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我要为你们引吭高歌(一)

劳动者——我要为你们引吭高歌(一)


4月25日至4月28日这四天,是焙烧系统的多膛炉、回转窑两大运行系统按照计划进行停炉清理炉膛物料的检修阶段。

清炉是多膛炉和回转窑停车检修中,难度最高,工作强度最大,作业环境最差的一项工作。

出于新闻宣传工作的需要以及怀着对最基层劳动者的崇敬之情,连续四天,我带着摄像器材和采访本,用镜头真实记录下了劳动者清炉的全过程,用心去感知他们工作的艰辛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每天上午八点半左右,我带着摄像器材沿着多膛炉厂房外的扶梯,首先进入多膛炉清炉现场。多膛炉一共有十二层,从最下面的11-12层开始,每天上午操作工都在逐层向上重复着同一项劳动,那就是清理每一层炉内结焦和残料的作业。步入炉膛周围,随时可见有残料不时的从炉膛的炉门抛出。每抛出一块残料,周围就会升起一团粉尘。在做好安全与防尘防护准备工作后,每天我都会在焙烧分厂厂长助理和焙烧工段长的引领下,缓步走到多膛炉的炉门前。从炉门望进,只见在空间狭窄的炉膛内,操作工或半躺或半卧或跪着正在用专用工具清理附着在炉膛内壁,以及耙臂耙齿上的残料。

劳动者——我要为你们引吭高歌(一)


我把摄像镜头小心翼翼的移动到炉膛的门框边,开始扑捉炉膛内操作工劳动的每一个精彩的动作。炉膛里尽管有安全照明灯,但是里面的光线依然显得有点昏暗。每一层的炉膛空间十分有限,一次最多只能进去三四个人。遇到附着物料比较结实时,必须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甚至要用电动风镐等专门的清理工具,依靠人工将其清除。清理过程中的劳动强度,炉内3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以及金属粉尘对这些一线工人都是一种挑战。尽管他们在工作时穿着连体防护服,戴着防尘面具,防护眼镜,但是因为高强度高温度作业,空间又小,加之防护服和面罩等密不透风,操作工在工作时喘气都很困难,所以工作每隔20分钟,必须由安全监督员强制通知他们出来,他们就从仅能容纳一人进出的炉门爬出来透会气。

劳动者——我要为你们引吭高歌(一)


每天我拍完了炉膛内操作人员的劳动镜头,又利用他们出来透气休息的片刻时间,抓紧时间拍摄他们休息的画面。当每一个劳动者从炉门内爬出,我几乎无法辨认他们的模样,厚厚的物料沾满了他们的全身,就算脱下防护服帽子,取下防尘面罩,摘下防护眼镜,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即便他们有很好的防护服和面具做保护,但是,他们的脸上手上依然沾有一层金属粉末。他们坐在扶梯上,喝着提前准备好的茶水、糖水、盐水,背靠着阳光。虽然他们每一张脸上都沾满了金属粉尘,然而面对我的镜头,他们每个人脸上都绽放着笑容,在阳光的映照下,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灿烂!当我用镜头对着他们说要好好宣传他们时,他们说不用宣传,到时候把我们清炉的照片给我们一张,我们让家里的孩子看看,让他们知道自己父亲工作的辛苦,让他们知道做父亲工作养家的不易就可以了。

劳动者——我要为你们引吭高歌(一)


劳动者——我要为你们引吭高歌(一)


拍完了多膛炉的清炉画面,我的镜头又转向了200米之外的焙烧系统回转窑清炉现场。回转窑是由两根各长30米,内直径不足200公分的金属圆筒组成,而炉筒出口的炉门同样也是只能容纳一人进出。每当操作工进入炉筒内清炉,只能爬着进出。由于受空间限制,清理炉筒内的残余物料,一次只能进入三名工人。在圆形的炉壁上作业,工作强度大,不易操作,而且粉尘也大。在清理炉筒残余物料时,遇到附着物料坚硬时,需要靠专用的电动风镐完成。几十公斤重的风镐在工作时,冲击力和振动力很大,需要两三个人一起操作才能工作。高强度体力劳动,扬起的金属粉尘,狭小的空间,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和防护面罩、防护眼镜,不一会儿就让人喘不过气。

劳动者——我要为你们引吭高歌(一)


我的镜头又一次透过炉门,伸入到炉筒里,去拍摄劳动者的画面,虽然拍摄到的全是劳动者的背影,但是,美丽的光影下,劳动者的风采依然是那样的美丽动人。

劳动者——我要为你们引吭高歌(一)


劳动者——我要为你们引吭高歌(一)


劳动者——我要为你们引吭高歌(一)


到了下午,我按部就班,连续四天背着摄像器材再次深入到多膛炉、回转窑现场。只见上午钻进炉内清理物料的工人们,此时正在现场清理他们上午从炉内抛出来的物料。用手装的,用铁锨装的、撑张袋子的、拉平板车的……到处是一派繁忙的工作景象。尽管现场粉尘弥漫,但是透过每个劳动者的身姿,你看到的是认真、执着,有条不紊。

在这次焙烧系统多膛炉和回转窑清炉检修中,我先后采访了该分厂厂长孙博,分厂厂长助理杨猛,以及多膛炉与回转窑的工段长,班组长,还有普通的职工,他们让我认识了这支群体中的几个代表人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聆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