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軍:面對面互動為何難以被取代

2020-11-30 05:01

劉志軍

環球時報

移動互聯的快速發展以及新冠疫情的突發,使得網絡授課及網絡辦公成為全球許多機構和個人在2020年普遍採用的方式,其節省時間、打破時空障礙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具有顛覆性的影響。但對其過度使用和過度依賴可能帶來的負面後果,我們需要進行深度審視。

目前,歐美一些國家正面臨第二波疫情的困擾。受到各州政府的規定限制,美國各地許多學校過去幾個月來都關閉校門,改以線上教學方式授課。其他疫情嚴重的國家也大抵如此。但最新調查顯示,線上教學導致美國學生成績大幅滑落,連以往表現優異的亞裔學生也存在類似情況,這引發教育專家和家長的擔憂。

就中國的大中小學而言,儘管現在學生已經重回課堂,但也至少經歷了近五個月的全面網課階段,至今仍有部分學生因各種原因還在通過網絡上課。從目前的反饋來看,美國上述調查反映出的問題在中國也同樣存在,網絡授課往往使得教學效果不佳,學生成績出現下降。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古人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重在言傳身教。以筆者的大學網絡授課體驗和觀察來看:首先,由於缺乏全息交流,老師不可能像現場教學那樣及時獲得學生通過語言、眼神、體態等做出的信息反饋,從而難以及時調整教學方向及策略,使得知識傳遞不暢。

其次,老師也因缺乏即時反饋而容易產生無趣、乏味之感,進而影響其教學激情和情感投入,對後續的教學效果產生消極影響。

此外,對於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來說,還因為不得不長時間使用電腦、Pad、手機等智能終端完成網絡學習,導致視力下降、網絡依賴、遊戲沉迷等意外後果。

根據相關調查,網絡辦公的利弊相對比較複雜,因所在行業及工作性質而異,但不少公司企業的整體辦公效率下滑卻是不爭的事實。

從本質上來講,無論網絡授課還是網絡辦公,人和人之間是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中進行的互動。雖然我們能聽到他人的聲音,看到他人的形體動作,但我們的互動對象畢竟只是存在於二維的屏幕之中,在三維形體知覺,全息動作感知、交流及場景觸動方面具有天然的侷限性,而後者恰恰是人與人之間實現更為有效的表情達意、情感交流、形成合力的重要因素。

在人類長時間的演化歷史中,語言和音像是後期才發生的現象,最古老的人際溝通和交流工具是呼叫、肢體動作、體態和氣味等自然性手段。時至今日,這些手段在人際之間的溝通交流中依然發揮著關鍵作用。更為重要的是,人作為社會性動物,具有社會情感,且在學習與工作等社會性活動中離不開社會情感的聯結、驅動和激勵作用。因此,學生們往往需要帶著情感去學習,一旦失去立體性的環境刺激,包括老師及同學在場的鼓勵和鞭策等,他們的學習動力、學習效率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隨著人工智能及賽博格(Cyborg,即人類與電子機械的融合系統)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無論網絡授課還是網絡工作都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並可能克服現有的部分不良影響。但基於人作為社會性動物的本質,現場面對面互動和交流仍具有最為根本和基礎性的作用。網絡為人類突破時空障礙進行互動交流提供了條件,但它只是補充,而非替代。(作者是浙江大學社會調查研究中心副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