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境界,百年前有一位大師好好給我們總結過了

現代人忙碌著,奔波著,總是有很多焦慮。所以,我們有時候會擠出一點難得的歲月靜好,拿起久違的書籍,希望從中得到慰藉和鼓舞。

讀書的境界,百年前有一位大師好好給我們總結過了

書讀著,讀著,有時候會想,讀書的正確姿勢應該是怎麼樣的呢?似我這般,到底對不對呢?

莫慌,國學大師王國維早在百年前就想到這個問題了,他在《人間詞話》中寫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詩很具體,意思很抽象,是不是?

初看時,我也不太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後來細細琢磨,倒是有一些感悟,想著寫下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應指心境。

要成就大事業、大學問,此路必然萬分艱難,剛起步時也必然是辛苦、孤獨的,要經歷很多的挫折和失敗,要承受看不到收穫和成功的痛苦,唯有憑藉堅強的毅力堅持下去。

西風凋碧樹,蕭索的氛圍;獨上高樓,孤獨的旅程;望盡天涯,遙遠的前途。世上沒有輕易的登頂之路,一步步前行,一點點修正,始終向著嚮往的目標跋涉,僅此而已吧。

讀書的境界,百年前有一位大師好好給我們總結過了

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應值樂境。

堅持,可以收穫知識、技巧和經驗,但是並不能提高境界,使人高明。皓首窮經,到老書呆子;照搬前賢,終究是匠人。度過了早期探索的痛苦之後,能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和道路,還需要有旺盛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

熱情使人專注,興趣使人沉迷,即使“憔悴”亦“不悔”。孔子學琴,不知肉味,讀《易》,韋編三絕。還有聞雞起舞、賈島推敲等很多故事,都告訴我們,什麼叫“樂此不疲”,如此才能支撐著我們的堅持,直到成就的時刻。

讀書的境界,百年前有一位大師好好給我們總結過了

第三境:“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應指化境。

艱難的探索,不懈的追求,一定能夠使你有所收穫,有所成就嗎?並不是的。要有所成就還需要超脫和創造,否則往往是會落入前人的窠臼中,大事業和大學問更無從談起。前期的努力已經使你收穫了很多,而成就的契機也往往蘊育其中。

我們總在尋尋覓覓,以為成功在遙不可及處,在高人名士處。其實,成功往往就在自己身上。發現自我,鍛鍊自我,超越自我,如此而已。當堅持和追求深入骨髓,超脫和創造自然不遠矣。

讀書的境界,百年前有一位大師好好給我們總結過了

《人間詞話》全文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