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主要工業指標明顯改善

央廣網北京4月23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國務院新聞辦4月22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一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3月份以來,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製造業投資等降幅收窄,主要工業指標明顯改善。同時,3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9%,新經濟新動能逆勢成長。工信部表示,疫情衝擊和影響是階段性的、總體可控。

一季度末,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主要工業指標明顯改善。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1.1%,降幅比前兩個月收窄12.4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降幅比前兩個月收窄6.3個百分點。同時,新經濟新動能逆勢成長。一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2%。在產業發展方面,3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9%。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表示:“4月上中旬,發用電量增幅已由負轉正,工業經濟運行朝著積極方面發展。總體上看,疫情的衝擊和影響是階段性的、總體可控的,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一季度,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產銷受疫情影響較大。為此,中央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政策。工信部判斷,隨著前期受到抑制的消費需求逐步釋放,以及有關政策落實,汽車產銷形勢將進一步恢復甚至好轉。

下一步,工信部將做好新能源汽車車型公告管理、補貼清算等相關工作。二是加快發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同時加快編制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計劃,積極推動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等領域提高車輛電動化水平。“繼續鼓勵相關地區出臺用電補貼、便利使用等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具體政策措施,優化配套使用環境,加大推廣應用的力度。”黃利斌說。

對於受疫情影響,製造業產業鏈外遷的擔心,黃利斌回應,長期以來跨國公司在全球配置生產要素時,更注重效率和成本。我國是全球產業鏈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極。黃利斌表示:“我國是全球產業鏈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極,‘中國製造’更是擁有獨特優勢,超大的市場規模是確保全球產業鏈留在我國的決定性因素,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完備的基礎設施為我國發展全球產業鏈留足了底氣。”

今年以來,5G發展受到廣泛關注。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說,5G網絡建設進入了快車道。截止到3月底,全國已經建成5G基站19.8萬個,套餐用戶5000多萬。同時,5G終端等進入了蓬勃發展期。“截止到2020年4月22日,已經有96款5G手機終端獲得了入網許可,跟去年12月底的數據相比有很大的變化,去年12月底是39款。5G手機的價格也快速下探,銷售價格在兩千多元的5G手機已經開始在市面出現。”

聞庫說,預計今年完成新建50萬個5G基站的目標沒有問題,下一步將加快非獨立組網向獨立組網過渡。“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國家的部署加快5G、千兆光纖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特別是以5G獨立組網為目標,加快推進主要城市的覆蓋,並向有條件的重點縣鎮逐步延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