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评价一下中国当代诗歌吗?

迷失的風向


首先得说中国当代诗歌和国外的诗歌比还是要差很多的。新诗百年发展得并不充分,更多地处在模仿西方的过程中,但是也出了很多不错的诗人,像艾青,卞之琳,蔡其矫,舒婷,北岛,海子,骆一禾,顾城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先锋诗的写作一度呈现出某种耐人寻味的“断裂”与转向。随着中国社会多元文化格局的生成定型及环境的日益宽松,诗歌写作在语言风格、表现手法、题材取向、美学形态等方面呈现出新时期以来罕见的丰富性与驳杂性。

新世纪以来,许多诗人投入大量精力与心血进行着长诗的创作,意图通过营造在结构上较具规模与难度的诗歌文本来实现自己某种宏大的艺术追求。

但是,就目前的社会环境很难出现像李白、杜甫那样划时代的诗人,也再难有像“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千古名句!唐诗、宋词绝对是中国诗歌文化的高峰!时代不同,所以当下,也很难出现媲美唐宋的诗歌与诗人。


安国宁家


第一,中国的詩歌肯定要发扬光大的。在唐宋时期詩词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世界的文化中独树一帜,攀上了峰颠,真是誉满天下。我们的祖先都能做到,我们后人也应该这样为之,特别是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强盛时代,应该写出一些流传千古的佳作。

第二,当前的詩歌确实是问题很多,有着各种各样的的现象。比如说所谓的"朦胧詩"派,写出的东西不押韵也不合辙,没有了声音的音乐美,也没有文字的排列美,乱堆乱砌的一堆文字。恐怕连作者本人都不清楚写得什么?读者看到这些文字,就如堕入云里雾里,弄不清楚东南西北了,作者却大言不惭的说"看不懂就对了,怎么叫朦胧詩呢。"

这样丢失了群众沃土的杂草,早晚得凋残的。

第三,詩歌是所有文化载体中的精华。过去詩人常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在隆重的朝廷庆祝宴会之上,文人墨客和皇亲国戚们吟诗作对,各显才华给宴会增加喜庆气氛。詩歌确实是很文雅,很含着儒风的载体。可是到了现代,有些人专写下体詩,简直看了令人作呕,像这类垃圾怎么能登大雅之堂,还有人赞为是詩坛上的一股清风,是独辟蹊径,简直就是本末倒置。

总之,当前詩歌有很大的成就,特别是在抗疫斗争中,用手中的笔去歌颂各种各样的感人事迹,歌颂各行各业的时代英雄,也立下了丰功伟绩。问题会逐渐的改正,詩歌会重振雄风。





封护胜463


只有自我梦呓,不见真实情怀。更不堪忍受的是,有些人把字组合成几句五个,七个,就美其名曰古体诗,活脱脱地糟蹋中国经典的传统文化!而很多所谓的现代诗,也不过是将一句大白话,很自以为是地截断,就摇头晃脑地自鸣得意起来。如果讲这些“诗”拼接起来再看,还不如西街的傻二说的话有味。大量的所谓诗,真要硬称为诗,那些算得“湿”吧,就是半岁的孩丫滴滴答答流出的的口水。不对,孩子的口水还那么可爱。这些“湿的”口水,只能黏黏糊糊地让人恶心。

泱泱诗歌的大国,沦落如此,是太多的人失去了诗歌的良心,沉醉于自我“诗”的无根繁荣中,不见担当,真是令人叹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