道跟上海的青菜肉絲麵有點類似。三年前到仙台,深夜在一家門口排隊的中華蕎麥麵吃了一碗,發了個微博,這不就是上海長腳面的味道嘛。在東京築地也有一家中華蕎麥麵,在場外市場,叫做井上,但現在已經關門了。兩年前去吃過一次,沒有位置坐,端了面站在路邊吃,每天各國人士都接踵摩肩的來排隊,也算是築地一家名店了。

那些深夜,我在日本吃過的拉麵


在日本,中國的擔擔麵也很受歡迎。有一家叫175°DENO的很受歡迎,在新宿和銀座都有分店,大眾點評上就能找到地址。今年春節在新宿,晚上去完benfiddich去175°吃擔擔麵,那天喝多了,吃完擔擔麵就在拉麵店打起盹,打烊人家問我要不要走,我非說自己還沒吃麵,很憤怒的指責了服務生,然後生氣的回酒店睡覺。第二天醒來打嗝有花生醬味道,我想昨晚啥時候吃了花生醬奇怪啊。下午去銀座,遇到175°又吃了一碗酸辣面,味道很好,然後整理照片發現前一晚我真的吃了那碗擔擔麵。也是非常的尷尬了。

那些深夜,我在日本吃過的拉麵


許多人到了日本,都說拉麵鹹。其實東京與京都的拉麵味道還算淡的,真正鹹的在北海道。北海道的拉麵有三個招牌,從淺到深依次是函館的鹽味拉麵,札幌的味增拉麵,旭川的醬油拉麵。


札幌味噌拉麵是濃厚的豬骨湯加味增醬,湯上一層厚厚的油,這是為抵禦北海道寒冷的冬季。在一個下雪的夜,我在札幌最有名的寶龍拉麵本店,吃到了有生以來最鹹的一碗麵,鹹到可以用拉麵來下飯。不過湯雖然很鹹,但鹹裡帶著鮮,除了豬骨的味道,細品還有螃蟹的鮮味,北海道海產多,估計用了各種海鮮與豬骨一起熬湯了。

那些深夜,我在日本吃過的拉麵


相比鹹到沒朋友的札幌味增拉麵,函館的鹽味拉麵會更合國人口味。在函館的一個深夜,我在雪地裡等巴士,不是為了去遠方,而是吃一碗拉麵。在被海邊的溫泉暖足身子後,用拉麵暖一暖心。


函館湯之川溫泉附近的巴士拉麵,巴士裡只有一個老爺爺在煮麵,看報紙介紹是開了三十多年的老巴士拉麵,從前是夫妻兩一起煮麵,如今只剩下老爺爺一人。老爺爺煮的拉麵是那次北海道行程裡我最喜歡的,香濃鹹淡都很正好。

那些深夜,我在日本吃過的拉麵

那些深夜,我在日本吃過的拉麵


那天夜裡,穿著雪地靴踱步來吃一碗鹽味雞湯豚骨拉麵,在吃到熱湯麵的那一刻,我被感動了。這是最簡單的感動,在寒冷裡遇到了溫暖,在飢餓時遇到了美味。


我一直覺得我是幸運的,這份幸運不是因為我去過很多地方,而是我始終保持著可以因為簡單事物快樂的好奇心。


一池溫泉,一碗熱湯麵,就可以讓我覺得很開心。這種開心,比起金錢,權力,愛情,都簡單很多。


錢是賺不完的,權力也永無頂峰。若能保持一份單純的快樂,生活會容易很多。


願你我,都能留住這份赤子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