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童谣

离家二十年有余了,天真烂漫的童年,寒窗苦读的学生时代,都是在老家度过的。每逢闲暇之余,脑海里涌现出母亲用纯朴的乡音吟唱老家的歌谣。

在逗三岁的妹妹时,母亲双手拉着妹妹的小手,一拉一松的说起了~赛罗罗,打面面,我问小妮吃啥饭?凉面条,打鸡蛋,呼噜呼噜吃三碗。尔后又来了几句~赛罗罗,打汤汤,谁来了,妮家姑娘,捎了点啥?狗尾巴!还有一段,赛罗罗,罗罗滾,买个小猪咱俩啃,你啃屁股我啃头,你啃一嘴屎,我啃一嘴油!哩个哩个香!妹妹咧着小嘴,笑的如桃花般灿烂。

妹妹喜欢搬板凳,玩做火车的游戏。母亲带着她数起了~板凳词:板凳板凳摞摞,上面坐个大哥,大哥起来买菜,里面坐个奶奶,奶奶起来磕头,里面坐个孙猴,孙猴起来作揖,里面坐个公鸡,公鸡起来打鸣,里面坐个臭虫,臭虫一呼隆,呼隆个打窟窿!

到了夏天,家里的自留地种满了黄瓜,西红柿,豆角等,妹妹喜欢吃黄瓜,母亲在给黄瓜削皮时,会不由自主的吟起了~小鸡嘎嘎,要吃黄瓜,黄瓜有水,要吃鸡腿,鸡腿有毛,要吃仙桃,仙桃有核,要吃牛犊,牛犊刹湾,刹到天边,天边打雷,打你十锤,十锤告状,告到和尚,和尚念经,念给蜻蜓,蜻蜓一笑,全给你了(liao)!说后,顺手把黄瓜给了妹妹。

弟弟和 妹妹争玩具,总会有人哭,到母亲面前告状。这时,母亲深知弟弟在造次,于是抓住弟弟的手,用手拍一下说一句~一五一十上高桥,我问小妮饶不饶,如果妹妹说饶了,就不拍打了。如果说不饶,接着说~一五一十上高山,我们一起问清官,是打是罚妮来扇,妹妹会用小巴掌打弟弟背上几下,抹着眼泪笑。

玩三人跳绳时,有两人摇绳,一人跳绳。摇几下后,跳绳人要跑进去,边跳边说一套词~一个小孩在河边,两个小孩转一圈,三个小孩手摸地,四个小孩跑过去。如果是单人跳绳,边跳边说~董存瑞,十八岁,参加革命游击队,咚咚,枪!枪字说出来的同时,两腿要把绳跨在两脚前后之间。

跳皮筋的词是~大苹果。具体场词是:大苹果,圆又圆,阿姨带我去苏联,我不哭我不闹,阿姨夸我好宝宝,我们家很热闹,东大街,十八号,一拐弯就来到。

还有教小孩认识辣椒的词~小白兔,去赶集,买个辣椒当鸭梨,咬一口,怪辣滴,从此不买带把滴!

有一次,弟弟不知哪里学几句说五官的顺口溜被母亲教育了一番。当时的词是~你的眼,像鸡蛋;你的鼻子拉风酰,你的嘴,像屎缸,你的屁股会打枪!……

这就是记忆中的片段,有时真的值得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