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篇文章拯救了汉字,韩语如今就有这个缺陷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市。是时,适施氏适是市。施氏视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施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施氏食狮史》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

--- 《季姬击鸡记》

汉字革命”的缘起要从钱玄同的“废除汉字论”说起。1918年,钱玄同在《新青年》四卷四号上发表《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一文,首先提出:“欲废孔学,不得不先废汉文;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文。” 他认为,“中国文字衍形不衍声,以致辨认书写极不容易,音读极难正确。这一层近二十年来很有人觉悟;所以创造新字,用罗马字拼音等等主张,层出不穷。

这两篇文章拯救了汉字,韩语如今就有这个缺陷

中国的精英们在近代接受西方思想,也曾极度推动废除汉字。现在看可能大家无法直接感受到当时的危险,那么我们不妨看看当时支持废除汉字的都是哪些精英,他们都是如何看待汉字的,就知道这个局面曾经多么凶险。

赵元任是近代常州人士,住在青果巷。20世纪20年代,时人有崇洋媚外者,短浅以为外国的一切都优于中国,呼吁说汉字应更改用拉丁字母代替,赵先生愤而作两篇时文请已试之发声,时人阅之瞠目结舌,无话可说。《施氏食狮史》《季姬击鸡记》就是其中的两篇。

----

1443年,李氏朝鲜的第四代国王李祹(世宗大王)召集了集贤殿郑麟趾等学士,根据朝鲜语的音韵结构以及中国音韵学创制了韩国文字韩国语。韩语是一种字母文字,韩国语共有40个字母,其中21个元音,19个辅音。表音文字是和文意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知道汉语拼音与汉字的关系就是一对多,而韩语重音情况比汉语拼音还要严重得多,这就导致了有时候会出现一句完整的韩语如果是用韩文写出来会出现严重歧义。所以韩国有开始汉字与韩文并用的情况,而严肃场合如法律文书或合同,基本只用汉字不用韩文,以避免歧义。在表达名字时,重复的就很多。如果韩国人的名字不加入汉字,只用他们的字母表示名字,那就要造成重名太多,分不清你我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