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攻打印度,為啥打一仗就不敢打了?

串場河


二戰爆發後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組成軸心國同盟,在歐洲、非洲和亞洲挑起戰火。德國人憑藉先進的軍事裝備和完備的作戰計劃,很快就攻陷了周邊的不少國家,而在亞洲的日本也並未落後,經過軍國主義教育洗腦的日本人,也接連侵略各國。

隨後,已經對戰鬥陷入一種狂熱狀態的日本人,又向美國的珍珠港發起突然襲擊。一邊是已經陷入拉鋸戰狀態的亞太,另一邊又是在太平洋戰場上綜合實力最強的美國,兩方作用下也加速了日本的戰敗進程。

大家都知道,除了我國以外,幾乎整個東南亞都被日本給侵略了,但是南亞的最大國家印度,卻並未受到過侵襲,而這又是為什麼呢?

可能有些人會說印度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日本不敢妄然動手,但是中國遠征軍可能大家都聽過吧,這支遠征軍就是赴緬協同英國人與日本作戰。所以說,日本都打緬甸了,所以並不會忌憚於英國的實力。

而要說到日本為何沒有攻打印度,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心有餘而力不足

日本是1942年徹底佔領的緬甸,不過1942年之時,日本正在太平洋的島嶼上和美國死戰,需要大量的兵力才能守衛太平洋殖民地,而且日本又不能抽調正在中國戰場的兵力。而印度好歹也是南亞最大的國家,上面還是英國人罩著,如果這時候再拿出兵力和補給,實在是難度比較大。

2、征戰初體驗

先不說日本到底還有多少家底,但是憑藉著其已經瘋狂的軍國主義思想,日本還是對遠征印度抱有幻想,並且還是有過實際行動的。

二戰末期時,軸心國的各線戰場上均已處於被動局面,德國方面出於扭轉局面的考慮,要求駐緬日軍進攻印度,而這場戰役就是“英帕爾戰役”。

這場戰鬥中,日軍一共動員了十萬兵力,日本人的作戰意志還是很值得欽佩的,不過他們顯然是有些盲目自大和錯誤預計情況了。因為雨季的叢林從來就不是一個好去處,哪怕是後來的美國人還有各種炮火支援和後勤保障之下,都沒能在越南叢林佔到半點便宜,就更不要說各方面條件差了美國不止一個檔次的日軍了。

最終,日軍中一共有三萬多人患上了瘧疾、傷寒等疾病,巨大的非戰鬥減員,再加上幾場敗仗,日軍只好選擇撤退。

3、戰略意圖

日本本身是一個島國,各類資源都極為匱乏,而日本大肆侵略的主要意圖就是掠奪工業資源。而印度又是地形條件較為複雜,且當時又是開採難度較大,再加上熱帶季風和熱帶沙漠的氣候特徵,也對成長於溫帶海洋性氣候這種舒適環境的日本人造成極大的不適應。

綜上所述,主要就是日本人根本就沒有很想打印度,而且後來為了大局考慮而出征又是如此狼狽的局面,就更讓日本不會再對印度有半點渴望。


博博侃歷史


不是不敢打,而是沒法在打下去。

題目裡說的這一仗,指的就是“英帕爾戰役”,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次著名戰役,雖然是在印度打的,但利益相關方卻錯綜複雜,最關注結果的是中國、英國和日本。戰役的結果是日本慘敗,從這以後,盟軍在印度和緬甸掌握主動,轉入進攻階段的一個轉折點。而英國人不好意思說的小心思沒有達成。

實際上日本人對於是否進入印度一直首鼠兩端,因為在日軍大本營看來,主要方向還是馬來半島和太平洋群島,而東南亞這一大片一方面因為日軍的力量不是太夠,另一方面可以預見如果太平洋方面有進展,這些地方會自動依附的,泰國就是例子。

但是形勢發展讓他們不得不進入,主要三個原因:首先是德國要求,作為協約一方,他們很難拒絕;其次是美國以此為基地對中國抗戰的物資運輸,這讓日本在中國的進展非常困難;最後是他們到了緬甸之後簡直太容易了,搞得有聲有色,以此來看,同為佛教傳統的國家印度也應該一樣。於是,貪得無厭再加上鬼迷心竅的日軍跑到印度打了一仗,結果大敗而回,從此再也沒有攻打印度。

一、英帕爾在哪

英帕爾印度東北部城市,在英帕爾河谷平原中部,曼尼普爾河右岸,緊鄰緬甸,是個邊境小城。英國軍隊在緬甸被日軍暴打一頓後,全部跑到這個地方,把這兒建成了一個巨大的軍事和後勤補給基地。在長40英里、寬20英里的平原上,到處是軍營、醫院、軍需倉庫。本來英軍還可以往西跑,因為印度也是英國的殖民地,這麼大的範圍,夠英國人跑的。但英國最後決定在這裡和日本好好打一戰,有自己的盤算的。

第一是他們依仗著可攻可守的地理優勢,大不了繼續跑;第二是邊境地區的地勢和馬上要來臨的雨季對日軍不利;第三是他們真的不願意放棄緬甸,因為從中國的長江向南到印度、緬甸,天啦,就市場、人口和資源來講,這就是世界啊。所以一開始英國人非常不願意遠征軍來緬甸的,他們既怕日本人搶了他的地盤,又怕中國軍隊來了不走。

中國當時對緬甸特別重視,因為七七事變後,中國的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對外通道基本全部斷絕,本來工業基礎孱弱的中國更加舉步維艱,所以中國特別重視僅僅剩下的唯一國際通道——滇緬公路。這是一條救命的路,所以抗戰物資都依賴它。

二、日本人在緬甸把英國佬打得特別慘

緬甸是個好地方,境內狹長多山,戰略位置非常重要,自然資源也極其豐富,日本早就垂涎欲滴。同時,為了儘快結束泥潭一樣的中國戰場,日本人早就對滇緬公路虎視眈眈,經常轟炸,1941年1月23日,日軍飛機徹底炸斷了瀾滄江上的昌淦橋,東京大本營電臺都高興地播:“滇緬公路已斷,三月內無通車希望。”但轟炸不是長久之計,佔領才是,既然中國境內不能完全佔領,那就佔領緬甸。

日本佔領緬甸不是很費力,主要是因為英國人太渣了,小心思不斷,中國遠征軍最後才進入緬甸;其次是英國佬在緬甸無惡不作,人心盡失,搞得緬甸老百姓特別痛恨英國人,誰打英國人誰就是好人,誰幫英國人誰就是混蛋。中國遠征軍在緬甸吃盡苦頭也是拜英國人所賜。舉個例子:英國殖民緬甸時,強行將緬甸出產60%以上大米運向國外,這個“世界稻米之國”的老百姓居然吃不上米;緬甸布料必須用英國或印度生產的,私自織布料的緬甸婦女很多被剁掉手指終身殘疾;緬甸人去鄰近的泰國不能走便捷的陸路,只能繞道仰光再乘船,這樣英國船舶公司可以收取高額船費;緬甸人只能買由英國公司的高價鹽自己不能採鹽;······罄竹難書。

日本軍隊在緬甸把英國人打得四處逃竄,緬甸人高興得不得了,對日軍簡直是“簞食壺漿”,加上都是黃種人、都是佛教國家,一時間日軍真的把緬甸糊弄住了。要不是中國遠征軍的救援,那些跑到英帕爾的英軍早就在緬甸被滅了。中國遠征軍在緬甸損失慘重,很多都是打著打著,發現英國人跑了,自己本來是救他們的,結果他們一脫離險境就跑,把中國遠征軍撂在包圍圈裡。這幫傢伙逃跑時寫的文章可以作證:英國記者斯耐潘發表在《泰晤士報》上的文章,介紹他們逃跑的樣子。

“到處都有黃種人的洪水追趕著白種人和棕色皮膚的人群。日軍士兵穿著質地粗劣的黃色軍服,他們的國旗上畫著一個燃燒的太陽,很像印第安部落的圖騰崇拜。日本人長得非常矮小,只有5英尺高,但他們的毛瑟槍和刺刀卻比歐洲人的足足長了1英尺。這種形象尤其可笑,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北歐童話裡那些扛著掃帚的小妖怪。公路上日本人的部隊在行軍,我想他們一定是去攻打仰光,後來事實證明我猜對了。前面有幾輛坦克開路,坦克上坐滿了突擊隊員。接著是炮車,還有騾馬和馱牛,我看見一個日本軍官騎在牛背上,不像去打仗,倒像是去放牧。我耐心地看著表,估計他們每天至少能前進30英里。這是一個陌生的敵人,來自中世紀,英勇善戰,鬥志頑強,文明的白種人要遏止這些野蠻的遊牧民族的擴張意志,就必須用鋼鐵築起牢固的堤壩來。”

三、日本人的戰前準備就跟鬧著玩似的

1944年3月8日,日本緬甸方面軍根據大本營的“大陸指第1776號”指令,發動英帕爾戰役,代號為“烏”號作戰。日本的作戰計劃以他們的字母代替,比如“阿號計劃”、“伊號計劃”。戰役企圖是:奪取英帕爾,威脅盟軍重要補給基地迪馬布爾,切斷中印公路,改善日軍在緬甸的防禦態勢。日軍的指揮官是牟田口廉也中將,兵力是緬甸方面軍第15軍,下轄第15、第31和第33師團。

牟田口廉也曾任日本駐法國武官,“七七事變”就是這鳥人開的第一槍,他也因此晉升為少將。牟田的計劃從緬甸若開山脈一線往前推進,採用穿插包抄的方式,在雨季來臨前拿下英帕爾。在他看來,英軍就是一幫烏合之眾,“皇軍”能很快結束戰鬥。但他沒想到雨季來臨時沒拿下怎麼辦;也沒有想到進入印度後,怎麼撤回來,後面可是一條大江,日軍在背水作戰;還有補給怎麼辦,不能沒有吃的吧;最後是緬甸獨特的地形,山脈南北走向,東、西向兵力行動特別困難。

參戰的日軍三個師團長都對戰役前景悲觀,因為明擺著後勤補給跟不上,到時候不用敵人打,自己就餓死了。但牟田不信這個邪:“沒有補給,就不能打仗?那怎麼能行!日本軍隊能夠忍受任何艱難困苦。糧食可以從敵人那裡奪取。”日軍還為補給想了個餿主意,他們的部隊趕著成千上萬的牛、羊、豬往印度開進,邊走邊殺著吃。一開始還比較順利,日軍用了大約20天的時間,就對英帕爾形成合圍之勢,英國人幾乎沒有什麼反抗。好大喜功的牟田想在4月29日之前拿下英帕爾,因為那是裕仁天皇的生日。

日軍渡過欽敦江,向英帕爾進攻的態勢明顯。英軍總司令蒙巴頓勳爵決定:把欽敦江以西沿邊境進行防禦的部隊後撤至英帕爾附近高地上,這樣日軍就會面臨遠離自己的保障基地,還要面臨英軍的空中威脅。而且時間也在英國人這邊,六月份的雨季一來,日軍的進攻就沒辦法進行。英軍的部署很常規,但也有效。

四、戰鬥進展

日軍對英帕爾形成合圍之後,牟田口廉也站在欽敦江畔,狂妄地宣稱:“太陽旗將宣告我們在印度肯定勝利的日子為期不遠了。”可是他的部隊太疲憊了,從緬甸往西他們翻過了一座座高山,累得像條狗一樣;過了欽敦江,有一路狂奔,人累馬乏,更要命的是沒有食物,帶的動物都吃光了。小兵們的口糧從以前的每天6兩降到1.5兩,前鋒部隊沒有糧食,口糧只有每天0.3兩,還是為了賬面好看,不寫0。而英國人就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倉庫了,吃的喝的應有盡有,還有巧克力和紅酒。

餓著肚子的日軍發動的一次次進攻,都被擊退,越打越沒有信心。雨季也如期而至,這滑溜溜的地面讓日軍吃盡苦頭,牟田口廉也決定再努力一把,他命令部隊迂迴到英帕爾北面再進攻。1944年6月22日,餓著肚子的日本兵嘴裡塞著青草,一步三個跟頭地在大雨中突破了英軍的防線,打到英帕爾邊上。不過這時他們俄癱了,再也沒有一絲力氣,哪怕爬都不行。印度的天氣就是這麼奇妙,雖然下著大雨但氣溫仍然很高,日軍幾乎一半人得病,都是瘧疾、霍亂、傷寒之類的傳染病。日軍連吃的都沒有,就更沒有藥了,許多人就這麼稀裡糊塗地倒斃路邊。即使僥倖活下來的,也是瘦骨嶙峋的像個骷髏。

這個戰是沒辦法再打下去了,1944年7月2日午夜,日本南方軍司令部下達了停止“烏”號作戰的命令。真所謂兵敗如山倒,英國一個軍官在日軍裡寫到:敵軍已不存任何希望,他們得不到食物,得不到藥品,什麼也得不到了。他們衰弱不堪,嘴裡塞滿野草。到處是赤腳露體的屍體,士兵像骷骸一樣躺在泥地上;行駛中遭到轟炸的運輸車和燒燬的坦克;被精疲力竭的士兵扔得滿地都是的槍支彈藥和軍事裝備。

五、戰役結果

日軍在戰役發起前共有10萬人,潰敗以後能動的不到2萬人,真正在戰場上被打死的只有3萬人,其餘的都是餓死、病死,駐緬甸的方面軍已經沒有力量再進行大的戰鬥,他們連緬甸都待不住了,更別想往西進入印度。一心想當大將的牟田被大本營撤職,他甚至被日本兵稱為“鬼畜牟田口”,因為被他弄死的日軍比盟軍打死的都多。

不過牟田一直不認為他應對英帕爾慘敗負責,他一直活到1966年。


過河卒子and與非門


一個英帕爾戰役徹底將日本打醒了。10萬能爭善戰的叢林戰老兵被打的損失不到2.5萬人,就由於後勤、士氣、武器彈藥、士兵數量、國際局勢等諸多因素,就徹底沒有了底氣,被迫戰略大撤退,結果損失殆盡。

英帕爾戰役是在日軍日薄西山的情況下發動的。1944年世界大戰到了戰略反攻階段,英帕爾作為東南亞對日作戰的戰略基地日顯重要,戰爭物資源源不斷的通過英帕爾的中印公路輸送到盟軍及國軍手中,為了緩解壓力,日軍不遠千里發動了對英作戰,企圖摧毀東南亞對日作戰的物資補給基地,掐斷盟軍戰略反攻物資保障。1944年6月,日本大本營發出了攻擊英帕爾的戰爭指令,在日軍15軍司令牟田口廉也中將的帶領下,戰力比較兇悍的日軍,渡過欽敦江,攻擊印度本土,但是盟軍非常重視,武器裝備也很先進,在印度的英印聯軍達到了100萬以上,並且空軍力量是日軍所不能比的。在從緬甸到英帕爾這節路,是原始森林,聯軍的空中優勢,奈何不了日軍,過了欽頓江,就是一片丘陵和平原,英印聯軍在此處,建立了平坦、寬闊的防守陣地,利用優勢的炮火和飛機對進攻的日軍進行狂轟亂炸。抵消了英印聯軍戰力不足的弱點。

最終日軍沒有突破英帕爾的英印聯軍防線,敗退而走,沿途飢餓、水土不服、疾病以及地方抗日軍民和中國遠征軍的打擊,最終損失殆盡。

日軍此次的失敗,是必然的,戰線過長、盟軍對此次戰役的充分準備、國際反法西斯的熱情高漲,歐洲戰場已經取得勝利、太平洋戰場日軍也是節節敗退,中國抗日戰場也是進入了戰略反攻階段。種種形式都是對日軍不利的,同時,由於日軍遭到盟軍狂轟亂炸,物資生產跟不上趟,在此次遠征英帕爾的戰役中,日軍甚至沒有軍需保障,驅趕著掠奪過來牛羊豬、家畜、家禽充當軍需生活保障,戰爭一來,這些移動的軍需物資全部跑散開,日軍的口糧都是問題,焉有不敗之理!

(玉之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