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焦慮?《番茄工作法》,教你這樣管理時間

拖延?焦慮?《番茄工作法》,教你這樣管理時間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書籍是《番茄工作法圖解》。

所謂“番茄工作法”,就是把你每天要做的事情理個清單,設置25分鐘的鬧鐘,從第一件事開始做起。每件事的番茄鍾數可不同,這取決於事件的難易程度。在番茄鍾內,儘量保證自己心無旁騖、不受打擾,高度集中精神,保證在鬧鐘未響前,全身心投入問題的處理中。一天結束時,還要把應用的情況進行記錄、處理和可視化,建立起一個發現、整改、進步的良性循環。

《番茄工作法圖解》,講的就是如何管理時間,提高時間利用效率的問題。

學習也好、工作也罷,我們可能都遇到過這種情況:感覺自己從早到晚都沒閒著,但工作或學習的進展卻異常緩慢、收效甚微。人累、心累,還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有時甚至是,一天兩天過去了,一月兩月過去了,想做的、要做的事,還沒做完。這裡面有一個核心的關鍵詞,叫“拖延”。拖延,不一定都是主觀過錯。可能是事情太難,操作起來太複雜;事情太瑣碎,整理起來費時費力;事情太多,做了一堆還剩一堆。

我們需要一定的規劃,把要做的事情按照輕重緩急依次、有序的分步推進,最終實現全面完成的目標。

拖延?焦慮?《番茄工作法》,教你這樣管理時間

番茄工作法的核心輔助工具是3個清單(活動清單、今日待辦、記錄)和一個帶鬧鈴功能的設備(比如手機)。活動清單的用途,是記錄所有你需要完成的事項。今日待辦,就是你當天的工作任務。記錄,用於彙總操作過程中的一些統計數據。

番茄工作法把一天分為5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計劃。就是從活動清單中按照“四象限”原則選出你當天要完成的工作任務,放進“今日待辦”裡面。

第二階段是跟蹤。實際就是開啟番茄鍾,把要做的事從第一件開始,一一落實。如遇中斷,記錄下來。

拖延?焦慮?《番茄工作法》,教你這樣管理時間

第三階段就是記錄。一天結束時,將當天收集的數據進行一個梳理,彙總記錄下來,比如中斷次數、某事實際耗費的番茄鍾等。

第四階段就是處理。從記錄的彙總數據中,找到有用信息,作為後續改進的突破口。

第五階段是可視化。將所有有用信息進行系統梳理,組織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思路,對流程進行科學化、個性化的調整。

拖延?焦慮?《番茄工作法》,教你這樣管理時間

這裡有一個關鍵點需要注意。那就是每個番茄鍾之間的休息時間,必須保證真正用於大腦休息。3-5分鐘不等,具體視情況而定。每4個番茄鍾為一組,一組過後,需要進行階段性休息,15-30分鐘不等。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在投入下一次工作時,大腦儘量清醒、不疲勞。

要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唯一的方法是堅持約束自己一直重複這種習慣。我是一箇中度拖延症患者,番茄工作法確實讓我受到一些提高效率、合理分配時間的啟發。

拖延?焦慮?《番茄工作法》,教你這樣管理時間

任何方法,只有真的起到促進自己、提高自己的作用,才算是好方法。換言之,對自己有用的方法,才稱得上好方法。所以,不要迷信方法,別人的經驗都是參考;不要完全聽信方法,要結合自身實際,把方法個性化,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才最好。

就像嚴格意義上的番茄工作法,還有很多細節性的講究和注意事項。我們用它的目的,就是節約時間,如果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研究它的每個小細節或是一字不差的依葫蘆畫瓢照搬,就有本末倒置的嫌疑。畢竟,如果時間足夠多,我們大可得過且過。

所以,番茄工作法的應用,要靈活機動。

——END——

大家對番茄工作法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