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裡感到焦慮和無意義,心理建議:找到你的“生活座標”

作者丨小朋

宅在家裡感到焦慮和無意義,心理建議:找到你的“生活座標”

宅在家裡感到焦慮和無意義,心理建議:找到你的“生活座標”

一場疫情,數億人宅在家中,共同經歷著宅家生活的別樣體驗。通過互聯網,我們也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異。

有人在抗疫前線,為我們生活的秩序提供最有力的指揮和支持。為了救人,他們分秒必爭。

大多數人,如你我一樣普通,過著平凡的宅家生活。

同樣是宅在家裡,有人苦中作樂,做美食,玩親子游戲。有人做起了網絡主播,在危機中尋找希望。

還有的人,生活得黑夜與白天顛倒,無所事事,在網絡世界裡沉淪。

也不乏有暴怒挑事者,破壞著社會治安。

一場疫情,考驗的不只是我們的身體,還有心靈,它將存在主義的四大議題都聚焦在了這段時間裡,這四大議題分別是:孤獨、死亡、自由和存在的意義。

宅在家裡感到焦慮和無意義,心理建議:找到你的“生活座標”

我們做些什麼,說些什麼,無一不和這些議題有關。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是人類心靈上永恆思考的問題。但其實,我們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是如何活出自己的。

“我每天都在沉迷於小說之中,一邊自責,一邊又看,內心無比衝突。”

“心裡很慌,也不知道其他同學學習的怎麼樣了,總擔心自己會落下。”

“最近一段時間,我每天到凌晨兩點才睡覺,下午再起床,生活的節奏都被打亂了。”

“最近宅在家裡,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上班,我每天臉不洗,頭也不洗,一天吃兩頓飯,有時只吃一頓。”

“我晚上睡不著覺,每天不知道在家裡做些什麼,之前還能在小區裡和姐妹們跳跳舞,現在憋悶的狠,覺得做什麼都毫無意義。”

這是最近一段時間,我所知道的宅家生活中人們面對的困難。從他們的描述當中,我看到了同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生活座標”找不見了。

宅在家裡感到焦慮和無意義,心理建議:找到你的“生活座標”

宅在家裡感到焦慮和無意義,心理建議:找到你的“生活座標”

什麼是生活座標呢?

簡單來說就是我現在在哪裡,未來要去到哪裡的生活規劃,生活座標是我們當下存在的起點和方向。

平常時候,工作、上學是我們的生活座標。有了這些座標,週一到週五,我們會按時起床,也會按時上班去處理工作事務。為了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工作,吃飯和睡覺也會保持一定的規律化。到了週末,我們會把心思花在人際關係上,我們會受他人影響,也會影響他人。也就是說,平常時期,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我們都有一個主心軸,我們會圍著這個主心軸將生活運轉。

因為宅在家的緣故,生活的原有座標系被打亂了,這也是一部分人感到焦慮的原因。

這種情形就相當於,你駕駛一艘船航行到了海里,卻不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也不知道要去哪裡,船不動就會讓人焦慮無比,一切變得未知和不可掌握。

同樣被困家中,另一些人很快就重建了自己的生活座標系。該看書看書,該學習學習,又或者陪著孩子好好玩玩,要不然就在網絡上辦公。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接受著現實,並去融入和適應當下的外部情境。

當有人問我說宅在家裡不知道要做些什麼的時候,我就會問對方,最近一段時間的目標是什麼?

沒有目標,一切都會變得毫無頭緒,你一會兒看電視,一會兒睡覺,一會兒刷抖音數小時,然後一天天過去,剩下的只有自責,彷彿每一個外在因素都可以將你隨意帶走,也說不好在什麼時候,焦慮就將你吞沒了。

這種情形,實在可怕。

宅在家裡感到焦慮和無意義,心理建議:找到你的“生活座標”

宅在家裡感到焦慮和無意義,心理建議:找到你的“生活座標”

關於目標,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這和我們對自己的期待有關。

目標大致可分為幾類:

1、生存目標

這類目標是以活下來為基礎目標的。比如在這段時間裡,你的目標是讓自己活著,那麼你所有的行為都會朝著這個方向前進。無論你做些什麼,可能你都不會感到太自責,因為你知道,你想要的很簡單,就是活著而已。

2、生活目標

生存目標和生活目標的不同之處是,生活目標是有質量的活著。如果你以此為目標,那麼你就會想辦法增加生活的活力,給它添置色彩。你會照顧好自己,適時做些運動,一日三餐,睡眠都不會搞得太亂,偶爾刷刷電視劇作為生活娛樂也未嘗不可。

你雖然足不出戶,但不會降低自己生活的品質。

宅在家裡感到焦慮和無意義,心理建議:找到你的“生活座標”

3、成長髮展目標

這是比生活目標更高一些的目標,你不僅希望自己活得更好,還希望自己眼光向前,不斷成長自己。那麼這個時候,你的安排也會朝著這個方向前進,你會勇敢嘗試之前未做過的事,在網上學些東西,去發展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成長性的目標,是我們人類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我們當下所做的事情,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當下的需求,同時也在為未來積蓄能量。

4、創造性和有影響力的目標

這個時候,你對自己的要求是,要活得有創造力,你的所作所為不僅僅關乎自己,也會影響其他人。

比如,有人在抖音上上傳美食視頻,他的行為不僅愉悅了自己,也愉悅了他人。

有人在寫文章,他不僅是在通過文章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也在傳播著善意與希望。

有人為災區捐款加油,有人在做志願者心繫大眾。

正是因為人類擁有創造性和有影響力的目標,我們才能迎來時代的飛速發展,我們走的路,乘坐的交通工作,所用的手機,看的電視劇,住的房子,都來自於個體和集體的創造。

創造性和有影響力的目標,它滿足了人和人之間彼此連接和需要的需求。它讓我們知道,一個人,既是一個小小的個體,也和其他所有人,是同一個整體。

宅在家裡感到焦慮和無意義,心理建議:找到你的“生活座標”

宅在家裡感到焦慮和無意義,心理建議:找到你的“生活座標”

“生活座標”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人生指南,無論你是宅在家裡,還是身處他鄉,在沒有人規範你的時候,你一定要親自找到自己的做標在哪裡。沒有了它,生命就像沒有線的風箏,不知將自己歸於何方的人,最後只能任風雨將你帶走,被焦慮感裹挾。

當你擁有了生活座標時,就相當於你有了座標點,你知道你在這裡,即將到那裡,自然就有了行動的方向。

精力有處投放,焦慮便會無處存身。

最怕的就是,你一邊消耗著時光,一邊指責著自己,在混亂與內耗中度過每一天。

寫在最後:

我記得我曾做過一個夢,夢裡是一個近百歲的老人,她在自己的院子裡推磨。她的狀態是我向往的狀態,那就是她安駐在當下,同時也在創造著未來。

我們這一生,能夠得到和守護的東西並不多,也就是此時此刻。而生命的意義,就是由無數個此時此刻聚集起來的。

作者:小朋,二級心理諮詢師,用簡單的文字,書寫普通人的心靈世界。願你好好生活,好好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